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中国医学现代针灸全书

现代针灸全书

现代针灸全书

定 价:¥98.00

作 者: 刘公望主编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针灸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8013787 出版时间: 1998-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7cm 页数: 992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现代针灸全书》是一部浓缩古今针灸精华的实用工具书。分为基础篇、经穴篇、技法篇和临床篇等四部分内容。基础篇结合针灸实际,全面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诊断方法,并吸收了日本腹诊的精华部分。经穴篇遵照国家标准确定腧穴的定位和取穴,并从各腧穴的命名、主治、作用机理、操作方法、古今成方和现代研究等多方面逐一进行了论述。技法篇汇总了古今常用针灸技法的操作程序,并对耳针、头针、面针、第二掌骨侧针等微区针法内容予以规范性的阐述。临床篇讨论了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对选穴和配穴法有独特见解,并对临床上针灸有较好疗效的92种病症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论述。本书内容宏富系统,语言简洁透达,融古汇今,沟通中西,并配合以近千幅图表,以便于理解和学习,是广大临床工作者及针灸教师、学生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此书英文版、日文版均已出版,中外文对照,可作为学习中医针灸专业外语和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参考资料。片断:后汉时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方之祖”,仲景也因此被誉为医圣。《伤寒杂病论》的处方学对后世药物疗法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其六经辨证的方法可以说在《内经》基础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后世其他很多具体的辨证方法都是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产生的。《伤寒杂病论》中也有一些针药并用的例子,值得我们探求。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围绕《伤寒论》的注解发挥,写成了成千册的书,特别是对中医传染病学影响很大。宋、明以后围绕《金匮》的研究,对中医内科、妇科影响颇深。总之,关于中医学基础的确立可示如表1-1。(三)晋代以来的针灸学成就隋唐时代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分科,针灸已成为独立一科。唐太医署将针灸设为医学专业之一,开始出现了“针师”和“灸师”等专业医师。但这个时期还是非常强调针药并用的。孙思邈所撰《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列有针灸专篇,广泛收集了前代名家针灸治疗经验。王焘所集《外台秘要》中强调灸法而畏针法,导致了唐中叶以后的针灸学发展中重灸轻针的倾向。如果将晋代视作针灸学发展的第一次高峰,那么宋元时代则是第二个高峰。其标志一是随着造纸印刷术的发展得以整理大量文献;二是王惟一针灸铜人的问世;三是受运气学说的影响对子午流注针法的提倡。为了将针灸经穴明确易知地表现出来,自晋代即出现了《偃侧图》、《明堂图》等针灸图谱。在唐代又经甄权等人对《明堂图》进行校定,孙思邈加以彩绘,收录于所著《千金方》中,定名《明堂三人图》。至宋代王惟一,在《黄帝明堂》的基础上,编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铜人模型两具,作为针灸教学及考试之用,使明堂针灸体系发展至高峰。这个时期针灸名医辈出,著述也颇多。举其影响甚大者,有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有将任督与十二正经并重,依经考正穴位,滑寿的《十四经发挥》;有倡导烧灼灸法,窦材的《扁鹊心书》等。另金元间窦汉卿将针灸取穴与地支相配合,提倡按时取穴的子午流注针法,也是这一时期针灸学术的特点及成就之一。明代是针灸学发展的第三次高峰,突出表现在对针刺手法的重视及灸法的改革。前者以杨继洲的针刺十二法为代表,后者是指艾卷灸法的发明及普及。自清以来至新中国建立,针灸学无甚突出发展,清代前期主要是继明代之学风,功在于整理注释之学,晚清至民国在腐朽的封建文化及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影响下,针灸学日趋衰落。此间,针灸作为治疗的有效方法在民间仍广泛存在、应用及缓慢地发展。另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针灸学和整个传统中医学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朱德在解放初期指出:“中国的针灸治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使用方法上,不仅简便经济,且对一部分疾病确有效果,这就是科学,希望中西医团结改造,更进一步提高其技术与科学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灸学从较单纯的临床应用及古代文献整理.