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秦锡麟男,原籍江西省南昌市,1942年5月出生于江西余干,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擅长民间青花和陶艺。秦锡麟以其深厚的专业和理论素养及高屋建瓴的审美气度,审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从中感受和吸收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把握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底蕴,从而确定自己的艺术追求:以现代的个性化的审美创造,弘扬与发展民族的陶瓷艺术,以达到现实与传统的对话,东方与西方的沟通。几十年来,他在这条艺术道路上走得极为生动和辉煌,为中国陶瓷艺术写下了一篇篇光彩的华章。他的作品有融会古今,沟通中外的气魄,造型质朴大方,纹饰生动自然,色彩清新明快,手法挥洒自如,格调秀雅洒脱,兼有民间艺术的意趣和文人艺术的高雅,凝聚了古老东方艺术的神韵和时代的审美情趣构成一部儒雅华美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交响乐章。王锡良男,1922年2月生于景德镇,安徽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书画院院长,擅长粉彩人物、山水、中国画和书法,现任职于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他自幼随叔父王大凡(景德镇著名陶瓷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学艺,15岁时便身手不凡,得到师辈的称赞。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一边继续向身怀绝艺的名家学习,一边接受国画大师的指导,勤学苦练中国画的技法技巧,领悟中国艺术的真谛,坚持师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信奉画品即人品为艺术真谛,可谓上追旁涉,兼收并蓄,以天地为师,冶于一炉,情韵俱出,格高调雅,追求本色、自然、空灵、淡泊、清纯、神韵兼胜的艺术境界。他的作品,繁简得当,构图巧妙,用笔设色清雅丰润,讲究立意,注重装饰,颇有中国画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计白当黑的风神,蕴含着大自然的神奇、瑰丽、深厚与勃勃生机,寄寓着自身人格与生命,应该说,他的作品是典型的中国艺术,具有浓厚的中国情调。何水根男,1925年10月生,江西人,现为景德镇雕塑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圆雕,兼精于镂、捏雕。何水根是景德镇著名的传统瓷雕艺术家。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造出众多的为海内外所欢迎、有着浓郁景德镇韵味的瓷雕精品。他的作品,多为传统题材,对宗教及历史题材的创作,更是得心应手。可贵的是,他不仅注重技艺功力的表现,而且注重在作品中寄寓现代的审美情趣。在创作中,从不勉强为之,而是十分注重艺术灵感对创作的驱动和激励作用,在灵感状态塑造形象,随形赋色,故而,其作品的艺术形象无不形神兼备,饶有情趣。施于人(已故)男,1928年生,浙江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教授,擅长古彩,兼善颜色釉、青花,中国当今著名的陶瓷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施于人善以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过去的一切,师法传统而不泥于传统,又善于广泛吸收民间艺术的质朴、率真、清新、温馨的艺术营养,从事新的创造,使他的作品具有时代感和个性美。因此,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喜庆、欢乐的气氛和吉祥、安泰的意蕴,具有永恒的美的魅力。最能代表施于人艺术成就的,当推他的古彩作品。他凭借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精深的艺术理论造诣,创作出既有朴质欢快的民间艺术意趣又激荡着热烈鲜活的时代蕴涵的艺术风格,使人在赏心悦目之时,领悟、感受到真、善、美的真谛。汪桂英女,1931年8月出生于景德镇,江西人,195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艺术系,现为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陶瓷器型设计、粉彩和高温色釉综合装饰、中国画。汪桂英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其父汪野亭为景德镇著名陶瓷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又受过正规专业教育,其作品既有其父遗风,又有个人风貌。其粉彩作品,古韵悠悠,新意渲溢,工笔与写意各显其长,风格或粉润幽雅,或雄浑洒脱;其色釉综合装饰作品,形神俱妙,笔调娴熟灵巧,随型随意敷色,或莹润,或凝重,或明快,或占朴,意境也各不相同,或宁静高远,或鲜活昂扬。王隆夫男,1931年12月生于景德镇,景德镇人,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任职于景德镇艺术瓷厂,擅长粉彩、青花,精于中国画和书法。王隆夫出生于景德镇独特的陶瓷家庭,他自幼习画,少有艺名,对中国书画、金石研习颇深,对景德镇传统陶瓷之精粹及神韵领悟甚深。他的作品,以古代人物形象塑造为主,兼及山水、花鸟,其作品用笔苍劲老辣,构图不同凡响,气势沉雄豪宕,立意深邃高远,风格古拙凝炼,融诗词、书画、金石于一体,情韵兼胜。周国桢男,1932年生,湖南人,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教授,擅长陶瓷雕塑、陶艺,旁涉青花釉里红和中国画创作。周国桢以一种突破和创新的气度,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本土艺术中汲取艺术养料,探索和掌握陶瓷材质性能,揉合时代气息,融入他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层思考,开掘并且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语汇:高温色釉在烧成中天然变化而出的色彩及窑变装饰耐火土的心手相应的捏塑,泥条盘筑的“旧瓶装新酒”,概括、简练、夸张、变形、象征等的艺术手法,创造一种浑朴天真,大巧若拙,情趣盎然的艺术风格。周国桢的青花釉里红创作,与他的雕塑艺术有一脉相承之风:笔势洒脱,元气淋漓,风格雄浑野逸,充分展示了艺术家的生命活力和审美情趣。陈庆长男,1933年9月生,江西人,195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新彩。陈庆长以善画鱼而著称。他采用自配的色料,运用浓料、淡料自然接合的手法,采用意笔白描的表现技巧,描绘鱼的婉转,鱼的活泼,鱼的飘逸,鱼的灵巧,设色雅丽,笔墨神秀,给人以秀逸鲜活、简约生动的艺术感受。他的作品深受人们欢迎,多次被选作国家礼品瓷。张松茂男,1934年1月生于景德镇,江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擅长粉彩山水、花鸟、人物,兼长中国画、书法。