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篇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第一章 银行体系的重新建立
第一节 信贷基金的差额包干制
一“差额包干”之前的情况
二“差额包干”体制的提出和内容
三“差额包干”的弊端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组织创新
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的诞生
第四节 其他领域改革的突破
一 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扩大银行贷款范围
二 开始利用外资搞建设
三 开放商业信用
四 承认货币市场的存在
第二章 金融体系的迅速发展
第一节 银行资金管理体制向实贷实存的转变
第二节 货币管理的发展
一1984年~1988年的货币政策实施
二1988年下半年到1992年的货币政策
第三节 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的建立与发展
一 信贷计划
二 中央银行贷款
三 存款准备金(率)
四 利率政策
五 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节 转换银行经营机制的尝试
一 划分信贷基金 自主经营
二 扩大基层经营单位自主权
三 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四 建立经济责任制
第五节 金融市场的兴起
一 同业拆借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二 股票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三 债券市场不断扩大
第六节 外汇体制改革的发展
一 建立健全外汇管理机构 完善外汇管理的立法和制度
二 改革外汇分配制度 实行外汇留成办法
三 外汇调剂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四 积极利用外资 加强外债管理
五 人民币汇价改革
六 发展对外金融关系,开展国际间合作
第三章 改革的全面推进与进入实质性阶段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的改革
一 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
二 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
第二节 外汇体制改革中的外汇政策与人民币政策协调问题
一 1994年以来外汇体制改革背景与基本过程
二 外汇政策与人民币政策协调问题与深化改革
第三节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
第四节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
一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
二 商业银行不良资金问题
三 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政策措施
四 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配套措施
第五节 合作金融的组织和建设
一 城市合作金融改革方案
二 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思路
第六节 对未来几年金融体制改革难点问题的理论分析
一 中央银行体制改革
二 货币政策体系的改革
三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
四 其他商业银行的发展
五 政策性银行的发展
六 外汇改革
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年度表
第二篇 中央银行体制改革
第一章 中央银行体制改革概论
第一节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 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银行
二 新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三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改革
一 市场金融体制——中央银行的模式
二 市场金融体制中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
三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
第三节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制度选择
一 中央银行的规模选择
二 中央银行的行为选择
第四节 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 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比较
二 建立我国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
第二章 转换中央银行职能
第一节 中央银行职能概述
一 中央银行的一般职能
二 我国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职能的转移
一 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
二 我国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
三 强化中央银行的领导与管理职能
四 强化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的职能
五 强化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六 强化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
第三节 加强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职能
一 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化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必要性
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的内容
三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的运行
四 强化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职能的途径
第四节 加强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调查与分析职能
一 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调查职能
二 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分析职能
第三章 中央银行机构改革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
一 中央银行的领导机构
二 货币政策委员会
三 我国中央银行内设机构
第二节 健全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
一 中央银行组织机构职能化
二 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设置的经济区域化
三 明确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深化中央银行人事体制的改革
一 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
二 人事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 人事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四 人事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五 推进中央银行行员的目标管理
第四节 加强中央银行队伍建设
一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二 加强行员队伍综合建设
三 加强制度建设
四 加强职工政治思想教育
第四章 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
第一节 货币政策体系概述
一 货币政策的内容
二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三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四 货币政策配套的其他政策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
一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历史沿革
二 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几种观点
三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依据
四 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定
一 选择中介指标的五个标准
二 目前较有影响的五种中介指标
三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第四节 改革和完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 货币政策工具的一般知识
二 我国中央银行直接信用控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
三 我国中央银行间接信用控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
四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五 完善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五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
一 货币政策传递机制概述
二 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作用过程
三 体制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第六节 经济转型中的通货膨胀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
一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化与超量货币供应
二 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三 货币控制的风险和公共选择
第五章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第一节 金融法概述
一 金融法的概念
二 金融法在经济法中的地位
三 金融法的基本内容
四 金融法的作用
第二节 金融法的历史沿革
一 金融、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
二 金融法的产生与发展
三 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体制及立法态势
