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纪实文学鸟瞰地球:中国战略导弹阵地工程纪实

鸟瞰地球:中国战略导弹阵地工程纪实

鸟瞰地球:中国战略导弹阵地工程纪实

定 价:¥24.80

作 者: 徐剑著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丛编项: 导弹系列纪实文学作品
标 签: 报告文学 战略导弹

ISBN: 9787506312851 出版时间: 1997-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556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这是作者继《大国长剑》后又一部惊天动地,震撼灵魂的导弹系列力作。当尘封百年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向世界洞开之后,一代代导弹官兵告别都市生活的繁华一梦,从文明乐土走进洪荒之壤,从幸福之巢走向苦难狱地,在苍茫远山岁月里,铸炼了一柄柄真正敢于向世界说不的倚天之剑,构筑了一道道真正撑起大国之魂的中华长城。作品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高远炽热的艺术魅力,首次披露了为世界瞩目的中国战略导弹阵地建设的内幕和全过程。作家以更博大的思想容量和更加成熟的美学追求,塑造了自共和国领袖到为战略导弹部队筑巢的基层官兵等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倾注了浓烈而又沉重的情感。其中不乏中美苏三国领袖为平衡世界格局和维护国家利益斗智斗勇,某核大国将核导弹瞄准中国本土的惊心动魄,从战争岁月走过来的老将军为战略导弹选点跋山涉水,在导弹洞库施工的官兵在死亡地带的九死一生。读者从中可以窥见运行于地心的烈火,奔突于地壳的岩浆,肆虐的泥石流,险恶的大塌方,神秘的天籁,黑色的讖语,以及生存与毁灭的较量,青春与灵魂的自戕,情感与人性的炼狱……这是一首高亢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壮歌,是一部当代军人用血肉之躯驱动中国的战车走向世界的血泪蓝本。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徐剑,1958年5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街,1974年入伍,先后担任过团、某导弹部队新闻干事1983年8月奉调入京,任第二炮兵政治部办公室干事、二炮党委秘书,1993年底重新定位人生,遂进入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现为第二炮兵政治部专职作家。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电视剧近二百万字,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岁月之河》、长篇报告文学《绿色婚床》、《大国长剑》、获过不同规模的奖,其中《大国长剑》荣获1996年度“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历史的坚果
    [1]邓小平大年初一踏上美利坚领土向世界敞开了尘封百年的中国之门
    [2]惊风核雨从政治家的指缝里流过
    [3]毛泽东与尼克松笑傲天下原子弹是纸老虎鄙人不怕
   第二章 天字第一号工程
    [4]告别生命之旅中的最后一个驿站
    [5]总设计师在一份军方文件上写下历史的大手笔
    [6]天下之事惟此为大
    [7]东方“第一井”露出中国山坳(将军故事之一)
    [8]先行营先锋印(虎将列传之一)
   第三章 山神之怒
    [9]一块上帝的弃地
    [10]出师不利身先死
    [11]地壳破了
    [12]苦戏还在后头(虎将列传之二)
    [13]第一任“总指挥”挥戈坝上唱大风(将军故事之二)
   第四章 兵 殇
    [14]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梦幻般地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15]邓公傲睨寰宇:我们拥有一点核武器只是体现你有,我也有
    [16]一个喋血越南丛林的英雄团队
    [17]说得出来的痛苦不是痛苦
    [18]一个士兵的生命=一头牛犊的价值
    [19]阵地未成人先去(将军故事之三)
   第五章 英雄之旅的“滑铁卢”
    [20]“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凌空爆炸
    [21]偶然发现了一个“通天”大事故
    [22]张爱萍上将在一封告状信上写下措辞严厉的批示
    [23]血战汉江的大功团低下了英雄之颅
    [24]二炮党委会议延续到深夜
    [25]走上军事法庭的第一位总工程师(悲剧人物之一)
    [26]第二任“总指挥”铁道游击队最后一任政委的故事(将军故事之四)
   第六章 在耻辱的废墟上涅槃
    [27]受命于危难之时
    [28]发射阵地在爆炸声中灰飞烟灭
    [29]最后的深情回眸(悲剧人物之二)
    [30]高昂代价后的呼唤和回归
    [31]一个私自离队士兵的故事
    [32]耻辱废墟上雄起的不死鸟
   第七章 天 籁
    [33]神秘的黑色讖语
    [34]穿越死亡地带
    [35]生死冰点十小时
    [36]热血男儿并非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37]地狱总要有人去下
    [38]呜咽的箫声
    [39]上帝的声音
   第八章 士为知己者死
    [40]邓公说,我要感谢科技工作者在尖端领域为国家作出的贡献
    [41]英名镶入共和国的青史
    [42]站在荣誉幕后的留苏专家
    [43]平平淡淡才是真
    [44]最廉价的与最高尚的
   第九章 沉默的远山
    [45]在远离文明的地方
    [46]最大的奢望是进一趟县城
    [47]自古河街多情女
    [48]国酒与士兵之泪
    [49]悠悠导弹情
   第十章 在北京的兵部机关里
    [50]承包制激活了一江春水
    [51]还唱“三爱”这支歌
    [52]“常务指挥长”——与山姆大叔叫板的人(将军故事之五)
    [53]上将军旅生涯中的工兵情结(将军故事之六)
    [54]无言的结局
   第十一章 没有硝烟的大会战
    [55]沉甸甸的“会战”令牌(将军故事之七)
    [56]将军麾下的“金刚”群落
    [57]在千米主攻线上(虎将列传之四)
    [58]风萧萧兮黑水寒(虎将列传之四)
    [59]第三任“总指挥”司令本是高材生(将军故事之八)
   第十二章 热血铸龙魂
    [60]迟浩田上将说,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战略工程
    [61]位卑未敢忘国魂
    [62]一个幼小的生命永远睡在了导弹阵地旁
    [63]云南蒙古族后裔的故事
    [64]笑傲死神归去兮
    [65]这里的暮色静悄悄
   第十三章 搭起问鼎九天的云梯
    [66]走出蘑菇云下的影子
    [67]北方大山里的第一仗
    [68]仰起男子汉的高贵头颅
    [69]迈向当代职业军人的地缘(虎将列传之五)
    [70]绿色游牧部落
    [71]辉煌的帷幕落下了
   第十四章 最后一个悲怆的军礼
    [72]面向导弹阵地长跪不起的男子汉
    [73]他们的番号在三百万人民军队的序列里永远消失
    [74]英雄终于走下了荣誉和婚姻的祭坛(悲剧人物之三)
    [75]最后的告别
    [76]一个团政委与默默上访的老兵
    [77]生命中曾经有过十八岁当工兵的历史
    [78]断碣残碑
   第十五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79]一个神秘的中国古人在操纵现代战争
    [80]铸炼东方第一剑的人
    [81]一代代工兵将士的导弹梦
    [82]握锹的粗手问鼎九霄
    [83]中华龙鸟在古战场上横空出世
   第十六章 鸟瞰地球村
    [84]俄罗斯的核导弹不再瞄准中国本土
    [85]历史拒绝重复,山姆大叔不再挥舞核大棒
    [86]俯瞰地球的世纪性工程
    [87]核云之下的地球村五十年无大战
    [88]江泽民说,中国必须有杀手锏
   第十七章 尾声
    [89]要推平烈士陵园 先从我们的战盔上碾过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