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第一章第一媒介的魅力在人类行将迈人21世纪的时候,回首往事,不少科学史家都把电视看成是本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尽管对电视究竟是什么这一深刻命题人们还众说纷纭,但电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却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在众多的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这个后起之秀不仅为人类的信息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而且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1966年,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电视的出现促成了地球村的诞生”的著名论断。3年后,人类征服宇宙的一次壮举印证了麦克卢汉的这一论断。据资料记载,当时全球5亿2千8百万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的观众坐在各自的家中,兴致勃勃地收看了由美国CBS广播公司转播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月球登陆的实况,人们称这次转播为“电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1969年7月21日,几亿观众从屏幕上看到,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打开登月舱舱门,踏上月球表面。最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他移动的腿,然后是另一位宇航员埃德温·艾尔德林。当阿姆斯特朗走下登月舱舷梯的最后一级时,指着他即将踏上月球粉状表面的左脚说:“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全人类来说,这是向前跨了一大步。”这确实是一句极富哲理的预言,阿波罗登月不仅是人类探索外界空间的里程碑,也是人类信息共享时代的创业篇。几亿素不相识的观众同时分享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上人类第一个足迹的喜悦彻底宣告了“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时代的结束。尽管当时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加之收视工具的匮乏,极少有人能亲眼目睹这一盛况,但当今天打开国门,放眼世界时,我们仍为当年电视的辉煌而激动不已。斗转星移,经过38年的艰苦跋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电视事业如日中天,已经开始了跻身世界电视强国的角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拥有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批准的各类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2千多座,电视机社会保有量约3亿台,混合人口覆盖率已达83.3%。“昔日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电视,特别是电视新闻,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获取各类信息的主渠道。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李东生同志在1996年全国电视新闻工作会议上介绍说,中央电视台的优秀栏目《新闻联播》,收视率长期保持在40%左右,即每天有3亿人在收看这档新闻总汇。据一项大面积调查,广播的固定听众为25%,报纸的固定读者为19%,电视新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伴侣。中央电视台调查咨询中心提供的《’96“人大”和“政协”两会宣传效果调查报告》结果显示,80.7%的社会公民是最先通过电视获得“两会”召开的消息,比1995年的调查上升了24.2%个百分点;而从报纸获得这一信息的为11.9%,广播为5.6%,其它渠道为1.7%。经常从电视上收看“两会”报道的观众占调查总人数的82.3%,经常从报纸上阅读“两会”新闻的读者占调查总人数的50.6%,经常从广播中收听“两会”报道的听众占调查总人数的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