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序
第一章 挺进东北先遣军
一、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
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无条件投降。李运昌从广播
中受命,冀热辽部队会合苏军一举攻克山海关
二、曾克林率部乘火车冒闯沈阳城,“老大哥”剑拔弩
张,如临大敌。曾克林、唐凯晓之以理,卡夫通无
言以对。市民欢呼雷动,笑迎子弟兵
三、曾克林飞赴延安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方面了解
东北情况后,决定确立新的战略方针:“向北推进,
向南防御”。彭真、陈云、伍修权等受命前往东北,
乘坐的飞机途中发生故障,险些罹难。挺进东北的
部队,队伍不断壮大
第二章 争霸关东的预赛
四、十万大军下关东,各路疾驰。老搭档奉命奔赴黑土
地—— 罗荣桓抱病滦家口渡海;林彪途中险失爱
女,辗转赴关外
五、蒋介石抢占东北,处心积虑。国民党“接收大员”
粉墨登场,抢戴乌纱帽。熊式辉、蒋经国去长春碰
了一鼻子灰。杜聿明在营口遭奚落,撞了南墙
六、杜聿明率精兵,大举进攻山海关。守城将士顽强抵
抗,“国门”御敌,众寡悬殊,被迫撤离,一步三回
首。敌决速攻锦,再次得逞。周家美依依难舍,率
部转移
第三章 且战且退 边谈边打
七、杜聿明部突破山海关。林彪审时度势,避免仓促应
战。各路大军相继进抵东北,“新兵新枪,老兵老
枪”矛盾突出。东北局决定新老部队合编,罗荣桓
大讲团结,“把巴掌握成拳头”
八、自治军正在剿灭匪患,安定后方,国共和谈又骤然
升温。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作出重大让
步,签定《双十协定》。杜鲁门敦请刚刚退役的五星
上将马歇尔出山,飞往中国调停。中共曾考虑把中
央东迁到淮阴;毛泽东也声言准备到南京政府当委
员
九、国共双方虽然达成《停战协定》, 但是蒋介石却声
言东北例外。杜聿明调兵遣将,继续进攻。林彪在
秀水河子摆下战场,歼敌一个团及一个营,打了一
个成功的歼灭战
十、南满军区第3和第4纵队初次接触国民党“王牌”
新6军;虽然在外围成排成连成营地歼灭敌人,但
攻打辽中等地的核心战斗,却都“煮了夹生饭”
第四章 三保本溪 二战四平
十一、国民党以接收东北主权为由,拒不接受调处和
平。东北民主联军只能用战争制止战争,以鲜血
和生命捍卫和平。南保本溪,中守四平,北夺齐
齐哈尔、哈尔滨
十二、国民党71军在大洼吃了亏,再不敢迂回冒进,紧
紧靠拢新1军,互相策应,正面强攻。民主联军
由运动防御转为固守硬顶,沭浴铁火,反复冲杀,
为争取和平谈判的有利地位,血战四平街
十三、林彪策划开辟第二战场,调兵北上;杜聿明乘势
声北击南,突破本溪。而后敌军转兵北上,直逼
四平城下,苦战之后,敌攻占城防要点,形势危
殆,林彪断然实施撤退
第五章 北退南攻 遥相策应
十四、林、彭、罗聚会范家屯,决定放弃长春,退兵松
花江北。南满军区乘敌分散,发起鞍海战役,歼
敌184师一部,该师主力被迫起义
十五、参加四平保卫战的部队,按“东总”的部署分路
撤退,逐步摆脱被动局面,在黑石镇、拉法、新
站连杀回马枪,扼制了国民党军的疯狂冒进
十六、千里大撤退,全军需有正确认识;东北根据地建
设迫在眉睫;中央适时对东北局领导重新进行分
工
第六章 停战大休整
十七、停战、休整,东北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分析形
势,总结经验,明确任务,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结
合东北实际情况,制定了统一思想,夺取胜利的
《七七决议》
十八、利用停战,抽调主力部队剿灭土匪,发动群众,
扳倒了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和孙荣久“四大
旗杆”,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建成巩
固的根据地,使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站稳了脚
跟
十九 补充整编部队,进行军政训练,3纵7师率先开
展了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阶级教育;
陈云、罗荣桓指出:“这是部队教育的方向”;毛
主席也高兴地说:“我们从苏区起,就想找到一
个教育俘虏兵的好形式,这次……把这个问题
解决了
第七章 调动敌军“南攻北守”
二十、东北战场重开战事,国民党军矛头直指北满。民
主联军辽东3纵奉命攻打西丰县城,在南满敌人
后院放了一把火,迫敌改变“先南后北,北守南
攻”
二十一、第4纵队退守新开岭,占据地利,布下口袋阵,
以八个团的兵力,全部歼灭了号称“千里驹”的
敌25师,狠煞了敌人的气焰
二十二、七道江会议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陈云拍板:
坚持南满,保卫临江;肖劲光决策:4纵插入
敌后,3纵正面防御
第八章 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
二十三、民主联军北满主力一下江南,东北战场形成南
拉北打的战局。南满肖劲光亲临战地排兵布
阵,3纵队正面防御奋勇扬威;高丽城子陈林
达侥幸漏网,三源浦张勋意外就擒
二十四、杜聿明亲赴通化指挥蒋军再犯临江,民主联军
三保临江,两下江南,南打北拉,两面夹击,打
得敌人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国民党军谎报德
惠大捷,杜聿明过农安险些落难
二十五、松开江解冻开江,杜聿明趁势出兵,拼凑了十
一个师的十九个团再犯临江。韩先楚临阵挂
帅,巧布战阵,牵牛顶牛,一举歼敌89师和
162团 (350)
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