逐步拓展到与现代医学及现代科学相结合,且从不同角度为探明经络、腧穴、针感等原理做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近年在针刺镇痛原理及针麻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产生了世大影响。(四)针灸学的国际化据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6世纪,中国针灸术开始传到朝鲜及日本,直至明代,日本还不断派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医学。目前,针灸在日本及朝鲜仍为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中国的其他邻国,如东南亚请国及印度,随着互相往来及文化交流也很早就按受了针灸学。在欧洲派传教士到中国后,针灸学也被介绍到欧洲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苏联及东欧各国山派遗医师来华学习针灸。从70年代起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部分被世界卫生组织重视,多次尖中国举办培训班,针灸得到迅速推广。据1987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大会”的资料看,在世界上包括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前苏联等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已有针灸学会组织,它分布在世界各地进行着针灸治疗和研究。近十年来,世界各国来华学习针灸的留学生已超过5万人,针灸诊所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针灸治疗被许多国家政府纳入医疗法规,建立了教育机构,规定了考试、开业执照等制度,由一种民间疗法逐渐发展为正规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针灸学的普及教育及针刺原理的现代研究将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回国将会在此方面为全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二针灸学基础的内容概言之,针灸学基础应包括下述内容:(1)哲学思想基础阴阳五行学说;(2)形态功能学基础脏腑经络学说及气血津液;(3)病因病理学基础一六淫七情病机学说;(4)诊断学基础四诊法及辨证施治学说:(5)治疗字基础针法及灸法总则。其中大部分与整个中医学基础是不可分割的,但因针灸疗法与药物疗法又各具特色.分别需要一些各自的基础知识,如针灸要明确穴位,药物要熟知药性及方剂:针灸治疗侧重经络辨证,而药物治疗则重视六经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等。自古以来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就有密切关系,即所谓“医通于易”。学习古代的哲学理论对理解中医学基础有重要作用,这点对初学者是需要特别强调的。三针灸学基础的学习方法如前节所述,理解中医学的一把钥匙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从脏腑之间的关系到经络的命名,从气血的概念到疾病寒热虚实属性,从补泻手法到取穴原则无不根据阴阳五行的基本观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对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古代哲学观点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阴阳五行虽不属于中医学,但中医学离不开这一哲学观点,并在某些方面对其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本书前言前言——献给生涯友人伊香雅文医学博士《现代针灸全书》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本全书由基础篇、经穴篇、技法篇、临床篇等四部分组成。基础篇的日文版在1991年由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出版,在此后6年间经过两次修订,再版了8次之多。其后临床篇和经穴篇的日文版也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出版。该书的英文版基础篇于1994年出版,临床篇和经穴篇也分别于1996年、1997年出版。日文版和英文版在国内外受到普遍的好评。根据读者的殷切要求,我们将中文原稿重新整理,编排付梓。该书编写宗旨是尊重传统、重点突出、言简意明、信息充实。同时注意采用程序式的说理方法和图文并茂的写作形式,这可能是该书容易被国内外读者接受的一个原因吧。针灸学术渊源流长,著述宏富。本书汲取古今医贤之精华,结合著者临床经验而成。倘读者认真习毕此书,自可掌握针灸学全貌,不仅在临床治疗上技艺倍增,且可对针灸学的方方面面通古达今,了知中西,做到“针道”与“针术”并进。中医学术发展日新月异,文中涉及到传统和进步、东洋和西洋诸多问题,读者诸君想必能者见能,智者见智。针灸学术深奥而余辈学识卑浅,虽殚精竭虑,疏漏亦在所难免,诚请高明斧正是盼。刘公望一九九七年九月九日

作者简介

暂缺《现代针灸全书》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基 础 篇]
