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药学新药设计原理与方法

新药设计原理与方法

新药设计原理与方法

定 价:¥28.00

作 者: 徐文方主编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新药

ISBN: 9787506715867 出版时间: 1996-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新药设计原理与方法》简介

作者简介

暂缺《新药设计原理与方法》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新药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一 国内外新药研究概况
    二 21世纪新药研究的趋势与方向
    第二节 新药研究的近代发展
    第三节 新药设计的一般方法
    最佳化合物设计
    二 药物的类型衍化
    第四节 新药研究筛选过程
    新药临床前初筛程序
    二 新药规范化筛选程序
   第二章 药物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机体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一 生物大分子结构方面的特征与共性
    二 生物大分子功能方面的特征与共性
    第二节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一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二 生物膜的分子结构
    三 生物膜的液晶态
    四 生物膜的物质转运调节及其分子药理
   第三章 药物作用的分子药理学基础
    第一节 受体的结构、性质和类别
    第二节 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化学本质
    一 共价键结合
    二 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药物—受体相互适应的锁—钥关系
    一 药物与受体的互补性
    二 原子间距离对药物—受体互补的影响
    三 影响药物—受体契合的立体化学因素
    第四节 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学说
    占领学说
    三 速率学说
    三 诱导契合学说
    四 变构学说
   第四章 机体内源性活性调节物质—受体机理与新药设计
    第一节 机体内的信息传递与内源性调节物质
    一 内源性生物活性调节物质的一般概念
    二 内源性生物活性调节物质的分子机理与类别
    第二节 含氮类内源性调节物—受体机理与有关新药设计
    一 环腺一磷(cAMP)中介激活类
    二 环鸟一磷(cGMP)中介激活类
    三 两类中介激活物的细胞内制约调节
    四 调节第二 三信使的新药设计
    第三节 甾类内源性调节物的分子机理与有关新药设计
    一 甾类内源性调节物的分子机理
    二 胞浆受体的选择性结合与有关新药设计
    三 基因激活与有关的新药设计
   第五章 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掘与药效几何模型的确定
    第一节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广泛筛选
    二 意外发现
    第二节 先导化合物的定向发掘
    一 动 植物和微生物中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
    二 生命基础过程研究中发现先导化合物
    三 现有药物总结性研究中发现先导化合物
   第六章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与新药设计
    第一节 生物电子等排体的发展演化过程
    第二节 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
    一 一价原子或基团的取代
    二 二价原子或基团的交换
    三 三价原子或基团的交换
    第三节 非经典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
    一 基团反转
    二 环系的打开与关闭
    三 极性相似基团的交换
   第七章 前药原理与新药设计
    第一节 前药原理的一般概念
    一 与前药体内活化有关酶系
    二 前药设计的目的与方法
    第二节 前药原理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
    一 改善药物的体内动力学特性
    二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 掩蔽药物的不适气味
    四 前药原理的其它应用
    第三节 靶向药物的设计
    一 用于介导靶向药物的受体
    二 靶向抗癌药物的设计
    三 药物—载体的偶联方法
   第八章 抗代谢原理与新药设计
    第一节 抗代谢原理的一般概念
    一 核酸的化学
    二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三 蛋白质的结构
    四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五 酶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抗代谢类抗癌药的设计
    一 叶酸类抗代谢物的设计
    二 嘌呤类抗代谢物的设计
    三 嘧啶类抗代谢物的设计
    四 氨基酸类抗代谢物的设计
    第三节 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设计
    一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设计
    二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设计
    三 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的设计
   ? 四?定量构效关系原理与新药设计
    第一节 定量构效关系的一般概念
    一 定量构效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二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的Hansch方法
    三 Hansch方法使用的参数
    四 Hansch方法的研究步骤
    五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的Topliss方法
    第二节 定量构效关系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
    一 预测同源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二 指导药物的设计与合成
    三 帮助了解药物的受体图像
    第三节 定量构效关系的其它研究方法
    一 Free-Wilson方法
    二 分子连接性方法
    三 其它方法
   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常用方法
    一 活性类似物近似法
    二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三 电荷空间分布分析法
    四 距离几何法
    五 受体图像分析法
    第三节 计算机技术在新药设计中的应用
    一 C0MFA方法在激素类研究中的应用
    二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的设计
    三 丝裂霉素的三维结构活性研究
    四 以HIV-1蛋白酶为受体的药物设计
    附录一 QSAR研究中常见取代基的各结构参数
    附录二 Wiswesser线性表示法(WLN)的意义及各符号的含义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