现任职于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张松茂是一位艺术素养全面、深厚、成就卓著的陶瓷艺术家。他主张艺术成在继承,贵在创新,融会众长,成就一家之法。他的作品共同的特色是:画风汪洋恣肆,韵味苍阔浑厚,笔法严谨中见洒脱,雄浑中见超逸,气韵淋漓,意境深邃。其作品各种艺术种类风格不同。山水作品,虚实相间,动静有度,用笔豪放,气势磅礴,意境雄浑,诗情画意迭出,颇具审美气度;花鸟作品,布局繁而有序,密而不乱,疏而有韵,笔法工细,设色浓丽清新,笔调秀逸,格调高雅脱俗,既有国画笔意,又有装饰意趣;人物作品,构图严谨而疏朗,造型准确而传神,设色清雅明快,形象隽秀而生动,格高韵美。王恩怀男,原籍江西省丰城市长湖乡,1935年12月生于景德镇,1949年入省立陶瓷专科学校学习,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服务于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擅长粉彩花鸟瓷画,亦善于青花、新彩和综合装饰。王恩怀家学渊源独特而深厚,自幼随父——“青花大王”王步学艺,后拜著名陶瓷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五的刘雨岑为师,得父辈言传身教,获益良多。其作品既有其父豪迈沉郁、简朴雄浑之风,又有其师精细工整、娴雅清丽之气,作品立象造意别出机杼,构图开阔新颖,布局疏密得体,笔趣神韵洒脱自然,摄花鸟之神,绘物象之丽,寓情于画,借景抒情,情趣盎然,生机勃勃。黄杨男,1936年5月生,江西人,196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江西省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釉上、釉下花鸟、山水瓷画创作。黄杨在中国画和瓷绘艺术方面均受到名师指教,并勤于研习和创作,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的“形、神、意、笔”和景德镇特有的青花、青花釉里红、斗彩等传统绘制手法结合起来,在不同质地、不同造型的陶瓷器型上绘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有一种自然、洒脱、意趣天成的画风。张育贤男,1938年4月出生,江西省余干县人。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工作于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擅长陶瓷雕塑。张育贤从艺三十余年,既学有专长,又师承传统,对瓷雕技法与特性了如指掌。他在烘托环境、塑造形象时,选用的材质与釉彩,都能做到恰到妙处,因材施艺,因艺赋彩,才、情、技法与材质、釉彩神合为一。因此,其作品有的舍形而取神,有的以形写神,有的以神拟形。其瓷雕作品给人总的印象是,形象逼真可视,意境含蓄蕴籍,格调清新,艺术语言质朴。程元璋男,1938年7月生,江西余干人,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陶瓷馆高级工艺美术师,古雅彩创主。占雅彩是一种借助于陶瓷的材质、运用国画的技法和陶瓷的综合装饰技法再现中国历代名画风采神韵的陶瓷装饰艺术,它为永久性地有效地保存古画名作开辟了一条可靠途径,在陶瓷装饰技法的家族中增添了一个独具魅力与风采的新成员。它以古风、古意、古趣见长,具有古韵渲溢、雅趣悠然的审美特征。它一经产生,便风靡中外,成为国内外馆藏机构与收藏家竞相收藏的珍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先生称之为“瓷苑新艺,景德明珠”。黄卖九男,1938年9月生,江西人,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以青花、半刀泥刻花为其绝技,兼工于中国画。黄卖九是景德镇当代青花大师,上追古代,近追“青花大王”——王步,独创一路,自成一家:构图简洁灵巧,笔法泼辣潇洒,意象以简驭繁,分水技法炉火纯青,五色分明,色泽明澈醇厚,形象丰美清纯,格调高雅清秀,展现了青花艺术的神韵风姿。半刀泥刻花作品,上承传统技艺而又推陈出新,以刀的深浅变化刻画艺术形象,纹样清晰,刀法娴熟,形象栩栩如生,立体感强。他的粉彩、新彩等作品,形象俊美,笔法灵巧,具有清新秀丽的艺术特色。熊汉中男,江西省丰城人,1938年10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任职于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擅长国画、新彩和青花。熊汉中是景德镇知名的国画家和陶瓷美术家。他早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师梅健鹰、郑可等名家。他除了对国画艺术有精深造诣外,对民间青花艺术也颇有研究。他的陶瓷美术作品独具风采:赋彩与造型浑然一体,国画艺术韵味与民间艺术意趣水乳交融,意象简练传神,笔法挥洒自如,构图新颖独特,风格自然飘逸,意气一脉贯通,确实给人一种“放逸生奇”(张仃语)之感。刘远长男,江西吉安人,1939年生,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任职于景德镇雕塑瓷厂,擅长瓷雕创作。刘远长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尤其对古代艺术中的雕塑、国画、壁画、瓦当、书法等有着广泛的兴趣,对西洋文化和艺术尤其是雕塑亦能兼收并蓄,取其精华,为其所用。在其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寻求独特性和自我的真诚表现,从造型简朴、浑厚、重气势的汉代雕塑和毫无矫饰的宋代民间捏雕那里得到启示,获得灵感,揉合时代意识和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进行独特的创造,少雕琢繁琐,多自然简炼,讲究夸张、概括、提炼,注重气势与体积,追求一种原始自然、朴拙浑厚、元气淋漓、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艺术风格。代表作有《飞天天女散花》、《哈哈罗汉》、《八大山人》、《楚魂》、《郑板桥》等。龚龙水男,1939年4月生,江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擅长古彩、青花釉里红。龚龙水的作品多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草木、鱼鸭,并以己之意赋物以情以神,并通过独特的创造,使之栩栩如生,活泼可爱,多自然之旨趣与意态之美妙。在创作中,展示他技艺的优势,十分注重材质特性在表达审美意念中的作用,因而他的作品显得技法娴熟自如,装饰趣味浓厚,显示了一种严谨、古朴、简洁、明快的美,洋溢着民族艺术的情趣。冯美庭女,1939年9月生,江西人,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擅长综合装饰,兼善古彩、青花釉里红。冯美庭创作的突出之处有三:一是在立足于本土艺术的基础上,力求把中外工艺美术设计的新观念、新技法融入于她自身的艺术实践之中;二是对高温色釉和色彩学等有较深造诣;三是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山花、林鸟、草木、游鱼、动物、果叶等,但取其神韵,不拘形似,写自然之灵性,正因为这样,她的作品便与众不同:纹样质朴清新,色块单纯明快,构图饱满秀挺,笔触细腻、灵巧洒脱,气韵生动,装饰性、图案性较强,光与色律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有一种物我相应,情、理、景妙合,灵动温馨的韵致。