   第1章 绪 论
    一、针灸学的沿革
    (一)中国古代医学产生的渊源
    (二)《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
    (三)晋代以降的针灸学成就
    (四)针灸学的国际化
    二、针灸学基础的内容
    三、针灸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第2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一 天人相应
    (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哲学观 阴阳五行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三、恒动观-升降出入
    四、系统观——辩证论治
    (一)辨证
    (二)论治
   第3章 中医学的形态功能观
    一、气、血、津液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藏象
    (一)藏象概述
    (二)五脏
    (三)六腑
    (四)奇恒之府
    (五)脏腑之间的关系
    三、经络
    (一)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
    (二)经络的作用
    (三)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
    (四)十二经脉
    (五)奇经八脉
    (六)十二经别
    (七)十二经筋
    (八)十二皮部
    (九)十五络脉和其它络脉
   第4章 中医学的病因病机观
    一、病因
    (一)六淫
    (二)七情
    (三)饮食与劳逸
    (四)外伤及虫兽伤
    (五)痰饮与瘀血
    二、病机
    (一)邪正虚实病机
    (二)阴阳寒热病机
    (三)气血津液病机
    (四)经络病机
    (五)脏腑病机
    [附]内生五邪
   第5章 中医学的检查法 一四诊
    一、望诊
    (一)望全身的状况
    (二)望局部的状况
    (三)望排泄物
    (四)望小儿指纹
    (五)望舌
    二、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三、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痛
    (四)问睡眠
    (五)问饮食与口味
    (六)问二便
    (七)问经带
    (八)问小儿
    四、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附一]经络诊断法
    [附二]腹诊法
   第6章 中医学的诊断法——辩证
    一、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辩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二、病因辨证
    (一)六淫证候
    (二)七情证候
    (三)饮食劳伤
    (四)外伤证候
    三、气血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气血同病辨证
    [附]卫气营气辨证
    四、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三)脾与胃病辨证
    (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相兼病辨证
    五、经络辨证
    (一)十二经脉病证
    (二)奇经八脉病证
    [附]六经辨证
   第7章 中医治疗学 治则与治法
    一、治则
    (一)静志候气
    (二)治病求本
    (三)调整阴阳
    (四)补虚泻实
    (五)随机制宜
    二、治法
    (一)汗法
    (二)吐法
    (三)下法
    (四)和法
    (五)温法
    (六)清法
    (七)补法
    (八)消法
    [经 穴 篇]
   第8章 经络腧穴总论
    一、经、穴的发现和发展
    二、经、穴的分类和命名
    三、经、穴的定位方法
    (一)经络的定位方法。
    (二)腧穴的定位方法
    四、经络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经络的主治规律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9章 奇经八脉系统
    一、督脉系统
    (一)督脉及其别络循行分布
    (二)督脉及其大络病候
    二、任脉系统
    (一)任脉及其别络循行分布
    (二)任脉及其大络病候
   第10章 手三阴经系统
    三、手太阴肺经系统
    (一)手太阴肺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太阴肺经系统病候
    四、手厥阴心包经系统
    (一)手厥阴心包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厥阴心包经系统病候
    五、手少阴心经系统
    (一)手少阴心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少阴心经系统病候
   第11章 手三阳经系统
    六、手阳明大肠经系统