四 古代及近代中国的金融和金融法规
第三节 金融法律关系及其保护
一 金融法律关系
二 金融法律关系的保护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法规体系
一 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二 社会主义金融法制的建设和发展
三 社会主义金融法的立法原则
四 中央银行行为的法制化
第六章 强化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一 金融监管的涵义
二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意义
三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对象
四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目标
五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实施方法
六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
第二节 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一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监管的目标及必要性
二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监管的原则及方法
三 我国金融机构的类型及其监管特点
四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监管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 强化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的监管
二 强化中央银行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第四节 强化中央银行信贷资金的监管
一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二 强化中央银行的贷款监管
三 强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监管
第五节 强化中央银行对社会集资的监管
一 中央银行对社会集资监管的目的和意义
二 中央银行对社会集资监管的对象和内容
三 中央银行对社会集资监管的法律依据
第六节 强化中央银行的外汇监管
一 中央银行外汇监管概述
二 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外汇的监管
三 强化中央银行对汇率的监管
四 强化中央银行对银行结售汇和外汇交易市场的监管
五 强化中央银行对外汇储备的监管
六 强化中央银行对外债的监管
第七节 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稽核职能
一 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概述
二 我国金融稽核的发展历程
三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职能与作用
四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程序
五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对象和内容
六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稽核和其他监督部门的关系
七 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稽核评级
第八节 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监管
一 金融风险的含义
二 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
三 金融风险的危害及表现
四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
五 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的处理及化解风险的措施
六 金融诈骗及其防范
第九节 健全和完善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系
一 建立一个权威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二 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操作体系
三 加强法制建设 提高银行监管人员素质
第七章 中央银行财务制度改革
第一节 我国中央银行财务制度改革的概述
一 中央银行财务管理的涵义及其管理方法
二 中央银行的财务管理体制
三 中央银行财务管理范围
四 中央银行的财务报告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财务预算制度改革
一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简介
二 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第三节 深化中央银行会计结算制度改革
一 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计划
二 中央银行的会计制度改革
三 中央银行会计结算制度改革
第四节 深化中央银行资金清算制度
一 全国联行
二 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
第五节 加强中央银行系统财务管理的软件化
一 软件设计依据
二 系统设计方法
三 运行环境
四 软件的特点
第六节 完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制度
一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方法
二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金融业务活动的会计核算
三 完善中央银行的会计检查与会计分析制度
第七节 深化中央银行财务管理的审计监督
一 对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审计监督的必要性
二 对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审计监督的任务
三 对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第三篇 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篇
第一章 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概论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 商业银行的基本涵义
二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三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四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所具有的职能和业务
一 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特点
二 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
三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方向
一 商业银行及其行为特征的分析
二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方向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模式选择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差别
二 我国商业银行的模式
第二章 商业银行体系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概述
一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二 股份制商业银行
三 城市合作银行
第二节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一 中国银行
二 中国工商银行
三 中国农业银行
四 中国建设银行
第三节 股份制商业银行
一 交通银行
二 深圳发展银行
三 中信实业银行
四 中国光大银行
五 华厦银行
六 中国投资银行
七 招商银行
八 广东发展银行
九 福建兴业银行
第四节 合作银行
第五节 其它形式的商业银行
一 住房储蓄银行
二 外资银行 中外合资银行
第三章 健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概述
一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涵义
二 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模式
三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的效益指标
四 西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形式的借鉴
第二节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 资产负债结构单一,稳定性差
二 资产结构不合理,流动性 盈利性差
三 资本充足率低,贷款严重超负荷
四 利率传导机制失衡
第三节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途径
一 规范企业经营机制
二 改善负债结构,提高资金营运能力
三 培育和完善货币市场体系
四 改革利率管理机制 实现利率市场化
五 充实银行资本,提高银行竞争能力
六 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
七 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指标监控体系,强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第四节 健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系统
一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必要性
二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三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演进
四 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内容
五 建立有效的监控考核体系的问题
第四章 健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权数的测算
一《巴塞尔协议》对风险资产权数的测定
二 我国政府对风险权数的规定
第二节 我国银行资产质量现状和特点
一 不断完善贷款“三查”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
会议通过1995年6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1号公布
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