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

吕著中国近代史

吕著中国近代史

定 价:¥22.00

作 者: 吕思勉著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近代史 中国

ISBN: 9787561716519 出版时间: 1997-09-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0cm 页数: 414 字数:  

内容简介

  吕思勉(1884—1957),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字诚之,江苏武进人。曾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吕先生毕生从事于文史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用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著有两部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以及《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等多种专门史,作出了卓越而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重视中国近代史的探索,《吕著中国近代史》就是他早年探讨中国近代史的主要成果。他认为“研究历史当略古详今”,“历史知识信莫贵于现世矣。”(《中国近代史讲义》第一章),因为近代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又是历史上的重要转变时期,这个转变“迄于今而犹未已”(《中国近世史前编》第一章)。当时作者编写这些近代史著作,目的就在于大声疾呼,唤起大家进一步抵抗侵略,并重视这个历史上的伟大转变,努力加速完成这个伟大的转变。《吕著中国近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五种,除《日俄战争》曾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过单行本外,其余四种都是未刊的四种。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字诚之,江苏武进人。曾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吕先生毕生从事于文史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用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著有两部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以及《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等多种专门史,作出了卓越而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重视中国近代史的探索,《吕著中国近代史》就是他早年探讨中国近代史的主要成果。他认为“研究历史当略古详今”,“历史知识信莫贵于现世矣。”(《中国近代史讲义》第一章),因为近代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又是历史上的重要转变时期,这个转变“迄于今而犹未已”(《中国近世史前编》第一章)。当时作者编写这些近代史著作,目的就在于大声疾呼,唤起大家进一步抵抗侵略,并重视这个历史上的伟大转变,努力加速完成这个伟大的转变。

图书目录

     目录
   中国近代史讲义
    一、绪论
    二、中西交通之始
    三、传教之始
    四、康雍乾三朝与俄国交涉
    五、清代之盛衰
    六、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七、道光以前烟禁
    八、烧烟及中英战争
    九、江宁和议
    十、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十一、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十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十三、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十四、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十五、同光中俄交涉
    十六、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十七、各国立约交涉
    十八、革新之渐
    十九、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二十、英人《芝罘条约》
    二十一、法越之役
    二十二、英缅之役
    二十三、英谋西藏
    二十四、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二十五、港湾之租借
    二十六、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二十七、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二十八、清末外交情势
    二十九、改革政体之动机
    三十、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三十一、民国以来之政局
    三十二、民国以来之外交
   中国近世史前编
    一、论中国近世史的性质
    二、人近世期以前中国的情形
    三、中西的初期交涉
    (一)近代西人的东来及中西交通
    (二)近代基督教的输入
    (三)康雍乾时的中俄关系
    四、鸦片战争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一)鸦片战争和五口通商
    (二)咸丰戊午英法交涉
    (三)咸丰庚申英法交涉
    (四)咸丰戊午、庚申中俄条约
    (五)教禁的解除
    五、汉族的光复运动
    (一)太平天国以前诸秘密结社的活动
    (二)太平天国兴亡
    (三)捻党始末
    一、东北形势总论
    二、日俄开战之原因
    三、日俄战前之交涉
    四、日俄两国战前之形势
    五、日俄战事上
    六、日俄战事下
    七、日俄和议
    八、日俄战事与中国之关系
    九、日俄战役之结果及战后情势之变迁
    十 结论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