    (一)手阳明大肠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阳明大肠经系统病候
    七、手少阳三焦经系统
    (一)手少阳三焦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少阳三焦经系统病候
    八、手太阳小肠经系统
    (一)手太阳小肠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手太阳小肠经系统病候
   第12章 足三阴经系统
    九、足太阴脾经系统
    (一)足太阴脾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太阴脾经系统病候
    十、足顾阴肝经系统
    (—)足厥阴肝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厥阴肝经系统病候
    十一、足少阴肾经系统
    (一)足少阴肾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少阴肾经系统病候
   第13章 足三阳经系统
    十二、足阳明胃经系统
    (一)足阳明胃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阳明胃经系统病候
    十三、足少阳胆经系统
    (一)足少阳胆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少阳胆经系统病候
    十四、足太阳膀胱经系统
    (一)足太阳膀胱经系统循行分布
    (二)足太阳膀胱经系统病候
   第14章 督脉、任脉腧穴
    一、督脉腧穴
    DU1 长强
    DU2 腰俞
    DU3 腰阳关
    DU4 命门
    DU5 悬枢
    DU6 脊中
    DU7 中枢
    DU8 筋缩
    DU9 至阳
    DU10 灵台
    DU11 神道
    DU12 身柱
    DU13 陶道
    DU14 大椎
    DU15 哑门
    DU16 风府
    DU17 脑户
    DU18 强间
    DU19 后顶
    DU20 百会
    DU21 前顶
    DU22 囟会
    DU23 上星
    DU24 神庭
    DU25 素髎
    DU26 水沟
    DU27 兑端
    DU28 龈交
    二、任 脉 腧 穴
    RN1 会阴
    RN2 曲骨
    RN3 中极
    RN4 关元
    RN5 石门
    RN6 气海
    RN7 阴交
    RN8 神阙
    RN9 水分
    RN10 下脘
    RN11 建里
    RN12 中脘
    RN13 上脘
    RN14 巨阙
    RN15 鸠尾
    RN16 中庭
    RN17 膻中
    RN18 玉堂
    RN19 紫宫
    RN20 华盖
    RN21 璇玑
    RN22 天突
    RN23 廉泉
    RN24 承浆
   第15章 手三阴经腧穴
    三、手太阴肺经腧穴
    LU1 中府
    LU2 云门
    UJ3 天府
    U4 侠白
    U5 尺泽
    LU6 孔最
    U7 列缺
    LU8 经渠
    LU9 太渊
    U10 鱼际
    LU11 少商
    四、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PC1 天池
    PC2 天泉
    PC3 曲泽
    PC4 郄门
    PC5 间使
    PC6 内关
    PC7 大陵
    PC8 劳宫
    PC9 中冲
    五、手少阴心经腧穴
    HT1 极泉
    HT2 青灵
    HT3 少海
    HT4 灵道
    HT5 通里
    HT6 阴郄
    HT7 神门
    HT8 少府
    HT9 少冲
   第16章 手三阳经腧穴
    六、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LI1 商阳
    LI2 二间
    L13 三间
    LI4 合谷
    LI5 阳溪
    LI6 偏历
    LI7 温溜
    LI8 下廉
    LI9 上廉
    LI10 手三里
    LI11 曲池
    LI12 时髎
    LI13 手五里
    LI14 臂臑
    LI15 肩髃
    LI16 巨骨
    LI17 天鼎
    LI18 扶突
    LI19 口禾髎
    LI20 迎香
    七、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SJ1 关冲
    SJ2 液门
    SJ3 中渚
    SJ4 阳池
    SJ5 外关
    SJ6 支沟
    SJ7 会宗
    SJ8 三阳络
    SJ9 四渎
    SJ10 天井
    SJ11 清冷渊
    SJ12 消泺
    SJ13 臑会
    SJ14 肩髎
    SJ15 天髎
    SJ16 天牖
    SJ17 翳风
    SJ18 瘛脉
    SJ19 颅息
    SJ20 角孙
    SJ21 耳门
    SJ22 耳和髎
    SJ23 丝竹空
    八、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SI1 少泽
    SI2 前谷
    SI3 后溪
    SI4 腕骨
    SI5 阳谷
    SI6 养老
    SI7 支正
    SI8 小海
    SI9 肩贞
    SI10 臑俞
    SI11 天宗
    SI12 秉风
