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章 “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17-1927)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第二节 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第三节 对封建复古主义的斗争和新文化阵营的分化
第二章 鲁迅(上)
第一节 鲁迅前期的思想发展
第二节 前期的小说
第三节 前期的杂文
第四节 散文诗和散文
第三章 郭沫若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
第二节 《女神》
第三节 其他诗歌和小说
第四章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
第一节 叶圣陶的创作
第二节 冰心的创作
第三节 “乡土文学”
第四节 朱自清、周作人的散文
第五章 创造社作家的创作
第一节 郁达夫的小说
第二节 其他作家的创作
第六章 闻一多、徐志摩及其他“新月诗派”诗人的创作
第一节 闻一多的诗
第二节 徐志摩等诗人的诗
第七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
第二节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活动
第三节 “两个口号”的论争与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四节 对“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批判
第五节 本时期文学创作概述
第八章 鲁迅(下)
第一节 鲁迅后期的战斗业绩
第二节 后期的杂文
第三节 历史小说《故事新编》
第九章 茅盾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
第二节 《子夜》
第三节 短篇小说
第四节 散文
第十章 蒋光慈 柔石 叶紫 殷夫
第一节 蒋光慈的诗歌与小说
第二节 柔石的小说
第三节 叶紫及其《丰收》
第四节 殷夫的诗
第十一章 巴金老舍沈从文
第一节 巴金及其《家》
第二节 老舍及其《骆驼祥子》
第三节 沈从文及其《边城》
第十二章 曹禺田汉洪深
第一节 曹禺及其《雷雨》
第二节 田汉的《名优之死》和洪深的《五奎桥》
第十三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9)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二节 延安文艺界整风运动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三节 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新面貌
第四节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第五节 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第十四章 艾青田间臧克家
第一节 艾青及其《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作
第二节 田间及其《给战斗者》
第三节 臧克家及其《老马》等诗作
第十五章 张天翼沙汀艾芜
第一节 张天翼及其《华威先生》
第二节 沙汀及其《在其香居茶馆里》
第三节 艾芜及其《山峡中》
第十六章 《自毛女》和《王贵与李香香》
第一节 贺敬之等的《白毛女》
第二节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第十七章 赵树理丁玲周立波孙犁
第一节 赵树理及其《小二黑结婚》
第二节 丁玲及其《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第三节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第四节 孙犁的《荷花淀》
第十八章 国统区文学
第一节 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概况
第二节 郭沫若、夏衍等的剧作
第三节 黄谷柳的《虾球传》和钱钟书的《围城》
第四节 袁水拍的政治讽刺诗
第十九章 建国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1949-1976)
第一节 第一、二次文代会的召开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文艺思想斗争
第三节 “双百”方针与文艺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第四节 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与“左”倾思潮的泛滥
第五节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社会主义文艺的严重摧残
第六节 “十七年”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十章 “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与军事题材小说
第二节 梁斌的《红旗谱》和柳青的《创业史》
第三节 杨沫的《青春之歌》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第四节 不同题材和风格的短篇小说
第二十一章“十七年”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郭小川、贺敬之的诗
第二节 闻捷、李瑛的诗
第三节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
第二十二章 “十七年”的散文和戏剧
第二十三章 新时期的文学
第二十四章 新时期的小说
第二十五章 新时期的诗歌、报告文学和话剧
第二十六章 台港文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