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静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又《蜀书》卷十二《谯秀传》(当作《晋书》卷九四《谯秀传》——译者):乡人宗族依憑之者以百数。(《晋书》作“乡里”——译者)与《李典传》的部曲相当的词,这裹是乡曲或乡人,这也不一定是私有庄园的劳动者。乡曲是古语,《史记·平准书》有“武断乡曲”之句,其意思是乡里,所以这裹完全是乡人的同义语。下面是时代稍后的东晋初期的事,《晋书》卷四三《山遐传》:豪族多挟藏户口,以为私附。接着说,山遐检察私附,放出一万多人(“出口万余”),这个数字和李典的“万三千余口”大略相当。山遐之所以把挟藏的私附还原为国家的平民,是因为这些人不是私有庄园的劳动者。李典的情况可能也和这近似。后来,李典的部曲成了他个人的私兵,因此,可以认为开始使用部曲这个名称的是《魏书》。西晋灭亡,东晋代兴,中国北方陷于所谓五胡十六国的连续战乱之中,社会的发展被预想不到的事態所打断,或者说产生了被扭曲的结果。正统的中国社会,反而在当时尚属落后地区的江南继续发展。继《三国志》之后可供研讨的史料有公元四世纪初葛洪著的《抱朴子》,该书外篇第三四篇题名《吴失》,叙述了三国的吴国在灭亡前夕的症状,权势者占有广大的庄园,过着奢侈的生活: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只憑“闭门为市”这一句话、就知道这显然说的是庄园。其实这句话最初是用来说王莽时代的庄园经营者樊重的,《太平御览》卷八二七“市”条引《东观汉记》:陂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杂果,檀漆桑麻,闭门成市。这是叙述庄园自给自足的经营方针,又《太平御览》卷四七一“富”条,也说的是樊重,说“有求必给”。由此看来,上面《抱朴子》的话也一定说的是个人庄园的情况,从而可知“僮仆成军”的僮仆,不外是庄园劳动者。这个句子使人感到有点特别的是,如果在后世,不会写作“僮仆成军”,而写作“僮仆成羣”。如今人唐长孺著《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度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第一七页.引用这条就作“僮仆成羣”。但我的见解是,不是成“羣”,而是成“军”,在这一点上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成军的“军”字,与部曲的意义相同。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实感是,庄园劳动者不是像兽羣那样的羣,而是像军队组成部曲(队伍)那样进行劳动的。所以称庄园劳动者为部曲,是基于当时人们的实感。换句话说,这裹称为僮仆的,可以看作和后世的部曲没有实质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