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既有“洋插队”见闻和“城市民谣”,又有“圣贤语录”和“上帝原罪”,更有许多日常用语,以及思维习惯和观念价值的种种表现——它们被时间(历史)和空间(中西对比)整合在一起,显示出无穷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汉代之后的皇权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吗?只从文化(创新与同化)这个视角能够“立体”地观察社会吗?只从经济(分化和组织)这个视角去看呢?人生幸福有哪几个必要条件?科举竞争系统比市场竞争系统落后吗?为什么说中华的“文化基因”是“知识、协调、自重”,而西方的“文化基因”是“矫情、抗争、自胀”?为什么说“信息文明=中庸之道十信息技术”?……完美的人生这样度过:不断地求取知识,以至于不再对世上的事物感到困惑;真诚地待人如己,以至于不再为个人得失而忧愁;勇敢地实践前行,以至于不再畏惧任何困难。——孔子(译自《论语·子罕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