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书根据传统的“药食同源”理论,对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百日咳、支气管扩张、胸膜炎、肺结核、肺癌等18种常见肺部疾病的基本知识及饮食调养方法作了系统介绍,并推荐简便实用的药膳方和食疗方900多首。文字通俗,资料丰富,适于肺部疾病患者及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片断:②咽。它是一个前后略扁的漏斗形管道,由粘膜和咽肌组成。上连鼻腔,下与喉相接。可分为鼻咽、口咽及喉咽三部分,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咽除具有吞咽和呼吸功能外,还是一个重要发音共振器,对发音起辅助作用。咽部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由扁桃体等组成咽淋巴环,可防御细菌对咽部侵袭,在幼儿时期此种功能较为明显。③喉。喉上与喉咽、下与气管相连,既是呼吸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的支架,主要由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组成。喉腔内,左右各有一条声带,两声带之间的空隙为声门裂。当呼吸或发音时,会厌打开,空气可以自由出入;而当吞咽时,会厌自动关闭,避免食物进入气管。(2)下呼吸道: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及其分支(叶、段、亚段支气管、细支气管直到终末细支气管)。其功能主要为气体流通径道。2.肺有哪些结构和功能?肺位于胸膜腔中,呈圆锥形,右肺较左肺略大些。两肺各有肺尖、肺底和两个侧面。肺尖达锁骨之上,肺底前面高于背部,与肋骨相邻的外侧面呈凸形,内侧或纵隔面为支气管、血管和神经进出的部位,叫做肺门。脏层胸膜的斜裂深入组织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另有水平裂使之分为上、中、下三叶。肺叶分为肺段(右肺3叶10段,左肺2叶8段),呈圆锥状,顶部在肺门,各肺段间被少量结缔组织分隔。每个肺段又由许多肺小叶构成,它是肺的基本单位,体积大小不一,呈锥形体,尖向肺门,底向肺的表面,其间有薄层结缔组织分隔,其中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肺小叶是由细支气管以下分支与相应的肺组织构成,按其所包括肺组织的多少顺序分为次级肺小叶、腺泡及初级肺小叶等。(1)次级肺小叶:次级肺小叶是由结缔组织包裹着的最小型肺组织,呈不规则形的多面体,其中有30~50个初级小叶,直径1厘米~2.5厘米。(2)腺泡:腺泡是终末细支气管分布到的肺组织。其外围的包膜不完整,粘膜下组织渐趋退化,且直接与肺结缔组织相连接。腺泡内有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等,是气体交换的场所。(3)初级肺小叶:是末级呼吸性细支气管所分布的肺组织。其范围很小,纵然有实变,也难以从X线片上显示出来。(4)呼吸性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平均有3级(可有2~7级)连续性的分支。其表面的纤毛立方形细胞,渐变成纤毛稀少到消失的扁平鳞状细胞,杯细胞显著减少到消失,而仍有Clara细胞的分布。管壁初见肺泡,肺泡随分支逐级增加。从气管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末级分支气道的总数,估计共20多万根。(5)肺泡管:从每根呼吸性细支气管尾端,平均有3级(可到9级)系列性短肺泡管分支。此时管壁的平滑肌消失,并已全部肺泡化。肺泡管以下几乎没有管壁,而挤在一起的肺泡间,却有细微肌纤维、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相互联系着。本书前言前言肺部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三大类疾病之一。统计资料表明,肺部疾病在内科疾病中占20%~30%,好发季节比例更高。目前,我国对感染性肺部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由于环境污染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有些肺部疾病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所以,做好肺部疾病的防治工作,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祖国医学认为,“医食同源”,“药食同源”,可以“寓医于食”,“寓药于食”。许多天然食物本身就有药用功能,只要使用得当,都能防病治病,健体强身,使人益寿延年。正如《太平圣惠方》中所说:“夫食能排邪,而安五脏,清神爽智,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病者,可谓上工矣。”笔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医学研究中深切感受到祖国医学的食疗理论博大精深,功效卓著,亟待发掘、继承,使之为增进人民的健康服务。随着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迫切要求掌握日常起居饮食中的养生保健知识,特别是中医的饮食调养知识。为此,特将多年来收集的肺部疾病饮食调养方法和相应的食疗方整理出来,写成《肺部疾病饮食调养》一书,献给读者。我们诚挚祈望本书能对肺部疾病患者和基层医务人员有所帮助,能从中找到一些对工作和自身健康有益的知识和方法。本书所介绍的资料,是诸多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在此谨表示深切的感谢。因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差错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陈惠中1997.7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