    SI13 曲垣
    SI14 肩外俞
    SI15 肩中俞
    SI16 天窗
    SI17 天容
    SI18 颧髎
    SI19 听宫
   第17章 足三阴经腧穴
    九、足太阴脾经腧穴
    SP1 隐白
    SP2 大都
    SP3 太白
    SP4 公孙
    SP5 商丘
    SP6 三阴交
    SP7 漏谷
    SP8 地机
    SP9 阴陵泉
    SP10 血海
    SP11 箕门
    SP12 冲门
    SP13 府舍
    SP14 腹结
    SP15 大横
    SP16 腹哀
    SP17 食窦
    SP18 天溪
    SP19 胸乡
    SP20 周荣
    SP21 大包
    十 足厥阴肝经腧穴
    LR1 大敦
    LR2 行间
    LR3 太冲
    LR4 中封
    LR5 蠡沟
    LR6 中都
    IR7 膝关
    LR8 曲泉
    LR9 阴包
    LR10 足五里
    LR11 阴廉
    LR12 急脉
    LR13 章门
    LR14 期门
    十一、足少阴肾经腧穴
    KI1 涌泉
    KI2 然谷
    KI3 大溪
    KI4 大钟
    KI5 水泉
    KI6 照海
    KI7 复溜
    KI8 交信
    KI9 筑宾
    KI10 阴谷
    KI11 横骨
    KI12 大赫
    KI13 气穴
    KI14 四满
    KI15 中注
    KI16 盲俞
    KI17 商曲
    KI18 石关
    KI19 阴都
    KI20 腹通谷
    KI21 幽门
    KI22 步廊
    KI23 神封 
    KI24 灵墟
    KI25 神藏
    KI26 戜中
    KI27 俞府
   第18章 足三阳经腧穴
    十二、足阳明胃经腧穴
    ST1 承泣
    ST2 四白
    ST3 巨髎
    ST4 地仓
    ST5 大迎
    ST6 颊车
    ST7 下关
    ST8 头维
    ST9 人迎
    ST10 水突
    ST11 气舍
    ST12 缺盆
    ST13 气户
    ST14 库房
    ST15 屋翳
    ST16 膺窗
    ST17 乳中
    ST18 乳根
    ST19 不容
    ST20 承满
    ST21 梁门
    ST22 关门
    ST23 太乙
    ST24 滑肉门
    ST25 天枢
    ST26 外陵
    ST27 大巨
    ST28 水道
    ST29 归来
    ST30 气冲
    ST31 髀关
    ST32 伏龟
    ST33 阴市
    ST34 梁丘
    ST35 犊鼻
    ST36 足三里
    ST37 上巨虚
    ST38 条口
    ST39 下巨虚
    ST40 丰隆
    ST41 解溪
    ST42 冲阳
    ST43 陷谷
    ST44 内庭
    ST45 厉兑
    十三、足少阳胆经腧穴
    GB1 瞳子髎
    GB2 听余
    GB3 卜关
    GB4 颔厌
    GB3 悬颅
    GB6 悬厘
    GB7 曲鬓
    GB8 率谷
    GB9 天冲
    GB10 浮白
    GB11 头窍阴
    GB12 完骨
    GB13 本神
    GB14 阳白
    GB15 头临泣
    GB16 目窗
    GB17 正营
    GB18 承灵
    GB19 脑空
    GB20 风池
    GB21 肩井
    GB22 渊腋
    GB23 辄筋
    GB24 日月
    GB25 京门
    GB26 带脉
    GB27 五枢
    GB28 维道
    GB29 居髎
    GB30 环跳
    GB31 风市
    GB32 中渎
    GB33 膝阳关
    GB34 阳陵泉
    GB35 阳交
    GB36 外丘
    GB37 光明
    GB38 阳辅
    GB39 悬钟
    GB40 丘墟
    GB41 足临泣
    GB42 地五会
    GB43 侠溪
    GB44 足窍阴
    十四、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BI1 睛明
    BI2 攒竹
    BL3 眉冲
    BI4 曲差
    BL5 五处
    BI6 承光
    BI7 通天
    BI8 络却
    BI9 玉枕
    BI10 天柱
    BI11 大杼
    BI12 风门
    BL13 肺俞
    BI14 厥阴俞
    BL15 心俞
    BL16 督俞
    BI17 隔俞
    BL18 肝俞
    BI19 胆俞
    BI20 脾俞
    BI21 胃俞
    BI22 三焦俞
    BI23 肾俞
    BI24 气海俞
    BI25 大肠俞
    BI26 关元俞
    BI27 小肠俞
    BI28 膀胱俞
    BI29 中膂俞
    BI30 白环俞
    BI31 上髎
    BI32 次髎
    BI33 中髎
    BI34 下髎
    BI35 会阳
    BI36 承扶
    B137 殷门
    BI38 浮郄
    BI39 委阳
    BI40 委中
    BI41 附分
    BI42 魄户
    BI43 膏肓
    BI44 神堂
    BI45 譩譆
    BI46 膈关
    BI47 魂门
    BI48 阳纲
    BI49 意余
    BI50 胃分
