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1894-1961)是中国戏曲艺术大师,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艺术,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文艺事业。他1894年诞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泰州,8岁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尊重传统,善于继承,勇于创造革新,不断丰富和改进自己的表演艺术。他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但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发奋勤学苦练,博采众长,对待艺术一贯严肃认真,从不自满,精益求精,终于把祖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使自已的表演达到了旦角行当的巅峰,创造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他是个勤勉好学的演员,从青年时代起就认真钻研古典文学、国画、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俗学、音韵学和服饰学等多方面的祖国传统文化,并把这些知识融合到他的艺术中去,从而创造了大量优秀剧目,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艺术流派:梅派。他对现代中国戏典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国内外一致誉他为伟大的演员和美的化身。梅兰芳一生是个爱国主义者,深受人民群众的景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那段时期,他先编演《木兰从军》、《抗金兵》和《生死恨》等有国剧目,激励人们抗敌救国的斗志。后来他身陷敌占区,大义凛然拒绝敌伪的威胁利诱,蓄须明志,坚决拒绝为敌伪演出。他荡产倾家,靠卖书典当维持生活并接济苦难的同行和新友,充分表现了一名具有民族气节的艺术家的高贵品质和威武不能屈的大无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并出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京剧院和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他不遗余力地培养新一代的中青年演员,他的学生遍及各地、桃节满天下。晚年他还编演了《穆桂英卦帅》,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杰出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梅兰芳又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者。他曾于1919、1924和1956年三次访日,1930年访美,1935和1952年两次访苏演出获得盛誉。在他的影响下,日本演员兢效其舞,谓之“梅舞”%的《天女散花》、《贵妃醉酒》和《虹霓关》等剧都曾被日本歌舞伎演员移植上演。他的名字在日本家喻户晓。美国南加州大学和波摩那学院两家学府为表彰他介绍东方艺术,联络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沟通世界文化所尽的力量,向他颁布发了文学博士荣誉学位。苏联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称赞他的表演“具有充满诗意的、样式化了的现实主义”梅耶荷德观赏他的演出后,重排了自己正在执导的话剧《聪明误》,并在说明书上指明“南给梅兰芳”以示敬意。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拍摄了他的《虹霓关》片断以展示他卓越的表演特徵,并誉他为“最伟大的造型大师”。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也在一篇题为《论中国戏曲和间离效果》(1936)的论文中兴奋地指出他多年来朦胧追求而尚未达到的,在梅兰芳却已发展到极高的艺术境界。梅兰芳多次出国演出,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了解,使京剧艺术跻身世界戏剧之林,给予不少外国戏剧家以启迪,而且也结识了众多国际知名的学者、艺术家、戏剧家、作家、歌唱家、舞蹈家和画家,同他们切磋艺术,建立了诚挚的友谊。这些国际友人当中,除上面已提到的几位,还包括高尔基、聂米洛维奇:丹钦柯、夏利亚宾、乌兰诺娃、斯达克·杨、贝拉斯考、卓别林、罗伯逊、范朋克、玛丽·璧克馥、泰德·萧恩、露丝·圣丹尼斯、萧伯纳、詹·马·巴里、毛姆、戈登·克雷、皮斯卡托、嘉丽:古契、诺拉·菲利普、泰戈尔、难达婆薮、青木正儿、松本幸四郎、尾上梅幸、中村歌右卫门、中村雀右卫门、守田勘弥、村田嘉久子、松尾国三和市川 猿之助等人。可以说,他一生在促进 与国际间文化交流中做了出卓越的贡献。如今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已被公认为当今艺术三大重要表演体系之一。为了纪念梅兰芳百岁诞辰,并旨在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京剧艺术,我们编辑出版这部书传《梅兰芳》奉献缎带读者。书传汇集了我馆珍藏的千余幅图片,力求用摄影纪录的形象来反映他一生所走过的光辉的艺术道路和光明磊落的生活道路。相信读者阅读后,会进一步体会到梅兰芳是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徵,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梅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