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中国医学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

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

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

定 价:¥35.00

作 者: 危北海主编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丛编项: 北京医学文库
标 签: 脾胃学说

ISBN: 9787200018813 出版时间: 1993-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6cm 页数: 621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本书是“北京医学文库”的一部中医学专著。它之所以被选入“文库”,是因为北京地区中医脾胃学说研究成绩卓著,在全国居于先进行列。全书共五部分,即:中医脾胃学说的文献研究、中医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脾胃疾病临床证治研究、中医脾胃学说在临床各科的应用研究,以及附篇——北京名老中医关于脾胃学说的理论与实践。这部中医学专著的突出特点是:从古到今,从理论到实践,从脾胃系统到临床各科,较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脾胃学说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当代的实践、研究水平,既继承发展了以李东垣《脾胃论》为代表的先贤的脾胃理论,又为今后脾胃学说研究工作向更高深阶段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资料,起到了承前启后、总结提高的作用。本书以北京地区的研究成果为主,同时也注重反映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使本书达到了一流水平。本书适用于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务人员参考、应用。

作者简介

暂缺《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篇 中医脾胃学说的文献研究
   第一章 《内经》为脾胃学说奠定理论基础
    一 脾胃的解剖形态
    二 脾胃的生理功能
    三 脾胃病的病因病理
    四 脾胃病的预防
    五 脾胃病的治疗
   第二章 《伤寒杂病论》奠定脾胃学说的临床证
    治基础
    一 强调“实脾”法则的防治功用
    二 阐述脾胃病证的辨治纲要
    三 坚持和胃固本 达邪不遗扶正
    四 重视煎服法及药后调护
    五 阐明“四诊”法则在脾胃病证中的应用
    六 对中医养生及预防医学的贡献
   第三章 易水学派创立和阐发了脾胃学说
    一 张元素倡脏腑议病分虚实寒热
    二 李果著述《脾胃论》独树一帜
    三 王好古继承张 李之说而明晰脾胃之
    阴证
    四 罗天益师承旁采以“三焦论”治脾胃
   第四章 温补学派充实和发展了脾胃学说
    一 薛己继东垣之旨发己之见成为温补派
    先驱
    二 张景岳详论脾胃 擅用温补颇多创见
    三 李中梓阐脾胃之要旨 发前人之未备
    自成一家之言
   第五章 温病学派全面推动脾胃学说的发展
    一 叶天士取法于李杲 创立胃阴学说
    二 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尤重中焦脾胃
   第六章 儿科脾胃学派自成体系 别树一帜
    一 钱乙阐述小儿脾胃病证治卓有建树
    二 万密斋宗钱乙之说 师古而不泥古
   第七章 明清诸名医家对脾胃学说各有发挥
    一 戴思恭阐发“胃行气于三阳 脾行气于三阴”说
    二 缪希壅论证治病独重脾胃
    三 汪绮石论阳虚三夺统于脾
    四 陈士铎独擅中气下陷之证 善用补中益
    气之法
    五 龚廷贤论善用药者必以胃药助之
    六 李用粹论胃阳独旺 脾阴独滞 胃枯平
    补 脾虚甘补
    七 傅青主论胃之虚寒责之心 脾之虚寒责
    之肾
    八 陈复正论凡欲治病必先借胃气以为行药
    之主
    九 唐容川论调理脾胃须分阴阳 既应补脾
    阳 尤宜补脾阴
    第二篇 中医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
   第一章 脾胃学说与脾虚证的现代研究概述
    一 文献理论研究的广泛开展 加深了对脾
    胃学说的全面认识
    二 以异病同治理论为指导 提高临床疗效
    摸索辨证施治规律
    三 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找出
    能反映脾虚证型的敏感而特异的实验指
    标
    四 脾胃疾病的方药研究硕果累累
    五 中医脾胃学说现代研究的展望
   第二章 研究中医脾胃学说的思路与方法
    一 发扬中医特色 搞好科研设计
    二 广泛征求意见 开拓研究思路
    三 加强中医科研设计 提高实验理论水平
    四 脾胃学说的研究方法综述
   第三章 脾胃疾病的辨证论治研究
    一 脾胃病实证的辨证论治研究
    二 脾胃病虚证的辨证论治研究
   第四章 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 脾虚证是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证型
    二 脾虚证与多系统疾病关系密切
    三 健脾益气方药的临床应用研究
   第五章 脾气虚证的实验研究进展
    一 消化系统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二 神经系统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三 能量代谢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四 免疫系统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五 内分泌系统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六 肌肉运动功能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七 病理组织学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八 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
    九 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第六章 脾气虚证的生化学研究进展
    一 物质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
    二 酶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三 激素(包括神经介质)方面的研究进展
    四 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五 微量元素方面的研究进展
   第七章 脾气虚证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一 脾虚证与体液免疫的研究
    二 脾虚证与细胞免疫的研究