戚培才男,1939年9月生,江西赣县人,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任职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擅长手指瓷画。陶瓷手指画是用手指蘸陶瓷颜色在烧成后的白胎瓷上作装饰。瓷胎上作画与纸上作画大不相同;瓷器釉面光洁,不吸水,也不吸油,无弹性;颜色是用粘性很大的乳香油调制的,稀释剂是挥发性很大的樟脑油,容易渗开,樟脑油少了化不开,多了又渗化模糊,不清爽,颜色之间也不容易溶化。过去花叶明暗都是用笔漫漫洗染出来的,洗出的明暗往往比较生硬,色彩比较单调,费时而效果不佳。手指画有许多优点,首先用手指直接在瓷上画,更能得心应手,应用自如。另外,手指有压力,有弹性,有指纹,颜色干湿都能画,画出来的花叶、纹理十分美观,色彩变化自然,层次丰富。特别是表现花卉、水纹等效果颇佳,用笔是无法表达的。手指画表现手法新颖,艺术效果独特,画面生动,装饰效果好,风格别具。江联男1939年11月生,江西人,现为江西省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粉彩、青花。江联擅长粉彩花鸟、草木,于青花、新彩、综合装饰等亦有独特表现,尤善粉彩蝴蝶瓷艺创作。其作品是中国画和景德镇陶瓷名贵色釉和独有技巧相结合而成的典型之作,着意追求一种意在笔先、情景交融、气韵生动的国画意蕴,有着较高的品位和格调。侯一波男,1939年12月生,湖南人,195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为民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粉彩花鸟和写意青花创作。侯一波在大学就读和毕业后六年,曾得到景德镇诸多著名国画家和陶瓷美术家如胡献雅、刘雨岑、王步等的指导,影响了他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他的作品,着意表现花、鸟、虫、鱼、草木的情韵与神、秀,用笔工写兼备,笔法严谨而奔放,构图别具一格,设色明艳,形神俱妙,格调高雅俊秀,风格或清雅,或神秀,或古朴,或飘逸,表现了较高的审美品格。徐子印男,1940年1月生,江西人,196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陶瓷》杂志美术编辑、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现代陶瓷山水画,兼工国画。他的山水瓷画,充分吸收中国画、西画和装饰画的特长,充分挖掘和裸露材质(泥性和釉色)的本身的审美潜能,形成一种尺幅千里、雄浑奇崛、山光水色绚丽多彩的画风。自然之元气,乡村之本色融会在艺术家对自然、对人生热烈的情怀之中,给人以一种气势雄放、情感热烈、色彩壮丽、意境奇秀的壮美审美感受。裴足喜男,1940年2月生,江西人,196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为民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颜色釉青花综合装饰。裴足喜的作品,以山水为题材,体现为三方面的特色:在艺术手法和格调方面,以其深厚的国画修养为依托;在工艺方面,他对窑变规律及其奇妙效果,心知神会,并从整体出发,利用各种釉料在高温中熔融时自然流动晕散所产生的变化,用精炼的笔法,用浓重而夸张的釉彩与大面积的空白形成强烈对比,产生了奇妙的艺术效果;在装饰技法技巧方面,他调度其娴熟的综合装饰特长,用花釉、红结晶釉、乌金釉、郎红釉等在坯胎上、青釉上、彩珠釉上或釉里红上,采用或填、或画、或刻等多种技法进行装饰,经高温烧成窑变成类似油画、水彩画般的艺术效果,色彩烂漫,韵味无穷。徐亚凤女,1940年4月生于景德镇,江西人,195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任职于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擅长粉彩花鸟,兼画人物、山水,对中国画亦有所长。徐亚凤出身于景德镇陶瓷世家,仰仗其精深的绘瓷功力,在创作中,揉进中国画用笔用墨之技巧、构图布局之章法和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之意境,追求意念、意象、造型、材质、色彩、神韵的浑然一体,作品笔触工细灵巧,造型秀丽新颖,意境娴雅脱俗,格调欢快热烈,受到世人的青睐。何叔水男,江西乐平市人。1940年5月出生于景德镇。现为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陶瓷粉彩和综合装饰。何叔水是一位著名的陶瓷美术家,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国画家。他绘画功力深厚,技艺全面,又师法自然,创作态度严谨。他的作品,既捕捉人物之精神,又能摄取自然之旨趣,颇有东方艺术的神韵。汪长序男,1940年8月生,江西乐平人。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陶瓷花卉、翎毛创作。他在陈设瓷的创作中是低温、高温,写意、工笔兼攻,既有笔意老辣、风格浑朴沉静、意态潇洒自然的各类高温釉彩作品,也不乏工整细致、秀丽典雅的釉上之作。他喜以荷、梅、木棉、牡丹、山茶、葡萄、枇把、丹枫和鹏、鹊、莺、鸡、苍鹰、鸱鸺等为表现对象,亦偶涉山石、溪瀑、疏林、人物之类。在表现中注意计白当黑,尤擅飞白和晕染效果的运用。他不仅能绘,亦谙工艺,善于配制色彩和釉料,运用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使作品增色。李进画名李峻,男,1940年生于江西石城,1955年进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学习陶瓷艺术。擅长人物,兼工花鸟、动物,现任职于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侯一波男,1939年12月生,湖南人,195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为民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粉彩花鸟和写意青花创作。侯一波在大学就读和毕业后六年,曾得到景德镇诸多著名国画家和陶瓷美术家如胡献雅、刘雨岑、王步等的指导,影响了他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他的作品,着意表现花、鸟、虫、鱼、草木的情韵与神、秀,用笔工写兼备,笔法严谨而奔放,构图别具一格,设色明艳,形神俱妙,格调高雅俊秀,风格或清雅,或神秀,或古朴,或飘逸,表现了较高的审美品格。徐子印男,1940年1月生,江西人,196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陶瓷》杂志美术编辑、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现代陶瓷山水画,兼工国画。他的山水瓷画,充分吸收中国画、西画和装饰画的特长,充分挖掘和裸露材质(泥性和釉色)的本身的审美潜能,形成一种尺幅千里、雄浑奇崛、山光水色绚丽多彩的画风。自然之元气,乡村之本色融会在艺术家对自然、对人生热烈的情怀之中,给人以种气势雄放、情感热烈、色彩壮丽、意境奇秀的壮美审美感受。裴足喜男,1940年2月生,江西人,196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为民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颜色釉青花综合装饰。