    BI51 肓门
    BL52 志室
    BI53 胞盲
    BI54 秩边
    BI55 合阳
    BI56 承筋
    BI57 承山
    BI58 飞扬
    BI59 跗阳
    BI60 昆仑
    BI61 仆参
    BI62 申脉
    BI63 金门
    BI64 京骨
    BI65 束骨
    BI66 足通谷
    BL67 至阴
   第19章 奇 穴
    EX-HN1 四神聪
    EX-HN2 当阳
    EX-HN3 印堂
    EX-HN4 鱼腰
    EX-HN5 太阳
    EX-HN6 耳尖
    EX一HN7 球后
    EX-HN8 上迎香
    EX一HN9 内迎香
    EX-HN10 聚泉
    EX-HN11 海泉
    EX-HN12 金津
    EX-HN13 玉液
    EX-HN14 翳明
    EX-HN15 颈百劳
    EX-CA1 子宫
    EX一B1 定喘
    EX-B2 夹脊
    EX-B3 胃脘下俞
    EX-B4 痞根
    EX-B5 下极俞
    EX一B6 腰宜
    EX-B7 腰眼
    EX-B8 十七椎
    EX-B9 腰奇
    EX-UE1 肘尖
    EX-UE2 二白
    EX-UE3 中泉
    EX-UE4 中魁
    EX-UE5 大骨空
    EX-UE6 小骨空
    EX-UE7 腰痛点
    EX-UE8 外劳宫
    EX-UE9 八邪
    EX-UE10 四缝
    EX-UE11 十宣
    EX-LE1 髋骨
    EX-LE2 鹤顶
    EX-LE3 百虫窝
    EX LE4 内膝眼
    EX-LE5 膝眼
    EX-LE6 胆囊
    EX-LE7 阑尾
    EX-LE8 内踝尖
    EX-LE9 夕踝尖
    EX LE10 八风
    EX-LE11 独阴
    EX-LE2    气端
    [工技法管]
   第20章 刺法总论
    一、针具
     (一)毫针
     (二)其他针具
    二、针刺前的准备
    (一)患者的体位
    (二)定穴和消毒
    三、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一)针刺的角度
    (二)针刺的方向
    (三)针刺的深度
    四、《内经》刺法概述
    (一)九刺(九变刺)
    (二)十二刺(十二节刺)
    (三)五刺
    五、针刺的一般程序
    六、针刺的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一)晕针
    (二)滞针
    (三)弯针
    (四)断针
    (五)血肿
    (六)感染
    (七)后遗感
    (八)刺伤脏器
    七、针刺注意事项
    八、针刺技法的练习方法
    (一)指力练习
    (二)手法练习
    〔三)自身试针
    九、针刺的禁忌
    (一)部位的禁忌
    (二)腧穴的禁忌
    (三)病情的禁忌
    (四)临时情况的禁忌
   第21章 毫针刺法
    一、治神法
    二、持针技法
    (一)两指持针法
    (二)三指持针法
    (三)持针身法
    (四)两手持针法
    三、进针技法
    (一)单手进针法
    (二)双手进针法
    四、行针技法
    (一)提插法
    (二)捻转法
    五、得气、候气与催气技法
    (一)得气
    (二)候气
    (三)催气
    六、行气技法
    (一)针芒法
    (二)按法
    (三)倒法
    (四)努法
    (五)敲法
    (六)搓法
    (七)添法
    (八)盘法
    七、针刺补泻技法
    (一)提插补泻法
    (二)捻转补泻法
    (三)徐疾补泻法
    (四)迎随补泻法
    (五)呼 吸补泻法
    (六)开阖补泻法
    (七)烧山火(补法)
    (八)透天凉(泻法)
    (九)阳中隐阴(补中寓泻)
    (十)阴中隐阳(泻中寓补)
    (十—)龙虎交战
    (十二)子午捣臼
    八、留针法与出针法
    (一)留针法
    (二)出针法
    九、透穴刺法
   第22章 其他针具针法
    一、三棱针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二、皮肤针
    (一)针具及术前准备
    (二)操作方法
    (三)针刺部位
    (四)适应范围
    (五)注意事项
    三、皮内针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四、电针
    (一)针具及电流和波型的选择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五、火针
    (一)工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六、挑治、割治和穴位穿线、埋线、结扎
    (一)挑治疗法
    (二)割治疗法
    (三)穴位穿线、埋线、结扎疗法
    (四)穴位强刺激疗法
    七、水针
    (一)操作方法
    (二)适应范围
    (三)注意事项
   第23章 灸法总论
    一、灸法的分类及施灸的材料
    (一)灸法的分类
    (二)温灸的材料
    二、灸法的功能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的体位
    (二)施灸的一般程序
    (三)施灸的数量
    (四)灸疮的处理
    (五)灸法的禁忌
   第24章 灸法各论
