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采矿手册(第2卷)

采矿手册(第2卷)

采矿手册(第2卷)

定 价:¥165.00

作 者: 《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编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矿山开采

ISBN: 9787502406486 出版时间: 1990-12-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6cm 页数: 788 字数:  

内容简介

  《采矿手册》全书41章,分七卷出版:第一卷:矿山地质和矿山测量第二卷:凿岩爆破和岩层支护第三卷:露天开采第四卷:地下开采第五卷:矿山运输和设备第六卷:矿山通风与安全第七卷:矿山管理本册为第二卷,包括岩石力学、凿岩工程、爆破工程、采场运搬及溜井放矿、岩层支护与加固、井巷工程等六章。本书主要供矿山采矿工程师使用,对从事采矿工作的科研、设计、教学、矿山管理人员也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片断:芯?br>6.4.2.1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A实验曲线岩石的力学性能体现在其受力变形及至破坏的全过程之中。归纳一系列的压缩试验结果,可得图6-8所示的典型应力、应变及扩容关系曲线。对一块完整的岩石试件从零开始施加压应力,沿力方向将产生压缩应变,横向则发生伸长应变。开始时施力不大即可产生较大变形,这种情况持续到A点结束,OA段曲线下弯,在OA间卸载会发现残余变形。此段被称为“压密段”,通常它被认为是由于裂缝闭合引起的,由于A点应力水平很低人们不大关心此段的性态。弹性段AB:段内应力应变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而且AB近似直线,在AB段内卸载不会产生残余变形,此段性态可用弹性力学描述。屈服点B:是应力应变曲线上一个重要的特征点,被称为屈服点。应力超过B点应力后,材料进入延性段或强化段。延性段或强化段BC:在BC段内任意点M卸载,将可观察到显著的不可逆残余变形(以B′M′量度)。材料在能够维持永久变形而不失去其抵抗载荷能力的情况,叫做处于延性状态或延性的〔12]。若从M点重新加载,工作点沿M”M上行,在此段内材料重新显弹性,M′M大体平行于AB。一旦应力到达M点,材料重新屈服。这时的屈服点M称为继生屈服点。图形显示继生屈服应力大于初始屈服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强化或工作硬化,值得注意的是,当从O开始加载时,压缩应变大于横向伸长应变,试件体积缩小。到B点附近,横向伸长应变增加快于纵向缩短,到B以后,体积缩小变为体积的增大,称为扩容。研究说明,这时的扩容原因在于材料内平行压缩方向的微裂隙张开。极限强度点C:应力应变图上的最大应力值点,此应力称为单轴抗压强度σC。研究证明:这时试件中的微破裂开始向穿过试件中心的斜截面集中,形成一种破裂密集的面,此面也被称为断层。脆性段或软化段CD,过C后,由于断层的形成,试件承载能力迅速丧失,若仍保持最大载荷不变或不能即时减小荷载,则试件就会受超压突然崩裂造成岩爆,如果能即时适当减小载荷,则应力应变将能沿CD从C降到D,这种抵抗载荷的能力随变形的增加而减少的情况叫做处于脆性状态或脆性的。若在CD途中的L点超速减小荷载,也能获得卸载线LL”,从L′重新加载,加载线将在L”处重新屈服,L”处应力小于L处的,这种屈服应力的降低称为应变软化。在CD段上试件大量扩容,这种扩容不仅归因于破裂张开,更在于沿断层面的滑移,由于滑动面是粗糙起伏的,滑移因此伴随扩容。总之,C以后若不即时充分减载,试件中的破坏就会自动发展。故C后段是一渐进破坏段,是一不稳定段。上述的变形性态大致可以推广到低围压的三向受力状态中去,随围压的增加,抗压强度将提高,应力应变曲线的性态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要了解这些情况,可参考有关的专著如参考文献[12]。B理论曲线应力-应变关系实验曲线通常随所用的试件而有所变化且变化较为复杂。为使分析具有概括意义,理论计算一般采用典型化的应力应变曲线模型,此类模型中的简型如图6-9所示。图6-9a所示为应变ε与应力σ有线性对应关系的模型,称为弹性模型,它们有着广泛用途。图中b为理想弹塑性模型,c为线性硬化和软化弹塑性模型,d为粘性模型,e为弹粘性、f为粘弹性模型等等。单一的弹性、塑性和粘性体可分别用弹簧、滑块及油缸等元件来表示,性能复杂的材料可用几种元件的复合来构成。例如最简单的弹粘性体可由弹簧和油缸串联而成,最简单的粘弹性体可由弹簧和油缸并联而成。