裴足喜的作品,以山水为题材,体现为三方面的特色:在艺术手法和格调方面,以其深厚的国画修养为依托;在工艺方面,他对窑变规律及其奇妙效果,心知神会,并从整体出发,利用各种釉料在高温中熔融时自然流动晕散所产生的变化,用精炼的笔法,用浓重而夸张的釉彩与大面积的空白形成强烈对比,产生了奇妙的艺术效果;在装饰技法技巧方面,他调度其娴熟的综合装饰特长,用花釉、红结晶釉、乌金釉、郎红釉等在坯胎上、青釉上、彩珠釉上或釉里红上,采用或填、或画、或刻等多种技法进行装饰,经高温烧成窑变成类似油画、水彩画般的艺术效果,色彩烂漫,韵味无穷。徐亚凤女,1940年4月生于景德镇,江西人,195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任职于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擅长粉彩花鸟,兼画人物、山水,对中国画亦有所长。徐亚凤出身于景德镇陶瓷世家,仰仗其精深的绘瓷功力,在创作中,揉进中国画用笔用墨之技巧、构图布局之章法和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之意境,追求意念、意象、造型、材质、色彩、神韵的浑然一体,作品笔触工细灵巧,造型秀丽新颖,意境娴雅脱俗,格调欢快热烈,受到世人的青睐。何叔水男,江西乐平市人。1940年5月出生于景德镇。现为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陶瓷粉彩和综合装饰。何叔水是一位著名的陶瓷美术家,也是位颇有建树的国画家。他绘画功力深厚,技艺全面,又师法自然,创作态度严谨。他的作品,既捕捉人物之精神,又能摄取自然之旨趣,颇有东方艺术的神韵。汪长序男,1940年8月生,江西乐平人。195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陶瓷花卉、翎毛创作。他在陈设瓷的创作中是低温、高温,写意、工笔兼攻,既有笔意老辣、风格浑朴沉静、意态潇洒自然的各类高温釉彩作品,也不乏工整细致、秀丽典雅的釉上之作。他喜以荷、梅、木棉、牡丹、山茶、葡萄、枇杷、丹枫和鹂、鹊、莺、鸡、苍鹰、鸱鸺等为表现对象,亦偶涉山石、溪瀑、疏林、人物之类。在表现中注意计白当黑,尤擅飞白和晕染效果的运用。他不仅能绘,亦谙工艺,善于配制色彩和釉料,运用于自已的创作实践中,使作品增色。李进画名李峻,男,1940年生于江西行城,1955年进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学习陶瓷艺术。擅长人物,兼工花鸟、动物,现任职于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在艺术上,他得名师指点,但不囿于一门一派,而是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师法自然。李进熟谙线的表现力,以线造型、写意,运线疏密结合,主次分明,藏露相因,笔法简炼,造型形神兼备。在色彩处理方面以单纯、素雅为基本特色,并十分注重瓷质和釉彩本身的色感及其表现力,使赋色与瓷质及釉面相映生辉,从而体现和突出陶瓷美术融材质美、工艺美、技巧美、艺术美于一体的艺术特质。李进的作品,艺术格调与品位很高,他反对喧闹、繁琐、形似浅直和程式化,而追求作品的精神内涵、意境和画尽意不尽的含蓄美,注重作品的内在意蕴。因此,他的作品以格调高雅、寓意深刻、笔法精炼、人物形象形神兼备为特色,颇受世人称道。曾维开男,1941年1月生,广东人,196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陶瓷雕塑和陶瓷器型、画面设计,尤善半刀泥刻花,对陶瓷色釉的研究有较深造诣。曾维开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师古而不泥古,求新而不媚新,在继承传统工艺和技法的基础上,捕捉时代气息,而且,将堆雕、圆雕、镂雕、捏雕的雕塑艺术语言融汇于陶瓷器皿的造型和画面设计之中,将色釉研究的独特心得运用于创作之中,使其作品突破了传统的型态格局:他追求触笔成趣、偶然天成的艺术风格,用笔纵逸而曲尽其妙,以笔势取气,以釉色取韵,以造型求格,显得新颖独特,异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他有多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熊钢如男,1941年2月生,江西人,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任职于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擅长陶瓷雕塑,兼工中国画,于青花、色釉、新彩,综合装饰均有所长,且成就不凡。熊钢如大学时习瓷雕专业,曾在瓷雕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当他转入瓷画创作时,便自觉不自觉地将雕塑经验与素养渗透于创作中。他为人大气,对中国画笔墨精神领悟甚深,对陶瓷工艺亦了如指掌,他同时还是一个理论家。因此,他的作品自然不同凡响,立意深远,内涵深邃,以简驭繁,用笔老辣,墨色凝重,气势雄浑,在工艺美术的品格中渗入文人画的笔韵墨趣,使其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品格和欣赏、珍藏价值。陈秀雅女,1941年3月生,浙江人,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为民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粉彩花鸟、陶瓷造型设计。陈秀雅从事陶瓷造型设计和画面设计,已历30个春秋,是一位享有一定声望的女陶瓷美术家。她的作品,既秀且雅,形象生动,手法细腻,设色柔美,粉彩新彩颜料兼用,丰润秀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节奏感、韵律感。徐庆庚男,1941年8月生,江西人,196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任职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擅长粉彩、青花和色釉装饰。徐庆庚致力于粉彩、青花和色釉装饰等艺术瓷的研究和创作,以擅长人物和风景而著称。他爱好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并善于从自然、生活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美,并给以独特的审美表现。其作品,精于构思,巧于构图,善于因材施艺,工于用环境、气势等来渲染、烘托主体,行笔严谨而流畅,画风苍劲浑厚,色彩于变化中求统一,作品充满着诗情画意,格调高雅朴拙,写实与写意、装饰性与表现性融为一体,显示了扎实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任瑞华男,1941年10月生,江西人,1960年毕业于江西省师范学院艺术系,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副教授,擅长青花、新彩、色釉和综合装饰。任瑞华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语汇:强调表现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和思考,在表现对象的本质的基础上,着重于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对象的内在精神,作品带有抒情性、表现性,以“无声的诗,情感的激动”(钱绍武语)而享誉艺坛。余乐坚男,原籍江西省都昌县念弯,1941年所总工艺美术师。