    一、艾炷灸
    (一)直接灸法
    (二)间接灸法
    二、艾条灸
    (一)温和灸
    (二)雀啄灸和回旋灸
    三、温针灸
    (一)温针灸用具
    (二)温针疗法的操作
    (三)适用范围
    (四)注意事项
    四、温灸器灸
    (一)用具
    (二)操作方法
    五、其他灸法
    (一)太乙神针与雷火神针
    (二)天灸
    (三)灯火灸
   第25章 微针刺法(身体局部器官针法)
    一、耳针疗法
    (一)耳廓与耳穴
    (二)耳针的临床应用
    二、头针疗法
    (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二)头针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
    (三)头针标准治疗线的定位和主治
    (四)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三、面针和鼻针
    (一)面针鼻针的理论依据及穴位分区
    (二)面针穴位的定位及主治
    (三)鼻针穴位的定位及主治
    (四)面针、鼻针的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四、眼针
    (一)眼部分区
    (二)操作方法
    (三)取穴
    (四)适应证
    五、腕踝针
    六、手针与足针
    (一)手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二)手穴的定位与主治
    (三)足穴的定位与主治
    (四)手针与足针的操作方法
    (五)注意事项
    七、第二掌骨侧针
    (一)第二掌骨侧穴的定位与主治
    (二)第二掌骨侧穴的针刺方法
    [临 床 篇]
   第26章 针灸治疗的原理和原则
    一、针灸的治疗原理
    (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二)补虚泻实,扶正祛邪
    (三)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二、针灸的治疗原则
    (一)补虚与泻实
    (二)清热与温里
    (三)治标与治本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第27章 针灸处方原则
    一、一般选穴法
    (一)近位选穴
    (二)远位选穴
    (三)对侧选穴
    (四)对症选穴
    二、特定穴选穴法
    (一)五输穴(五行穴)
    (二)原穴
    (三)背俞穴
    (四)募穴
    (五)络穴
    (六)郄穴
    (七)合穴
    (八)八会穴
    (九)八脉交会穴
    (十)交会穴
    (十一)四总穴、马丹阳十二穴
    三、配穴法
    (一)身体不同部位配穴法
    (二)特定穴配穴
    四、脏腑经络辨证选穴临床应用
    (一)肺
    (二)大肠
    (三)脾
    (四)胃
    (五)心
    (六)小肠
    (七)肾
    (八)膀胱
    (九)心包络
    (十)三焦
    (十一)肝
    (十二)胆
   第28章 内科病证
    一 发热
    二 厥证
    三 痉证
    四 脱证
    五 血证
    六 发疹
    七 感冒
    八 中暑
    九 咳嗽
    十 汗证
    十一 胸痹
    十二 心悸
    十三 呃逆
    十四 吞酸
    十五 呕吐
    十六 胃痛
    十七 腹痛
    十八 泄泻
    十九 痢疾
    二十 便秘
    二十一 脱肛
    二十二 胁痛
    二十三 黄疸
    二十四 气鼓
    二十五 水肿
    二十六 消渴
    二十七 肥胖
    二十八 消瘦
    二十九 上热下寒
    三十 不眠
    三十一 嗜睡
    三十二 健忘
    三十三 倦怠
    三十四 癫狂
    三十五 郁证
    三十六 淋证
    三十七 遗精
    三十八 阳萎
    三十九 疝气
    四十 头痛
    四十一 眩晕
    四十二 中风
    四十三 痹证
    四十四 痿证
    四十五 落枕
    四十六 肘痛
    四十七 腰痛
   第29章 妇儿科病证
    四十八 月经不调
    四十九 闭经
    五十 崩漏
    五十一 痛经
    五十二 带下病
    五十三 妊娠恶阻
    五十四 胎位不正
    五十五 子痫
    五十六 滞产
    五十七 胎衣不下
    五十八 恶露不下
    五十九 恶露不绝
    六十 产后血晕
    六十一 产后腹痛
    六十二 乳少
    六十三 阴痒
    六十四 不孕
    六十五 小儿顿咳
    六十六 小儿泄泻
    六十七 疳积
    六十八 小儿惊风
    六十九 小儿遗尿
    七十 小儿夜啼
   第30章 其他各科病证
    七十一 目赤肿痛
    七十二 眼睑下垂
    七十三 流泪
    七十四 目翳
    七十五 暴盲
    七十六 夜盲
    七十七 齿痛
    七十八 口臭
    七十九 口角流涎
    八十 口疮
    八十 咽喉肿痛
    八十二 梅核气
    八十三 失音
    八十四 耳鸣、耳聋
    八十五 耳痒
    八十六 聋哑
    八十七 鼻渊
    八十八 酒皶鼻
    八十九 疗疮
    九十 丹毒
    九十一 戒烟
    九十二 肩凝症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