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全书从空间分析的角度,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环境容量、旅游的经济影响三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科学实证。作为开篇,第1章就全书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旅游空间经济分析的方法论进行了讨论,并回顾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一般进展,为全书的展开作了方法论上的铺垫。第2章到第5章,论述的是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问题。作者认为,目前国际上关于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的理论和技术都已趋成熟,中国已具备建立自己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系统的条件,但由于中国学者在这一课题上的研究存在方法论上的错误,所以未能建立起能投入实用的评价系统。作者提出,旅游地开发评价可以分为三个相互独立而又最终关联的部分: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区域条件的评价,以及旅游地区位特性的评价。作者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特尔斐法和分级标定评分法,尝试建立第一个中国观赏型旅游地的评价系统。在构筑的旅游地评价模型中,设立了三层评价因子,第一层有3个评价因子,第二层和第三层评价因子分别为9个和3个。根据旅游地所在之环境,将观赏型旅游地分为海岸型、河流和湖泊型、山岳型、平原型以及文化古迹旅游地五类,就各类分别建立旅游地评价模型。为了获取25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作者向国内旅游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就因子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征询,经过定名量化处理,共获得8312个有效原始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由5个终因子模型和12个中间模型与子模型组成的中国观赏型旅游地评价模型系统。模型中18个底层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定评分依赖于具体的评分标准,这是一项技术性和经验性均很强的工作。作者基于自己的考察和研究经验,提出了部分因子的分级评分标准,并就其余的因子之分级评分问题作了一般性的探索。在第5章,作者以湖南的武陵源和南岳衡山为实例,对中国观赏型旅游地评价系统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第6和第7两章探讨旅游容量问题。旅游容量这一课题于1963年由莱佩奇提出,各国学者相继作了一些研究,但从概念的运用到具体如何量测一直没有共识,概念亦相当混乱。作者在综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将旅游容量的概念规范化、系统化,然后就其量测和应用作进一步的探讨。作者提出,旅游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它由基本容量和非基本容量两大类概念组成。基本容量包括旅游心理容量(旅游感知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和旅游地域社会容量,非基本容量指旅游合理容量、旅游极限容量、既有旅游容量、期望旅游容量、景点容量、景区容量、旅游地容量以及区域旅游容量。基于上述明确的概念框架,作者就各个具体容量的量测绘出了相应的公式,容量的量测也清楚地表明各个容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旅游污染通常同旅游超载有直接的关联,因此,旅游容量可以作为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一个有效工具。此外,旅游容量在决定旅游地的开发规模、在旅游地域的比较中都有显明的应用价值。第8章和第9章采用有国际上通用的方法,对国际旅游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探讨。作者指出,从创汇的角度来看,国际旅游相对于有形出口和其它无形出口,既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有自身的局限。国际旅游业的创汇效应在中国的各大外汇来源中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而且中国国际旅游的换汇成本明显低于商品出口。然而,由于中国国际旅游业仍处于高投入的早期阶段,加之在某些方面旅游的宏观管理措施乏力,中国旅游外汇收入的漏损非常严重,甚至高出发展中国家开发国际旅游早期的一般漏损水平。仅就目前来说,净旅游收汇对平衡中国对外收支逆差中的贡献仍是有限的。在减少外汇漏损方面,中国国际旅游业还有很大的潜力。一般说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旅游业相对于国民经济的其它产业,在投资回收、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中国国际旅游业尚没有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改革开放十余年来,国际旅游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增大,每美元旅游外汇收入大致导生24元人民币的国民生产总值。1979~1988年国际旅游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致为1.4%。由于中国旅游外汇的漏损率很高,国际旅游应有的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地被削弱了,在未来的旅游工作中,中国必须在降低外汇漏损方面有所作为。此外,国际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应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而中国国际旅游业相对于其它产业表现为明显的资金密集性,全员劳动生产率又不明显高于其它产业,这表明中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结构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