刘平是著名陶瓷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的刘雨岑先生的后人,师承父亲,得其“水点桃花”技法之真传,又不拘于一家一派,广采博收,自成一家,既师承传统,又自运新意,显示出一种洒脱、秀雅、新颖、独特的艺术个性。刘平擅长花鸟画创作,熟谙陶瓷装饰和生产工艺,突破传统洗染技法的局限,创造性地运用浓淡色料的自然融合,使色料和瓷质相映成趣;他还巧妙地运用洁白的瓷面来突出陶瓷的材质美,以工笔兼写意为主要表现手法,疏密相间,虚实相映,动静相谐,画、题、书、印四位一体,为花鸟传神写意,赋草木以情性,风格秀丽清雅,以寓心之高洁。李菊生男,1944年9月生,江西人,1968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教授,擅长人物瓷画创作,兼善山水、花鸟瓷画,其油画亦有较高造诣。李菊生陶瓷美术作品既汲取了东方文化艺术的精髓,又借鉴了西方传统和现代美术技法,以变形、概括、提炼、抽象的艺术语言,创造含蓄、朦胧、淡泊、幽远、空灵的艺术意境,呈现出一种构图气势恢宏,用笔潇洒豪放,画面清新隽永的画风。张正海男,1945年1月生,江西人,景德镇市政府1994年10月授予他“陶瓷世家”的光荣称号,现为景德镇雕塑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镂雕、捏雕。张正海出身于陶瓷镂雕世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有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细腻、精巧、逼真、典型的艺术风格,创作了一批被誉为“国宝”的镂、捏雕作品,其技艺亦获得“技参造化之功,巧夺天公之妙”的赞誉。他的镂、捏雕作品主要分为两类:龙舟和花筛、亭台楼阁。每一类都有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名作留传于世。张正海近年来亦涉足于圆雕及色泥创作、捏雕高温色釉装饰。李松泉男,江西南昌人,1945年5月出生于景德镇,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任职于景德镇壁画公司,擅长动物,兼长人物。李松泉的陶瓷艺术作品,善于运用国画和西洋画技法来表现审美意象。其作品构思新奇美妙,构图不拘成法,善于处理光与影、明与暗、形与神、动与静等方面的关系,手法细腻传神,设色切合环境和审美意象之特性,风格清雅、活泼,饶有情趣。舒惠娟女,1945年6月生,江西人,196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色釉、综合装饰。她的色釉类作品,大多突出色釉的质地美,单纯、活泼的纹饰与含蓄、凝重的颜色釉浑然一体,形成种质朴、大方、新奇的艺术风格。她很擅长于仕女题材的创作,其所绘仕女,身材颀长,姿容娇媚,神气可人,灵气逼人,颇具东方女性的情态,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谢本贵男,1945年生,江西于都人,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任职于陶瓷进出口公司,擅长釉下、釉上彩创作,尤以画马著称。他的作品,与众不同,善于吸收和运用西洋画的技法、技巧,并融会于瓷绘技巧、技法之中,使其作品既有民族艺术的审美底蕴,又有着西洋画的美学品格,在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同时,注重意象的质感、明暗的描绘,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性,颇富审美魅力。陆军男,1948年生,上海市人。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该系副教授,擅长釉下彩、雕塑和中国画。陆军的作品以童子为题材,在人们面前展现纯洁、高雅、飘逸、美丽的艺术世界。在这里,一切都是美的;景美,人美,意境美,既使人赏心悦目,也使人超然神往。自然环境的清雅浓郁与人物高雅飘逸的情趣统一、自然、和谐,使观赏者顿觉一股逸气自胸中溢出,喧噪的尘世,烦杂的思绪,荣辱得失之心,在瞬间消失殆尽。这是陆军童子瓷画独特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之所在。余自乐男,1949年生,安徽省六安市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副教授,山水画家,聘请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画。他以一个专业画家的眼光审视景德镇各代陶瓷艺术,探索陶瓷媒介的审美属性及其表现力,并以国画技法入瓷。其瓷绘作品,构图奇特,注重平中见奇,小中见大,气势雄浑,风格豪放,颇具文人画风神。朱正荣男,1951年生,江苏人,197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综合装饰。朱正荣的陶瓷艺术作品,以表现大自然中小鸡、小熊和松鼠见长。他善于抓住它们各自最具审美表现力的特征,着意表现细节或者动作瞬间,以表现它们各自具有的特定情趣,让观赏者感觉到一种盎然的情趣、活泼的情调、清纯的山林之气和感受到稚嫩的小生命的可爱。他的这类作品,用笔轻松活泼,构图别出心裁,赋色浓淡相宜,格调朴实自然,做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景德镇独辟蹊径,自开新貌,难能可贵。黄水泉男,1953年9月生,江西人,197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日用陶瓷设计和综合装饰。黄水泉在较长时期内,从事日用陶瓷的创作和设计工作,推出了一批颇有创意、纹样精致、色彩淡雅、风格清丽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景德镇地方特色。他的陶瓷艺术作品,诗意盎然,气韵生动,秀丽清雅。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注重造型、设色、意象的统一,以虚衬实,以动显静,布局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手法于严谨中透活泼,于精巧中透自然。欣赏他的作品莫不感觉到一股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乡情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王采男,1953年11月生,安徽人,198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江两省陶瓷研究所工艺美术师,擅长青花、综合装饰。王采出生于景德镇著名的陶瓷世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儿子。擅长人物题材的创作,作品多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人物以及古代仕女人物,在构思、构图和布局方面,善于因题材和创作意念的不同,把器型、画面和装饰材料的质地作整体考虑,追求一种统一和谐和完美的艺术效果。他的作品,内容充实,层次丰富,构图完整,手法细腻,设色华丽,富有装饰性和形式感,富有芬香扑鼻的古老东方艺术情调。何炳钦男,1955年9月生,江西景德镇人,198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该系副教授,擅长综合装饰和陶艺。其作品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尽管其作品取材不外乎草木、山水、飞禽、走兽、日、月等普通物象,但由于他善于吸收古今中外各门各派艺术之长,尤其是善于吸收中国传统刻划花和色釉装饰艺术的精华,又开拓性地发展了刻划花和色釉装饰的艺术语言,使它们获得了新的生命。