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篇 人性论
一、孔丘的“性相近习相远”论
二、老聃的“自然者性之谓”论
三、墨翟的“赖其力者生”论
四、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
五、告不害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六、孟轲的“人性本善”论
七、荀况的“人之性恶”论
八、庄周的“性者生之质”论
九、韩非的“好利恶害”论
十、先秦时期的人性论评价
1.关于人性的界说
2.关于人兽之辨
3.关于善恶之争
第二篇 天人论
一、“天”“人”的涵义
1.敢问“天”是何物
2.中国的“斯芬克斯之谜”
3.“天”“人”之间有哪些关系
二、天、人的地位
1.天、人的起源
2.“天”的价值
3.“人”的价值
三、天人感应
1.神学的天人感应
2.自然的天人感应
3.理学的天人感应
4.敌对的天人感应
5.反天人感应论
四、天人孰胜
1.天性与人为关系上天人孰胜
2.天命与人力关系上天人孰胜
3.天理与人欲关系上天人孰胜
五、天人合一
1.“合一”的涵义 一共同的本原
2.天人合一的表现形态
3.天人相分
六、古代天人关系论的社会、人生意义
1.天人关系理论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2.天人关系理论对个体人生的影响
七、古代天人关系论的理论地位
1.天人关系论与古代人生哲学
2.天人关系论与全部古代哲学
八、古代天人关系论的现代演变
1.天帝、天命的崩溃
2.“自然之天”的异军突起
3.理性与非理性的争端
4.天性与人为
第二篇 义利论
一、义利之辨的范型、缘起与意义
1.义利溯源与义利涵义探析
2.义利之辨的缘起与发展
3.义利之辨的文化哲学与人生哲学意义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义利之辨
1.儒家始倡重义轻利
2.墨家提出义利合一
3.法家主张重利轻义
4.道家推崇义利俱轻
5.春秋战国时期义利之辨的总结与评价
三、两汉时期的义利之辨
1.两汉时期义利之辨的缘起
2.董仲舒与司马迁的义利观
3.盐铁论与义利之辨
4.汉代道家义利思想的递嬗发展
5.王充与王符的义利观
6.两汉时期义利之辨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四、两宋时期的义利之辨
1.两宋时期义利之辨的历史背景
2.李颟与二程的义利之辨
3.朱熹与陈亮的义利之辨
4.两宋时期其他诸家的义利观概述
5.两宋时期义利之辨的特征及流弊
五、明末清初时期的义利之辨
1.明清启蒙思潮的兴起与义利之辨
2.黄绾、高拱与李贽的义利观
3.顾炎武、黄宗羲与王夫之的义利观
4.唐甄和颜元的义利观
5.明末清初时期义利之辨的近代意义
六、近现代史上的义利之辨
1.古今中西之争与价值观念的变革
2.魏源与曾国藩的义利观
3.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义利之辨
4.五四运动前后的义利之辨
七、义利之辨的总结与评价
1.义利之辨在中华文化结构中的功能作用
2.义利之辨的科学清理与总结性评价
3.当代道德建设与价值导向
第四篇 理欲论
一、理欲关系: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理与欲:论争的焦点
1.理的不同意蕴
2.欲的存在形式
3.理欲的对立和统一
三、欲望之路:不同的主张
1.节欲说儒家的正宗
2.无欲说:道家的智慧
3.苦行说:墨家的主旨
4.自然说:玄学的精神
5.纵欲说:玄学的沉沦
6.禁欲说:佛教的劝诫
四、超越之境:不同的境界
1.成圣 ——儒家的理想
2.成仙一一道家的梦幻
3.成佛——佛家的宏愿
4.三教合一——一寡欲行善
五、历史的回声:传统理微观的命运
1.传统理欲观的哲学方位
2.传统理欲观的主要特点
3.传统理欲观与国民性
六、现实的选择:一种新的理欲观
1.我们处于窘境之中
2.情欲与道德:人生的两翼
3.能力与德性:人生的支柱
4.创造与享受:人生的价值
5.人生的命运=欲求十能力十性格
第五篇 中庸论
一、中庸之道辩正
1.庐山真面:中庸之道的本义
2.溯本求源:从“中”“和”到“中和”
3.蓦然回首:中庸之道的历史演进
二、中庸之道的文化生态学根源
1.农业文明的智慧
2.血缘宗法社会的产物
3.中和情结的表现
三、中庸:儒家人生哲学的基元
1.“大本”与“达道”
2.中庸价值观
3.儒家的人生态度——中庸苦乐观
四、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儒家的处世之道
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讷于言而敏于行
3.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
4.在上不骄,在下不背
5.穷达之际
6.远虑近忧
五、从容中道儒家的人生理想
1.从情感体验到道德理性
2.内圣与外王
3.君子·仁人·圣人
六、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的人生修养论
1.尊德性而道问学
2.合内外之道:仁与礼的创造性张力
3.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5.逝者如斯:静观平宁中的超越
七、中庸之道的边际效应
1.用中于民的中庸政治观
2.施取其厚,事举得中的中庸经济观
3.执两用中的中庸管理观
4.乐而不淫的道德艺术观
5.天人和谐的生态伦理观
八、多棱镜:中庸之道的独特性透视
1.有为与无为:儒道人生哲学比较
2.和与同:儒墨人生哲学论衡