作者简介

暂缺《采矿手册(第2卷)》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第6章 岩石力学
    6.1概述
    6.2岩石的示性指标
    6.2.1比重和密度
    6.2.2孔隙率
    6.2.3含水率和吸水率
    6.2.4渗透系数
    6.2.5点载指数
    6.2.6施密特硬度
    6.2.7耐水指数
    6.2.8弹性波传播速度
    6.3岩体的工程分类
    6.3.1普氏坚固性分级
    6.3.2岩体质量Q分类(NGI法)
    6.3.3动态分类法
    6.4岩石的变形与强度
    6.4.1室内试验
    6.4.2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判据
    6.4.3岩石的力学参数
    6.5应力分析
    6.5.1几个有用的弹性解析解
    6.5.2有限单元法
    6.5.3边界单元法
    6.5.4离散单元法
    6.6岩体力学性能
    6.6.1不连续面的力学性能
    6.6.2岩体的强度与变形
    6.7块体滑塌分析
    6.7.1滑塌块体的识别
    6.7.2块体几何
    6.7.3块体的稳定性
    6.8散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6.8.1散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测定
    6.8.2影响散体力学性质的因素
    6.8.3等效力学模型
    6.9岩石力学中的物理模拟
    6.9.1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6.9.2偏振光弹模拟研究
    6.9.3底摩擦模拟法
    6.10现场测量
    6.10.1原岩应力测量
    6.10.2位移测量和收敛测量
    6.10.3其他测量
    6.10.4水压测量
    参考文献
   第7章 凿岩工程
    7.1概述
    7.1.1凿岩破碎的分类和原理
    7.1.2岩石可钻性及其测定方法
    7.2露天钻孔
    7.2.1露天牙轮钻机
    7.2.2露天潜孔钻机
    7.2.3露天旋转钻机
    7.2.4凿岩钻车
    7.3地下凿岩
    7.3.1气动凿岩机
    7.3.2液压凿岩机
    7.3.3内燃凿岩机及电动凿岩机
    7.3.4凿岩钻车和钻架
    7.3.5地下用潜孔、牙轮和金刚石钻机
    7.4钻具
    7.4.1牙轮钻具
    7.4.2潜孔钻具
    7.4.3旋转钻具
    7.4.4金刚石钻进用钻具
    7.4.5钎具
    7.4.6矿用硬质合金
    7.4.7钎头修磨
    7.5影响钻孔与凿岩速度的主要因素
    7.5.1牙轮钻钻孔
    7.5.2冲击式凿岩
    7.5.3旋转式钻孔
    7.5.4排破对钻孔速度的影响
    7.6钻孔与凿岩的技术经济指标
    7.6.1露天牙轮钻的技术经济指标
    7.6.2露天潜孔钻工效和成本
    7.6.3露天旋转钻机的技术经济指标
    7.6.4露天二次爆破的凿岩费用
    7.6.5地下凿岩的技术经济指标
    7.7破碎岩石的非凿岩爆破方法
    7.7.1犁松法及其设备
    7.7.2碎石器
    7.7.3开采大理岩的锯石设备
    7.7.4静态破碎剂
    7.7.5水射流破碎
    7.7.6岩石的热破碎
    参考文献
   第8章 爆破工程
    8.1概述
    8.1.1爆炸现象与炸药
    8.1.2工程爆破的类别
    8.1.3评价矿山爆破的技术经济指标
    8.2岩石的爆破性及其分级
    8.2.1岩石的动态力学性质
    8.2.2岩石爆破性分级
    8.3矿用炸药
    8.3.1矿用炸药的发展及特点
    8.3.2铵油类炸药
    8.3.3含水炸药
    8.3.4铵梯炸药
    8.3.5其他炸药品种
    8.3.6矿用炸药主要示性指标及测试方法
    8.3.7矿用炸药分类及使用范围
    8.4起爆器材与起爆方法
    8.4.1导火索
    8.4.2导爆索
    8.4.3导爆管
    8.4.4火雷管
    8.4.5电雷管
    8.4.6非电瞬发雷管和非电延期雷管
    8.4.7其他起爆器材
    8.4.8起爆方法与网路
    8.4.9中继起爆药柱
    8.5爆破技术
    8.5.1爆破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概况
    8.5.2岩石爆破机理
    8.5.3爆破参数及其选择
    8.5.4浅孔爆破
    8.5.5深孔爆破
    8.5.6药壶爆破
    8.5.7硐室爆破
    8.5.8二次爆破
    8.5.9控制爆破技术
    8.5.10高温爆破技术
    8.6装药设备
    8.6.1露天装药设备
    8.6.2井下装药设备
    8.7爆破产生的有害效应及爆破安全
    8.7.1爆破地震效应
    8.7.2爆炸空气冲击波
    8.7.3飞石
    8.7.4爆破噪声
    8.7.5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
    8.7.6爆破安全
    参考文献
   第9章 采场运搬及溜井放矿
    9.1概述
    9.1.1采场运搬和采场底部结构在地下采矿方法中的地位
    9.1.2采矿底部结构分类
    9.1.3采场运搬方法分类
    9.2采场底部结构
    9.2.1采场底部结构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9.2.2漏斗式底部结构