他的刻花艺术语言可以称之为“多彩刻划装饰”。作者根据自己审美创作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刻、划、剔、篦等技法,自由地调度各具审美特质的红、黄、绿、蓝、紫、灰等色彩,这就使得他的作品有着传统装饰艺术的魅力,又有着现代构成的韵味。赖德全男,1955年生,江西人,198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现为江西省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色釉、粉彩、新彩和综合装饰。他的色釉综合装饰作品,突破了景德镇陶瓷装饰的传统模式,以高温窑变,裸露材质和色釉的肌理效果,以虚实相生、动静相衬的装饰手法,斑斓而有序的色彩组合,表现朦胧幽静的山村的美,有着强烈的乡土气息。他首创的釉上珍珠彩装饰手法,借助各种釉料的特性和流动规律,发挥材质本身的审美特征,借料生情,表现和展示审美对象的美。这类作品,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技巧的运用娴熟自然,色料的驾驭得心应手,营造了一种悠然、恬适、色彩斑斓、情趣浓郁的艺术境界,丰富了陶瓷美术的艺术语言,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杨冰女,1957年2月生,江西人,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该系讲师,擅长雕塑、版画,尤以无光黑刻瓷著称。杨冰依托其研习版画而形成简练的造型技法,依托其对陶瓷材质和工艺的熟练掌握以及对雕塑的体态感与整体感的领悟,采用传统铁线雕刻、黑白对比的技法,以瓷质材料代替木质材料,一反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以白瓷的本色作底的常规,采用无光黑釉装饰,造成大黑大白的强烈对比,以细腻娴熟的刀法,简洁流畅的线条,以夸张、虚实结合,舍形取神等表现手法,创造出颇具东方艺术审美特征的刻瓷佳作,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特征和占朴、厚重、典雅的审美品格。涂翼报男,江西修水人,1957年8月生,197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任职于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擅长刻花和釉上水仙花题材的创作。涂翼报既受过陶瓷美术的专业教育,得到名家真传,又经过几年陶瓷进出口业务的锻炼,他的作品,融艺术功力和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于一体,构图简洁,色彩明快,格调清雅,有一种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宁勤征男,1957年8月生于景德镇,1984年7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景德镇陶瓷馆现代陶瓷艺术室工艺美术师,擅长综合装饰和刷花山水瓷画。宁勤征的刷花瓷艺,继承了传统,尤其是师法了景德镇刷花名师陈先水以刷为主、以画为辅的刷花技法,加以发展创新,形成自己刷花的独特风格。他的刷花,不限于翎毛、花卉等传统题材,而是拓宽到山水风光领域,充分利用筛网刷色的特异技能,表现自然山水的神奇、雄伟、瑰丽,将西方艺术的写实和东方艺术的写意结合起来,使其作品既有两方油画的艺术效果、现代装饰艺术的视觉冲击力和联想效果,又具有中国画的神韵,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和独特的美学意蕴。赵明生男,1957年出生,浙江人,妈8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专业,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粉彩、综合装饰。赵明生出生于景德镇陶瓷美术世家。他的视野开阔,涉及面较广,于粉彩、新彩、墨彩、综合装饰等均有探讨,于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均有所精。他的人物瓷画,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以工写结合、夸张变形等艺术处理手法,运用陶瓷装饰性语言,进行艺术再创造,形成文雅古朴、工致清新、器型与画面珠联璧合的艺术风格,给观赏者新颖独创之感,展示了广阔的联想空间。他的山水瓷画,多取材于大自然。他注重向自然学习,从自然中感受自然之魂与天地之灵以及生命之光,并形之于笔端。这样,就使他的山水作品透露出自然的灵气与清纯,以灵秀、新奇和谐的美奉献于人间。李文跃男,1958年8月22日生于景德镇,江西人,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现为景德镇艺术瓷厂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墨彩描金和综合装饰。李文跃的瓷艺,多以历史故事、仙佛人物为题材,以中国画技法为主,引入瓷像画和西洋画的表现技法,作品融诗情、画意、印趣于一体,显得古朴奇拙,典雅吉祥,富有浓郁的民族情趣。唐得贵男,1958年生于江西景德镇,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现为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艺美术师,擅长民间青花和陶艺创作。他深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熏陶。远古艺术的神奇,秦汉艺术的浑雄,魏晋艺术的飘逸,唐代艺术的风华,宋元艺术的清秀,明清艺术的情韵,以及各种瑰丽斑斓、浑朴古拙的民族、民间艺术,如画像砖、刺绣、瓦当、漆绘、敦煌壁画、民间青花等,都使他醉心。他在其中含英咀华,汲取艺术灵感。他充分运用景德镇丰富多彩的陶瓷装饰技法,调度各种艺术手段,进行艺术创造。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明显地感觉到民族民间艺术的神韵、格调和灵魂,同时又可见到一种强烈的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既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又倍觉新颖独特,其奥秘便是以传统为本,以装饰出新。张健夫男,1959年生,江西省波阳县人,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设计班,现为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艺美术师。他擅长于民间青花及粉彩花鸟、人物、山水等釉上装饰。张健夫家学渊源深厚,祖辈和父辈均为陶瓷美术名家,各有绝技在身,他自小耳濡目染所获良多;少时又师从陶瓷美术家张景寿学艺,从而奠定了深厚的传统瓷绘艺术功底。尔后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学习,使他对陶瓷工艺美术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艺术观念融入到现代艺术的审美观念中,从而使其艺术追求获得新的提升。他的作品既有民族艺术的底蕴又有西方艺术特色;既得传统艺术的精髓,又得现代艺术形式美之精华,其作品融国画美、装饰美于一体,赋予陶瓷工艺美术以更大的艺术含量:意象裁度大胆泼辣,构图布局匠心独运,用笔洒脱粗犷,赋色朴素大方,造型简练传神,风格清雅脱俗,表现出一种鲜明的艺术个性。