3.礼与刑:儒法人生哲学的分野
4.存在与虚无:儒释人生哲学的异同
5.中庸:东西方文化的风景线
九、一把双刃剑:中庸之道与民族性
1.中庸之道与民族劣根性
2.中庸之道与民族精神
十、凤凰涅槃:创造性的再生
1.十字路口:文明经受着考验
2.他山之石:儒家伦理与儒家资本主义
3.凤凰涅槃:创造性的文化再生
第六篇 情爱论
一、东方文化与中国古代情爱观
1.东方大文化源流与中国小文化背景
2.中国古代情爱透视
3.中国古代情爱观
二、先秦文化中纯朴的情爱观
1.先秦诸子论情爱
2.《诗经》和《周礼》的纯朴情爱观
3.官方的“性教育”与“性科学”
三、汉代经学“三纲五常”对情爱的束缚
1.大一统社会的开端
2.束缚女性的层层罗网
3.情爱的演化与转移
四、魏晋雅“士”、唐风及佛道渗透与情爱现实
1.魏晋玄学与雅风
2.盛世之下的雅俗情爱
3.宗教思想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渗透
五、宋明理学中的“天理人欲”论与节烈观
1.宋明理学中的“天理人欲”论
2.“灭人欲”之首的灭情爱
3.禁錮的社会导致扭曲的情爱观
六、明清之际传统情爱观的渐溃
1.宋明清反理学的“异端”
2.压制下的民众抗争
3.近代前后情爱观念的觉醒
七、世俗生活中的情爱佳话
1.真、善、美的情爱佳话
2.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3.浸满血泪的情爱悲剧
八、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之花(上)
1.诚挚、热烈、朴素的早期诗歌
2.浪漫缔丽的唐代情诗
3.深沉忧郁的宋朝情词
九、文学作品中的情爱之花(下)
1.哀婉动情的元、明戏剧
2.摹人情世态的明、清小说
十、情爱与古代婚姻形态
1.中国古代婚姻形态
2.情爱与古代婚姻的矛盾关系
第七篇 价值论
一、儒家的人生价值论
1.儒家人生价值论的本质说
2.儒家人生价值论的特征与评价说
3.儒家人生价值论的实现说
4.儒家人生价值论的历史地位
二、道家的人生价值论
1.道家人生价值论的本质说
2.道家人生价值论的基本特征
3.道家人生价值论的历史地位
三、佛家的人生价值论
1.佛家人生价值论的本质说
2.佛家人生价值论的目标说
3.佛家人生价值论的实现说
四、墨家的人生价值论
1.“尚利”、“贵人”的人生价值本质说
2.“合其志功而观”的人生价值评价说
3.“赖其力者生”的人生价值实现说
4.“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社会
五、法家的人生价值论
1.“好利”的人生价值本质说
2.“立公弃私”的人生价值评价说
3.“不务德而务法”的人生价值实现说
第八篇 原道论
一、《老子》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
1.《老子》的时代背景
2.《老子》人生哲学的思想渊源
二、本原与生命
1.宇宙本原
2.宇宙生命
三、万物负阴而抱阳
1.反者道之动
2.弱者道之用
四、自然与无为
1.外在自然与自然之性
2.道德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
3.辅万物之自然
4.无为
五、圣人境界
1.婴儿境界和圣人人格
2.人生修养过程
六、道家人生哲学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意义
1.道家人生哲学的历史作用
2.道家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
第九篇 生死论
一、导论
1.中国生死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2.中国生死论与中国人生哲学
3.中国生死论概说
二、先秦诸子的生死观
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的生死观
2.生死由之——老子的生死观
3.“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墨子的生死观
4.生,取义;死,顺受正命——孟子的生死观
5.生死一如 庄子的生死观
三、两汉时期的生死哲理
1.生,曲而通诸圣;死,遵自然之道——扬雄的生死观
2.以其生故知其死——王充的生死观
3.生曰为,死薄葬——王符的生死观
四、魏晋南北朝的生死吟唱
1.无欲无执,避世佯狂一一阮籍的生死观
2.进而以儒涉世,退而以道求仙——葛洪的生死观
3.超脱世间苦难,追求转生佛国——慧远的生死观
4.刚直不阿,盛称无佛一一范缜的生死观
五、隋唐时期的生死哲思
1.安葬吉凶,不可信用一一吕才的生死观
2.自净其心——慧能的生死观
3.存乎己者勉,存乎天、人者,不用吾力一一韩愈的生死观
4.仕虽未达、无忘生人之患—柳宗元的生死观
六、宋元明代对生死的思考
1.珍生死以尽人道——张载的生死观
2.内外两忘,不在境上生心——程颢、程颐的生死观
3.人是天地间最灵之物——朱熹的生死观
4.百死千难,勘破生死——王阳明的生死观
5.人有生则性存,无非气则性灭矣——廷相的生死观
七、明末清代及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生死观
1.生非创有,死非消灭——王夫之的生死观
2.天下之生,不惟不厚,且将无生——颜元的生死观
3.一阴一阳,生生而条理——戴震的生死观
4.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严复的生死观
5.人成于牝牡之感,及死则若波之复——章炳麟的生死观
6.人类之所以要努力,是因为要求生存——孙中山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