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企业管理中国企业重组操作实务全书

中国企业重组操作实务全书

中国企业重组操作实务全书

定 价:¥78.00

作 者: 李曙光编著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企业合并 经济集团 经济体制改革

ISBN: 9787800834516 出版时间: 1999-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1298 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中国企业重组操作实务全书》简介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企业重组操作实务全书》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上 卷
    第一篇 企业重组篇
   第1章 企业的性质
    一 企业的定位
    二 企业与市场
    三 企业、市场与政府
    四 企业的精神
    五 企业重组与企业创新
   第2章 企业重组总体框架·
    一 企业重组A:基本情况
    二 企业重组B:产权重组
    三 企业重组C:债务重组和资产重组
    四 企业重组D:主体
    五 企业重组E:运作
   第3章 企业重组的历程(一):中国
    一 国家创建时期:没收、赎买和社会主义改造
    二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大二公,高
    度集中
    三 改革开放时期: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制度与企业
    产权制度
   第4章 企业重组的历程(二):外国
    一 企业重组理论:西方产权经济学
    二 企业重组实践:西方国家
    三 企业重组实践:原苏联东欧国家
   第5章 产权重组的环境:政策法律、经济走向和
    政府监管
    一 产权重组的政策法律环境
    二 产权重组的经济走向
    三 政府监管
   第6章 产权重组的操作:策划、运作、中介、难点
    与对策
    一 重组需要的发现
    二 重组准备
    三 确定重组目标
    四 选择重组对象
    五 选择重组方式
    六 主要产权重组方式的特征及重组谈判要点
    七 产权转让中介机构的规范
    八 难点与对策
   第7章 产权重组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促进:改制、改组、改造
    一 国家资金的宏观结构与巨额游资
    二 国有产权重组的起点和方式选择
    三 信托管理,
    四 社会投资与国家投资公司
    五 组建企业集团
    六 组建国资经营控股公司
    七 商业银行与城市信用合作机构
    八 实行政资分开的主张与国有独资企业的监事
    派遣
    九 证券市场的成就与问题
   第8章 产权重组对非国有企业竞争发展的促进
    一 集体企业
    二 私营企业
    三 外商投资企业
    四 我国利用外资概况
    五 非国有企业的重组意义
    第二篇 兼并篇
   第9章 企业兼并总体理论框架
    一 企业兼并的概述
    二 企业兼并与其他经济现象
    三 企业兼并的市场化
   第10章 中外企业兼并的发生、发展和特点
    一 西方企业兼并的四次浪潮及其特点
    二 企业兼并在中国
   第11章 企业兼并的背景原因与利弊分析
    一 企业兼并的动机原因
    二 当代中国企业兼并产生的宏观背景
    三 当代中国企业兼并产生的微观原因
    四 企业兼并的利弊分析
   第12章 企业兼并的策划与启动
    一 企业兼并的原则
    二 企业兼并的方式
    三 企业兼并运作方案的策划
    四 兼并双方兼并方案的策划技巧
   第13章 兼并运作(一):资产评估、兼并谈判与
    交易价格
    一 企业兼并的资产评估
    二 企业兼并的交易价格
    三 企业兼并谈判及技巧
   第14章 兼并运作(二):财务、人事处理与法律确认
    一 企业兼并的财务处理
    二 企业兼并的人员安置
    三 法律确认及相关手续
   第15章 兼并运作(三):策略与技巧
    一 概说
    二 熟悉法律法规,防范法律陷阱
    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16章 企业兼并的法律实务与反垄断
    一 企业兼并的法律体系
    二 当前中国的企业兼并法
    三 建立中国企业兼并的良好法律环境
    四 当代中国关于兼并与垄断的错误观念
    五 企业兼并对于垄断的限制
    六 反垄断的法律措施
   第17章 政府监管与中介机构的参与作用
    一 宏观规划
    二 政策调控
    三 运用经济杠杆
    四 法律规范
    五 干预调节
    六 调解仲裁
    七 问题与障碍
    八 企业兼并的中介机构
   第18章 跨国企业兼并
    一 跨国企业兼并的内涵
    二 跨国企业兼并发生的背景原因
    三 当前跨国企业兼并的特点
    四 跨国企业兼并的意义
    五 政府对跨国企业兼并的管制
    六 跨国企业兼并的原则和实施阶段
    七 跨国企业兼并的方法和形式
    八 跨国企业兼并的国际惯例
    九 发展我国的跨国企业兼并
   第19章 企业兼并实例评析
    一 北京齿轮总厂有偿兼并北京朝阳金属工艺
    制品厂实例评析
    二 武汉市汉阳带钢厂兼并武汉市东方皮鞋厂
    实例评析
    三 保定市板纸厂兼并保定永华餐巾纸厂实例
    评析
    四 香港中策集团兼并珠海市华丰集团公司实
    例评析
    五 海南省航空旅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兼并海
    南化工厂实例评析
    第三篇 收购篇
   第20章 公司收购的理论框架
    一 公司收购的概念与对象
    二 公司收购的微观基础
    三 公司收购的理论基础
    四 公司收购的功能与意义
    五 西方国家公司收购的经济环境
   第21章 公司收购的主要动因与利弊分析
    一 公司收购的主要动因
    二 公司收购成功的必备条件
    三 公司收购在经营战略上的地位及收购的利弊
   第22章 公司收购的方式类型与基本程序