胡景文男,1959年生,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现为江西陶瓷学校陶瓷美术设计专业讲师,擅长陶瓷美术设计。胡景文以青年人的朝气和艺术创造者的气度,广泛汲取传统和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与技巧,摒弃对自然的苍白摹写,从复杂的自然物象中寻求其内在的品格,通过媒体材料的属性如泥性、釉性等,充分展示工艺过程留下的自然纹路,以裸露材质和自然物象固有的肌理、纹路与色泽,从而传达出审美对象的美学旨趣。他的作品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鲜活、洒脱、新颖。徐硕女,1960年3月出生于景德镇市,江西东乡人,1981年毕业于景德镇市职工大学美术专业,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徐硕近年的作品新颖脱俗,色彩素雅清淡,用笔大胆泼辣而又显示细腻温柔。而且,善于将多种手法有机地熔合在一件作品上,重视造型与装饰材质的开发,追求其完美结合,显示出清新脱俗、情韵深婉的艺术风格。黄焕义男,1960年11月生,江西人,1985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该系讲师,擅长综合装饰和现代陶艺。黄焕义陶瓷艺术作品主要特点为:造型带有抽象性和不规范性,充分体现陶瓷本身的特性,即可塑性、泥性、材质、肌理,集中表现现代陶艺的基本要素:意念、造型、色彩和质地;陶与瓷相结合,把瓷嵌在陶钵上,以陶为造型,绘瓷作点缀,一粗一细,相互衬托,把传统的装饰手法与现代陶艺相结合,使人们领略到陶的粗犷时,又感受到瓷的细腻,在品味现代陶艺造型的韵味时,又会想起悠远的制瓷文明历史;把具象的自然景观和抽象的符号融会一体,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张力。其作品,做到了民族特色和现代陶艺观念的结合,既让人发思古之悠情,又感受到当代艺术理念的美妙。喻冬华男,1961年1月出生于江西南昌,1982到1984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深造,受到名家指教,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工艺美术师,擅长刷花和中国画。喻冬华尽管年轻,但他的艺术功力、艺术成就已得到行家和国内外收藏家的广泛认同,他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令人感佩。他技艺全面,尤善长于刷花瓷艺。他的刷花艺术,兼用中国画的用笔和海派艺术的设色和光影关系处理之所长,在陶瓷上展现自己的审美意象,瓷艺与绘画艺术在艺术家的手中得到完美的统一,作品既有传统艺术的意蕴,更具艺术创新的独特韵致,其新奇美妙的审美魅力,每每令观赏者赞叹不已。宁钢男,1961年2月生,江西人,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该系副教授,擅长综合装饰。宁钢的独特之处在于:挚爱着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并吮吸其乳汁,以浇灌他的闪烁着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灵性和意蕴的艺术之花,他向民间艺术如皮影、剪纸、砖刻、木版画、年画等学习,并把它们与陶瓷工艺、材质和技法相结合,进行个性化的审美创造,因而,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间装饰艺术特征,散发着乡音的芬芳,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创造出一种质朴清新、瑰丽多姿、旨远情深的艺术意境,渲溢出民族文化艺术的情趣和魅力。邱含男,江西临川人,1961年生,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现为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艺美术师,擅长民间青花和现代陶艺。邱含的陶瓷作品,来自于传统,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心灵,他借用中国画和民间青花写意技法,不拘泥于形似和成规,于法度中求变化,于常理中寓新意,信笔挥洒而又不逾规矩,显示出一种自由、潇洒的气度。刘传男,1962年2月生,江西人,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专业,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青花、新彩和现代陶艺。他的作品以青花釉里红、新彩和综合装饰、现代陶艺为多,表现的题材多为山水、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当然也包括现代题材。在艺术风格方面,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朴素美的追求,表现一种娱情田园、返朴归真的审美情感,带有意味悠长的抒情性,有着鲜明的民族审美特性;二是对内涵哲理美的追求,表现一种对人生、社会、自然、历史、文化、宇宙的思考和感悟的智慧火花,在构思、造型、技法、施色和风格方面突破传统框框,以一种残缺而完美,似无序而有序、似平淡而浑厚、似人为而天成的审美形象而给人以新奇、含蓄、凝重的审美感受。赵紫云女,1962年4月生,浙江人,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专业,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仕女人物,兼工花鸟、山水。赵紫云其父赵惠民为景德镇著名的陶瓷美术家,赵紫云深受其父影响,但又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她笔下的仕女,既工整浓丽,又纤巧俊美,人物形象形体柔美,仪态端庄,神情雅致,风韵可人。在表现手法方面,线条秀劲细丽,施色艳丽温润,构图大方得体,法度严谨而细腻,风格婉约雅丽。陈敏男,江西余江人,1962年10月生,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现为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艺美术师,擅长婴戏题材的创作。陈敏婴戏题材的作品,粗看似乎似曾相识,细品则新颖别致,别具意趣,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天真可爱的童子形象。另外,陈敏非常讲究构图和材质的运用,因器型、材质的不同而赋予相应的造型,使其婴戏系列作品形成节奏鲜明,韵律生动的审美气象。陈敏在表现这些童子时,并不是毫无创造地临摹,而是结合其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受进行创作,并在作品中灌注自己追求童真童趣的强烈感情,这样,就使其作品显示出一种洒脱、自然、热烈的审美风姿。刘少倩男,江西人,1962年12月生于景德镇,198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现为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工艺美术师,专攻造型设计和陶瓷装饰艺术。