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1章 概述
1.1 数据管理的沿革
1.1.1 人工管理阶段
1.1.2 文件系统阶段
1.1.3 数据库系统阶段
1.1.4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1.2 数据模型
1.2.1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2.2 概念模型
1.2.3 三种主要的数据模型
1.3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3.1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3.2 使用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结构
1.3.3 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2.1 顺序组织
2.2 顺序带链的组织
2.3 带次关键字索引的顺序组织
2.4 多表组织
2.5 完全倒排组织
2.6 Hash定址组织
2.7 联系的存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关系数据库
3.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3.1.1 表格
3.1.2 表名、表头和表体
3.1.3 关系的数学定义
3.1.4 关系模型
3.2 关系数据库语言概述
3.3 关系代数
3.3.1 传统的集合运算
3.3.2 专门的关系运算
3.4 关系演算
3.4.1 元组关系演算
3.4.2 域关系演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
4.1 SQL概述
4.2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
4.2.1 基本表的定义与删除
4.2.2 索引的建立与删除
4.3 SQL的数据操纵功能
4.3.1 SQL查询语句
4.3.2 SQL更新语句
4.4 视图
4.4.1 视图的定义与删除
4.4.2 视图的查询语句
4.4.3 视图的更新语句
4.4.4 视图的优点
4.5 SQL的数据控制功能
4.6 嵌入式SQL
4.6.1 不用游标的DML语句
4.6.2 使用游标的DML语句
4.7 SQL的事务处理功能
4.7.1 事务处理的概述
4.7.2 SQL语言的事务处理语句
习题
第5章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5.1 问题的提出背景
5.2 规范化理论
5.2.1 函数依赖
5.2.2 关键字
5.2.3 范式
5.2.4 2NF
5.2.5 3NF
5.2.6 BCNF
5.2.7 多值依赖
5.2.8 4NF
5.3 模式的分解
5.3.1 模式分解的三个定义
5.3.2 分解的无损连接性与保持函数依赖性
5.4 查询优化
5.4.1 查询优化概述
5.4.2 一个实例
5.4.3 优化的一般策略
5.4.4 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
5.4.5 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算法
5.4.6 优化的一般步骤
习题
第6章 数据库的安全与保护
6.1 安全性
6.2 完整性
6.2.1 完整性约束条件
6.2.2 ORACLE系统的完整性方法
6.3 并发控制
6.3.1 基本概念
6.3.2 封锁
6.3.3 活锁与死锁
6.3.4 可串行性
6.3.5 两段锁协议
6.4恢复
6.4.1 故障的种类
6.4.2 转储和恢复
6.4.3 日志文件
习题
第7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
7.1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概述
7.1.1 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7.1.2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特点
7.1.3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简述
7.1.4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7.2 需求分析
7.3 概念结构设计
7.3.1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
7.3.2 视图的集成
7.4 逻辑结构设计
7.4.1 E—R图向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
7.4.2 规范化理论的应用
7.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7.6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施和维护
7.6.1 数据库数据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开发
7.6.2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试运行
7.6.3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习题
第8章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1 DBMS概述
8.1.1 DBMS的目标
8.1.2 DBMS的基本功能
8.1.3 DBMS与操作系统
8.1.4 DBMS和第四代应用开发语言环境
8.2 DBMS的系统结构
8.2.1 DBMS程序模块的组成
8.2.2 DBMS的层次结构
8.2.3 DBMS运行过程及示例分析
8.3 语言处理
8.3.1 语言翻译处理层的任务和工作步骤
8.3.2 解释方法
8.3.3 预编译方法
8.4 数据存取层
8.4.1 存取层的系统结构
8.4.2 存取层的功能子系统
8.5 缓冲区管理
8.6 数据库的物理组织
习题
第9章 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9.1 FoxPro简介
9.2 FoxPro的基本原理
9.2.1 FoxPro的数据类型
9.2.2 工作区
9.2.3 View窗口
9.2.4 表的互斥和共享
9.2.5 Browse窗口
9.3 F0xPr02.5的安装 启动及退出
9.4 使用FoxPro数据库
9.4.1 建立数据库
9.4.2 RQBE窗口
9.4.3 报表的设计与制作
9.5 创建应用程序
9.5.1 建立数据库
9.5.2 菜单生成器
9.5.3 屏幕生成器
9.5.4 项目管理器
9.6 关于FoxPro的评述
第10章 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10.1 ORACLE的结构与原理
10.1.1 ORACLE的总体结构
10.1.2 ORACLE的逻辑结构
10.1.3 用户数据库对象
10.1.4 数据字典
10.2 ORACLE的SQL、PL/SQL与SQL*PLUS
10.2.1 概述
10.2.2 ORACLE中的SQL语言简介
10.2.3 PL/SQL
10.2.3.1 PL/SQL的实现原理
10.2.3.2 对SQL的支持
10.2.3.3 变量
10.2.3.4 游标
10.2.3.5 例外处理
10.2.3.6 PL/SQL程序结构
10.2.4 SQL*Plus
10.2.4.1 启停SQL*Plus
10.2.4.2 键入和执行命令
10.2.4.3 SQL*Plus命令分类
10.3 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10.3.1 数据库的安装
10.3.2 启停数据库
10.3.3 数据库的管理
10.3.4 表空间的管理
10.3.5 安全管理
10.3.6 完整性约束
10.3.7 ORACLE的实用程序
10.4 ORACLE产品介绍
10.4.1 PDBMS
10.4.2 网络接口工具SQL*ne
10.4.3 预编译接口
10.4.4 字符工具
10.4.5 “Easy”产品
10.4.6 图形开发工具
第11章 分布式数据库
11.1 分布式数据库的产生与发展
11.2 分布式数据库的分类
11.3 关于分布式数据库定义的讨论
11.4 分布式数据库与单一数据库的比较
11.5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
11.6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6.1 网络结构分类
11.6.2 协议
11.6.3 ISO/OSI参考系统结构
习题
第12章 分布式ORACLE系统简介
12.1 分布式体系结构的ORACLE
12.2 网络ORACLE的连接过程
12.3 网络ORACLE的使用
12.4 分布式查询
12.5 远程数据传输
12.6 应用程序中的分布式查询问题
第13章 面向对象方法与面向对象数据库
13.1 面向对象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13.1.1 引言
13.1.2 面向对象方法的构成、现状与发展
13.2 面向对象的方法学简介
13.2.1 程序设计方法学
13.2.2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13.3 面向对象的方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13.3.1 对象
13.3.2 消息和方法
13.3.3 类和类的层次
13.3.4 继承性
13.3.5 封装性
13.3.6 多态性
13.3.7 动态聚束
13.4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方法
13.5 面向对象设计和面向对象实现
13.6 面向对象数据库
习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