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教育学理论中专学生审美修养

中专学生审美修养

中专学生审美修养

定 价:¥5.00

作 者: 周德琮,刘书善主编
出版社: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用书
标 签: 美育

ISBN: 9787810219792 出版时间: 1995-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9cm 页数: 233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美的概念、美的形态、审美感受、审美修养,同时对音乐、绘画、书法等具体艺术形式也做了介绍。

作者简介

暂缺《中专学生审美修养》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绪论
   一 美育的性质和特点
   二 美育的内容和作用
   三 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上篇 美学理论基础
    第一章 美和美的本质
   一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
   二 美是生活
   三 劳动创造是美的真谛
   四 “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美学意境——美的形象性
   五 孔子与《韶》乐——美的感染性
   六 从咏菊诗所想到的
   七 真善美的统一
    第二章 美的形态
   一 桂林山水甲天下——自然美
   二 人民,伟大的艺术家——社会美
   三 美的集中再现——艺术美
   四 西子湖畔话优美
   五 英雄碑前话崇高
   六 被撕碎的美——悲剧
   七 笑声中的思考——喜剧
    第三章 美的形式
   一 什么是美的形式
   二 谁持彩练当空舞——色彩
   三 “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线、形
   四 未成曲调先有情——声音
   五 从阅兵式谈起——整齐一律
   六 从中国对联谈起——均衡、对称
   七 万紫千红总是春——服饰美
   八 毕加索画的艺术特色 ——变形、怪诞
    第四章 审美感受
   一 青春的觉醒——美感的心理要素
   二 一千个观众,一千个贾宝玉——美感的个体性差异
   三 燕瘦环肥——美感的时代性
   四 贾府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美感的阶级性
   五 中国故宫与古希腊神庙——美感的民族性
   六 心动神摇与共鸣——美感的共同性
   七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陶冶和净化
   八 物随情移——情感对美感的影响
    第五章 学生美
   一 人的美在哪里
   二 人的青春最美
   三 理想的审美价值
   四 知识美
   五 职业的美学形象
   六 学生风度
    中篇 审美修养
    第六章 文学艺术审美
   一 从贾宝玉是谁说起——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 风格即人——文学艺术的风格美
   三 走向更丰富的世界——小说的美学趋势
   四 诗歌的情、境、味——诗歌审美
   五 散文的形与神——散文审美
    第七章 电影、戏剧艺术审美
   一 年轻的综合艺术——电影艺术审美特征
   二 蒙太奇与长镜头—— 电影艺术表现手法
   三 文学、音乐、舞蹈有机结合的表演艺术——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四 以写意和程式化为特征的舞台艺术——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
    第八章 音乐、舞蹈艺术审美
   一《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为什么美——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 高山流水遇知音——感知、联想、体验
   三 贝多芬与交响乐——交响音乐审美
   四 世界主要音乐流派
   五 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舞蹈艺术审美
    第九章 绘画、雕塑、书法、摄影艺术审美
   一 造型性、瞬间性、表情性的有机结合——绘画艺术审美特征
   二 中国绘画美学三境——迷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
   三 画中有诗和画中有戏——中西方绘画美学特征比较
   四 静止中的动态美一一雕塑艺术审美特征
   五 龙蛇竞笔端——书法艺术审美
   六 高度逼真的纪实性艺术——摄影艺术审美
    第十章 语言美学修养
   一 语言艺术的欣赏
   二 语言的准确性
   三 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
   四 语言三性
   五 色彩斑斓的幽默语言
   六 语言艺术创作
    下篇 情趣美修养
    第十一章 用情趣美化自己的青春
   一 人生与青春断想
   二 青春的激荡在于情趣
   三 人生情趣丰富性的展示
   四 愿青春奏出奋斗的乐章
   五 求知,情趣的不竭源泉
   六 让情趣与事业紧紧相抱
    第十二章 热爱生活 培养情趣
   一 从延安窑洞谈起——居住空间情趣
   二 蓄香于室 聚景于盆——养花养草情趣
   三 投向自然 反朴归真——热爱自然情趣
   四 方寸之间 可览世界——集邮情趣
   五 知音畅叙 相互砥励——友谊
   六 培养气质 仪态万方——仪态
   七 生命在于运动——健美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