刘少倩的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从题材的选择到装饰的运用,从作品的色彩到艺术风格,都不让人感觉到故弄玄虚和卖弄技巧,而是让人感觉到实实在在,并使人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感觉到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刘少倩的作品,多以农村的丰收景象和大自然中的花卉、鸟类为题材,并多以新彩、青花斗彩和色釉为装饰,在虚实、动静、对比等艺术节奏中,让人感觉到清新扑面、生机勃勃,激发观赏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王淑凝女,江西浮梁人,1962年生,198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现为景德镇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王淑凝出生于景德镇陶瓷美术世家,其父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她受家庭影响,走上陶瓷美术创作之路,具有不俗的表现。她的作品路数,不限于人物,拓宽到山水、翎毛。她以人物为题材的作品,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典型艺术形象为素材,借用国画、年画、装饰绘画等艺术形式,以细腻的笔触,艳丽热闹的色彩,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其审美情感。她的山水、翎毛类作品,讲究构图、用笔和意境,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李美珍女,江西都昌人,1963年3月生,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现为景德镇陶瓷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工笔人物和山水。李美珍的人物瓷画与众不同。她多以富有情节性的戏剧性的人物为题材,借助色釉和瓷胎的质感来表现人物,烘托环境,兼用青花、新彩、粉彩等色釉及技法,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情境。李美珍对花似乎有着特殊的钟爱之情,她每每选择盛开的花卉作为创作题材,并在装饰技法上别出心裁,写实与抽象结合,工笔与写意并用,使其审美形象既有写实的底蕴,更有表现的韵味,洋溢着生命力的情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傅国胜男,1963年生于景德镇,198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现为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工艺美术师,擅长青花。傅国胜在艺术上,深受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先生的影响,于青花、新彩、粉彩、半刀泥刻花、综合装饰等都有一定成就,对各种釉、料的配制也颇有经验。他以娴熟的技法创作设计的作品,构思巧妙,笔法灵巧,意象清新,气韵生动,充满着生命的情趣和活力。曾亚林男,1964年出生于景德镇,广东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现为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工艺美术师,擅长陶瓷雕塑和陶瓷装饰设计。曾亚林在艺术上,受到其父高级工艺美术师曾维开先生的影响,但又有独特性创造。他的陶瓷雕塑作品,以表现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为主,兼及现实题材。他十分注重以色釉来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主题,使他的作品既显得洗炼,又显得色彩斑斓,给欣赏者留下极为醒目而深刻的印象。其陶瓷装饰作品,主要以山水为题材,借助于色釉的肌理效果和色泽的自然变化来表现江南习俗、风貌及其情趣,作品具有浓郁的江南情调和诗情画意。祝正茂男,1965年11月出生,江西玉山人,199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执教于江西省陶瓷学校美术专业。他的作品,以新奇的造型,独特的技法,厚重的历史文化蕴涵,深刻的寓意,使欣赏者惊叹!作品意象的简洁,技法的独特,深刻而昂扬的立意,莫不使人叹服!李磊颖女,浙江桐乡市人,1966年生,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本科,现任教于该院美术系。作品以婴戏、仕女见长。李磊颖的仕女画,取唐代仕女画的神韵,以自己独具的慧眼和艺术技巧,借助于陶瓷的材质、器型和色彩,表现其独到的艺术发现;作品的构图、造型与赋彩,既讲究国画的技法,更讲究图案装饰美术的技巧,因此,其作品便兼有国画美和装饰美的特色。她的作品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有国画笔法,表现人物的动作与风度,那娴雅的神态、柔丽的情思、丰腴的体态、高雅的举止,使唐代仕女的绰约风姿生动传神。作品浓而不艳,甜而不腻,香而不俗,深得高雅之旨韵。王爱红女,1967年4月生,山东人,199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为该系教师,擅长釉下彩和颜色釉综合装饰。王爱红的作品可分为两种风格:一种是“洋”味浓郁的作品。这是作者吸收和接受现代艺术潮流的产物。这一类作品,没有具体内容,没有特定的情节,而是用宽窄不同、交错起伏、大小不一的色块组成画面,在块面与块面之间的空白处,画上长短、粗细不同的线条与色点,构成画面的节奏感、韵律感,用以表达扑朔迷离、不可言喻而可心会的柔美情绪,有着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另一类风格是“土”味十足的作品,这一类作品是作者借鉴民族民间艺术如剪纸、年画等的艺术形式,表现颇具乡土风味的题材,如牧童、风俗题材。由于作者融注于其中炽热的热爱乡土之情和有着较强的主观意识表现,使观赏者产生回归自然的审美感情。周芳女,湖南人,1973年出生于景德镇,199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工作于该系。周芳为著名陶瓷艺术家周国桢教授之女,受父亲的影响走上陶瓷艺术创作之路。她的作品多以花卉、儿童、鱼为题材,以细腻的笔触,灵巧的构思,淡雅的赋色,表现其充满稚趣、纯朴欢乐的情感。她吸收了年画、装饰绘画和其他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行独特性的艺术创造,使其作品兼有文人艺术的特色与民间艺术的韵味,风格清新质朴,格调明快,情趣盎然。熊婕女,原籍江西省丰城市,1974年生,现在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设计。熊婕自幼在父熊汉中的指教下,耳濡目染,潜心学艺。熊婕于1994年考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装璜系,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训练。在陶瓷美术创作设计中,熊婕致力于自己的艺术表现技法,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山水、花鸟为主项,用中国画的笔意、技法去绘制陶瓷美术作品,有时还在作品中大胆渗入抽象的旨意,创作出幅幅简洁清新、素雅秀丽、情趣天然、广为各方人士喜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