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书系焦树德教授临床经验选辑,全书分为“医理临床体验”、“用药经验挈要”、“成方活用浅悟”及“辨证论治心钅监”四部分,反映了焦教授临床诊疗的独到经验,九对痹证独具特色,方药应用得心应手,独具匠心,可直接指导临床,启迪后学。全书内容丰富,理、法、方、药俱全,突出临床诊疗,所举医案各具特色。可供广大临床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片断:中风的诊治和预防中风的“风”字,是指本病来势急、发病快、变化多,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犹如暴风之疾速、矢石之中的而言,与伤风受寒的“风”字意义不同,不可等同视之。中医学的中风与西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小卒中等疾病颇为相似,本文所谈的诊治方法和预防方法,可用于这些疾病的防治,并且很有效果。中医学对中风的防治,积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例如《黄帝内经》中即有仆击、偏枯、薄厥、大厥等记载。仲景先师有中风四证的论述。后世医家更有心火暴甚、湿痰生热、肝风内动、内风旋越等的辨治。创有平肝、益肾、化痰、清心、泻火、熄风、通腑、活血、开窍等治法。我在长期临床中,曾深入学习与运用古今医理和方法,治疗许多中风病患者,今将个人一些心得体会,介绍如下,谨供同道参考。(一)病因病机括要中风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总括起来看,以风、火、气、血、痰,五项最为多见。(1)风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认为多是内虚而致外风入中。唐宋以后,主要是从内风立论,认为多由内风发动而致。我个人认为风中于络,口眼歪斜,余无他症者,也常有因卫气不固外风侵袭而成者,也常用祛风散邪之品而取效。内风主要是肝风内动为主。多因怒郁伤肝,肝阳暴亢,肝风内动而致。年老之人,也可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致。(2)火肝火常为情志不遂,肝气久郁,气郁化火,火升风动,气血逆乱而致。心火多因劳神过度,心血耗伤,心火旺盛;过度作劳,作强伤肾,肾水不足,不能上济而心火暴盛;木火燎心,心火偏旺。火性上炎,暴盛神昏而致。(3)气气逆者,多为气盛之人,情志不遂,气有余便生火,气火交加,气逆血乱而发。气虚者,多为年老气衰(40岁以上),精血不足,气虚血涩,经络阻滞,血郁生风而成。(4)血血菀(郁)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煎厥”。而发为中风。血瘀者,常由于跌仆、努责、久病、经产、手术等产生瘀血,血脉涩滞;经络失畅,发生中风。血虚者,由于血不荣肝,虚风上扰而致。(5)痰湿痰多由脾失健运,湿聚生痰,痰浊阻络,蒙蔽清窍而致。热痰多因心火暴盛,或气郁化火,灼液成痰,痰热化风,上蒙清窍而成中风。以上五者,又可互为因果标本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发病。总之,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是其总病机。(二)常见证候的诊治1.发病期病发后,神志昏迷者与神志不昏迷者,其辨证与治法,有所不同。(1)神志昏迷者首先要分辨闭证、脱证。①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秘闭,肢体强劲,无汗神昏。兼面红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滑数者,为阳闭。兼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肢体软缓。舌苔白腻,脉象滑缓者,为阴闭。治闭证宜化痰开郁,活血熄风。阳闭佐以清热,阴闭加重化痰。本书前言前言博大精深的中国医药学,她那独特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医疗艺术和卓著的疗效,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信服与欢迎,甚至还有人提出“中医热”这种赞誉。因而,近些年更有不少有识之士,出版单位,不仅注意发掘整理中医药学的古典医籍,并且积极抢救、整理现代著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及时出版刊行,推厂流传,以振兴中医药学,使人类同登寿域。1995年,收到卢祥之教授来信商议,拟组织出版《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原拟名《我的临床经验》),并附有崔月犁、吕炳奎两位老领导的约稿长及详细的编辑计划与要求。阅后,感到这一工作,很有意义,即抓紧时间,把我从医50多年的临床验案、病例分析、学术报告、教学讲稿以及国内外医药杂志发表的文章等等,选择其中符合这次编辑要求的稿件约60余篇,又稍加修整增删。根据各篇文章所侧重的不同内容,分为医理临床体验、用药经验挈要、成方活用浅悟、辨证论治心钅监四个部分来介绍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读者临床时有一点儿帮助。由于文稿并非成于一时,故其中一些个别内容,偶有前后重见,但其叙述详略各有不同,表达的重点,也各有偏侧,是从不同的角度、为阐述每篇论文的主题而设,希望读者能结合每篇文章的主旨去领会之。因为这套丛书的出版,时间既紧张,要求又严格,再兼个人学疏才浅,水平有限,虽然按时完成了任务,但不当或错误之处一定不少,还望同道多加批评指正。由于年事已高,在本书撰著过程中,我的次女儿、大女婿和我的已毕业的研究生、徒弟们都很关心,主动地协助我抄写、校订、编次、整理,在这里一并致以谢意。最后,衷心感谢崔目犁、吕炳奎两位领导的关心,并对卢教授和出版社诸位同志的大力帮助,和他们为继承发扬中医药学,不辞辛劳,为人民保健事业埋首奉献的精神,致以诚挚谢意!焦树德1997年7月于自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