    一企业收购的主要类型
    二 公司收购的典型方式
    三 公司收购的基本程序
   第23章 公司收购的目标选择与财务分析
    一 公司收购的目标选择
    二 收购前对目标公司的审查
    三 对目标公司进行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第24章 公司收购的交易价格与资金来源
    一 目标公司的价值估算
    二 收购公司资金投入的预测
    三 公司收购的资金来源
    四 收购资金的成本核算
   第25章 公司收购的策略与技术
    一 公司收购的三种策略
    二 公司收购的技术与技巧
   第26章 目标公司的反收购战术
    一 目标公司反收购的原因分析
    二 目标公司反收购的典型战术
   第27章 收购后对目标公司的改组
    一 收购方对目标公司内部的改组
    二 收购后的经营管理
    三 收购后人事政策的调整
    四 对目标公司原有资产的处置
   第28章 公司收购中的法律实务
    一 公司收购的法律环境
    二 收购交易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三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运作
   第29章 政府对公司收购的监管
    一 政府在公司收购中的地位及作用
    二 外国政府对公司收购的监管
    三 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对公司收购的监管
    四 中国政府对公司收购的监管
   第30章 跨国公司收购
    一 跨国收购的利弊分析
    二 跨国收购成功应考虑的因素
    三 各国对跨国收购活动的限制
    四 跨国收购的操作要点
   第31章 公司收购实例评析
    一 “恒通”收购“棱光”实例评析
    一 “尹万之争”实例评析
    三 “一汽”收购“金杯”实例评析
    四 我国公司收购实例综合评析
    第四篇 破产篇
   第32章 企业破产的理论框架
    一 破产
    二 破产法
    三 破产制度的社会经济职能
   第33章 破产立法与实施破产法的难点及改革
    一 现行《企业破产法》的缺陷
    二《破产法》实施的主要问题与难点
    三 对制定新破产法与相关政策的建议
   第34章 企业破产的条件与程序
    一 企业破产的条件
    二 企业破产的程序
   第35章 企业破产的申请与受理
    一 破产申请
    二 破产申请的受理
   第36章 债权申报和破产宣告
    一 债权申报
    二 破产宣告
   第37章 债权人会议与破产监督人
    一 债权人会议
    二 破产监督人
   第38章 破产和解制度
    一 破产和解制度概述
    二 我国的破产和解制度
    三 和解程序
   第39章 破产清算
    一 破产清算人
    二 破产清算
    三 破产财产的变价与分配
   第40章 简易破产程序
    一 简易破产程序概述
    二 简易破产程序的适用范围
    三 简易破产程序的具体规定
   第41章 破产犯罪的特点、方式及法律责任
    一 破产犯罪的特点
    二 破产犯罪的方式
    三 破产犯罪的法律责任
   第42章 企业破产实例评析
    一 康达粉丝厂破产案
    二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纺织品公司破产案
    三 浙江桐庐潇洒楼工业品经营部破产案
    第五篇 股改篇
   第43章 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机制与法人治理结构
    一 股份制的概念
    二 股份制特征
    三 股份制的经营机制
    四 股份制的分类
    五 股份制的法人治理结构
   第44章 股改的社会背景及其作用
    一 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二 股份公司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作用
    三 我国企业股份制试点的发展过程
    四 我国企业股份制试点的发展前景
   第45章 国企股改的目的、基本原则与工作内容
    一 国企股改的目的
    二 股改的原则及类型
    三 国企股改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46章 国有企业股改的特点和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 国有企业股改的特点
    二 国有企业股改的难点
   第47章 中介机构的选择及其作用
    一 中介机构的选择程序
    二 国内中介机构的选择
    三 境外中介机构的选择
    四 国内中介机构的作用
    五 国外中介机构的作用
   第48章 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一般做法
    一 国有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条件和
    一般要求
    一 收购经纪人与财务顾问
    二 会计师事务所
    三 律师事务所
    四 投资集团
   第92章 企业重组中介实例评析
    一 紫光楼宾馆有偿转让中的资产评估
    二 企业兼并中的资产评估
    三 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资产评估
    四 康佳公司股份制改造中的资产评估
    五 中国南方玻璃有限公司股份制改造中的资产
    评估
    六 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股份制改造所作的财务
    报告及溢利预测
    总 目 录
   第一篇 企业重组篇(1——8章)
   第二篇 兼并篇(9——19章)
   第三篇 收购篇(20——31章)
   第四篇 破产篇(32——42章)
   第五篇 股改篇(43——53章)
   第六篇 托管篇(54——58章)
   第七篇 集团篇(59——67章)
   第八篇 债务篇(68——74章)
   第九篇 融资篇(75——82章)
   第十篇 中介篇(83——92章)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