    9.2.3堑沟式底部结构
    9.2.4平底式底部结构
    9.3重力自溜运搬
    9.3.1重力自溜运搬的概述
    9.3.2漏口(溜口)闸门种类和适用条件
    9.3.3闸门型号规格
    9.3.4漏口放矿实例
    9.4振动放矿
    9.4.1振动放矿的概述
    9.4.2振动放矿的采场底部结构
    9.4.3振动出矿机
    9.4.4振动放矿实例
    9.5电耙运搬
    9.5.1电耙运搬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方式
    9.5.2电耙运搬主要装置
    9.5.3提高电耙运搬效果的途径
    9.5.4电耙运搬采场底部结构尺寸设计
    9.5.5电耙运搬的应用及评价
    9.6爆力运搬
    9.6.1爆力运搬的应用条件
    9.6.2爆力运搬的底部结构
    9.6.3爆力运搬的凿岩爆破参数
    9.6.4爆力运搬实例
    9.6.5爆力运搬的评价
    9.7无轨设备运搬
    9.7.1无轨设备
    9.7.2无轨设备运搬的发展趋势
    9.7.3无轨设备运搬的底部结构
    9.7.4无轨设备运搬实例
    9.7.5无轨设备运搬的评价
    9.8连续运搬
    9.8.1连续运搬与连续开采
    9.8.2连续开采运搬实例
    9.8.3连续开采的运搬
    9.8.4连续运搬的发展趋势
    9.9其他运搬方法
    9.9.1水力冲运
    9.9.2板式给矿机运搬
    9.9.3单轨运搬
    9.10 溜井放矿
    9.10.1溜井的结构形式
    9.10.2溜井的结构参数
    9.10.3溜井放矿生产能力
    9.10.4溜井的故障及其处理
    9.10.5溜井放矿实例
    参考文献
   第10章 岩层支护与加固
    10.1概述
    10.2支护原理
    10.2.1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和破坏模式
    10.2.2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10.2.3地压计算综述
    10.2.4支护方法的设计
    10.3巷道支护
    10.3.1锚杆支护
    10.3.2喷射混凝土支护
    10.3.3装配式支架
    10.3.4整体式支护及砌碹支护
    10.4采场支护
    10.4.1采场支护的特点
    10.4.2采场支护方法
    10.4.3采场支护实例
    10.5岩层加固
    10.5.1长锚索加固
    10.5.2注浆加固
    参考文献
   第11章 井巷工程
    11.1概述
    11.1.1我国井巷施工技术的发展
    11.1.2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向
    11.2井巷断面设计
    11.2.1竖井断面设计
    11.2.2巷道断面设计
    11.2.3斜井断面设计
    11.2.4斜坡道断面设计
    11.3竖井施工
    11.3.1竖井普通法施工
    11.3.2竖井延深
    11.3.3盲竖并施工
    11.3.4特殊凿井法
    11.3.5井底车场施工及建井总组织
    11.4平巷施工
    11.4.1平巷普通法施工
    11.4.2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施工
    11.4.3联合掘进机及掘进新方法
    11.5天(溜)井掘进
    11.5.1普通法掘进天井
    11.5.2吊罐法掘进天井
    11.5.3爬罐法掘进天井
    11.5.4深孔爆破法掘进天井
    11.5.5钻进法掘进天井
    11.5.6天井掘进方法评述
    11.5.7溜井加固
    11.6斜井及斜坡道施工
    11.6.1斜井施工
    11.6.2斜坡道掘进
    11.7硐室施工
    11.7.1硐室开挖方法的影响因素
    11.7.2硐室开挖方法
    11.7.3硐室开挖工艺技术及经验
    参考文献
   索引
    《采矿手册》总目录
   第1卷
    第1章 总论
    第2章 地质与矿床
    第3章 矿山地质工作
    第4章 矿山测量
    第5章 矿山地面总体布置
   第2卷
    第6章 岩石力学
    第7章 凿岩工程
    第8章 爆破工程
    第9章 采场运搬及溜井放矿
    第10章 岩层支护与加固
    第11章 井巷工程
   第3卷
    第12章 露天开采
    第13章 露天矿边坡工程
    第14章 砂矿床露天开采
    第15章 溶浸、水溶、热熔采矿及盐湖矿床开采
    第16章 海洋采矿
   第4卷
    第17章 矿床开拓
    第18章 采矿方法分类与选择
    第19章 空场采矿法
    第20章 充填采矿法
    第21章 崩落采矿法
    第22章 矿柱回采和采空区处理
    第23章 采场地压控制
    第24章 特殊条件矿床开采
   第5卷
    第25章 地面运输及转载
    第26章 地下运输
    第27章 矿井提升
    第28章
    第29章 矿山供电及照明
    第30章 设备管理维修
    第31章 矿山自动化及检测仪表
   第6卷
    第32章 矿山安全工程
    第33章 矿山通风
    第34章 矿山防排水
    第35章 矿山防灭火
    第37章 矿山环境工程
   第7卷
    第38章 矿山技术经济研究和评价
    第39章 采矿系统工程
    第40章 矿石质量管理与资源综合利用
    第41章 矿山管理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