    三 脾虚证与免疫遗传学的研究
    四 脾虚证与粪便菌群关系的研究
   第八章 健脾益气方药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一 单味中药的研究
    二 复方方药的研究
    三 应用动物模型对健脾益气药的研究
   第九章 健脾益气方药的化学研究进展
    一 关于黄芪的化学研究进展
    二 关于党参的化学研究进展
    三 关于白术的化学研究进展
    四 关于茯苓的化学研究进展
    五 关于甘草的化学研究进展
    六 四君子汤水煎液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进展
   第十章 脾的生理与脾虚证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进展
    一 中西医学对“脾”在解剖学上的认识基本
    一致
    二 中西医学对“脾”功能的认识截然不同
    三 现代生理学研究模式不适于研究中医学
    的“脾”
    四 中医学对“脾”生理的认识与现代生理学
    的比较
    五 脾虚证的证因与动物模型研究
    六 脾虚证的发病与病机研究
    第三篇 脾胃疾病临床证治研究
   第一章 口腔食道疾病临床证治研究
    一 口腔溃疡
    二 食管炎
    三 食管癌
   第二章 胃病临床证治研究
    一 急性胃炎
    二 慢性胃炎
    三 溃疡病
    四 胃癌
    五 胃下垂
    六 胃粘膜脱垂症
    七 胃术后综合征
    八 胃石症
    九 幽门不全梗阻
    十 十二指肠炎
    十一 嗜异症
    十二 神经性厌食症
    十三 上消化道出血
   第三章 肠病临床证治研究
    一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二 克隆病
    三 肠蛔虫症
    四 细菌性痢疾
    五 病毒性肠炎
    六 肠梗阻
    七 肠粘连
    八 胃肠神经官能症
    九 慢性腹泻
    十 溃疡性结肠炎
    十一 便秘
    十二 下消化道出血
    十三 结肠癌
    十四 直肠癌
   第四章 肝胆胰疾病临床证治研究
    一 病毒性肝炎
    二 肝硬化
    三 黄疸
    四 酒精中毒性肝病
    五 胆囊炎
    六 胆石症
    七 胰腺炎
    第四篇 中医脾胃学说在临床各科的应用研究
   第一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内科临床的应用研究
    一 脾胃学说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
    究
    二 脾胃学说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
    三 脾胃学说在肾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四 脾胃学说在慢性肾盂肾炎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
    五 脾胃学说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应
    用研究
    六 脾胃学说在肥胖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外科临床的应用研究
    一 脾胃学说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二 脾胃学说与外科治法的关系
    三 外科疾病常见脾胃证型及辨证要点
    四 脾胃学说在外科临床的应用及体会
   第三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研究
    一 脾胃学说与妇女生理病理的关系
    二 妇产科疾病常见脾胃证型及辨证论治
    三 妇产科临床应用脾胃学说的证治研究
    四 调理脾胃在防治妇产科疾病中的重要地
    位
   第四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研究
    一 脾胃学说与儿科临床的关系
    二 小儿脾虚证的分型及辨证要点
    三 与脾胃有关的儿科常见疾病
    四 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第五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肿瘤科临床的应用研究
    一 肿瘤患者脾胃证型的证治研究
    二 健脾益气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三 保胃气是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重要治则
    四 健脾补肺法对肺癌病人的作用
    五 调理脾胃结合培补肝肾对放疗 化疗肿
    瘤患者机体内环境的作用
    六 “脾旺不受邪”在肿瘤防治中的意义
   第六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皮科临床的应用研究
    一 皮肤病中脾胃证型及辨证要点
    二 应用脾胃学说治疗皮肤病的研究
   第七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眼科临床的应用研究
    一 脾胃学说与眼科疾病的关系
    二 眼病中脾胃证型及辨证要点
    三 调理脾胃法在眼病中的应用
   第八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耳鼻喉科临床的应用
    研究
    一 脾胃学说与耳病的关系及应用研究
    二 脾胃学说与鼻病的关系及应用研究
    三 脾胃学说与咽喉病的关系及应用研究
   第九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男性病科临床的应用
    研究
    一 病机与病因研究
    二 男性疾病中脾胃证型的证治研究
   第十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老年病科临床的应用
    研究
    一 老年人脾胃病发病的研究
    二 老年人脾胃证型的证治研究
    三 应用脾胃学说治疗老年疾病的研究
   第十一章 中医脾胃学说在温病临床的应用研究
    一 脾胃学说与温病基础理论的关系
    二 脾胃与温病发病的关系
    三 温病的病因病理与脾胃的关系
    四 温病演变与脾胃的关系
    五 温病证候学与脾胃学说
    六 温病治法与脾胃学说的关系
   附篇 北京名老中医关于脾胃学说的理论与实
    践研究
    一 肖龙友——健脾补肾 论治泄泻
    二 施今墨——遵慎斋之教 寻脾胃之中
    三 汪逢春——擅长诊治胃肠病 组方灵活
    药轻灵
    四 孔伯华——著述脾胃论尤擅实脾法
    五 祁振华——擅治小儿脾胃病 用药精少
    而力专
    六 杨艺农——存津液保胃气 治脾胃求根本
    七 周慕新——注重健脾和胃 善于扶正祛邪
    八 许公岩——治疗咳痰喘以调理脾胃为大法
    九 郗霈龄——治疗伪膜性肠炎重用分清利浊之法
    十 王鹏飞——治小儿泄泻独有阐发
    十一 关幼波——运用脾胃学说辨气血 分虚实 审寒热
    十二 董德懋——溯源探流 深究脾胃
    十三 王为兰——治虚损调理脾胃 治痹证亦从脾胃入手
    十四 梁宗翰——精于小儿脾虚辨证,长于化滞清解用药
    十五 董建华——倡通降十法 治胃疾多良效
    十六 步玉如——治脾湿胃热以清化为大法
    十七 鲍友麟——以舒肝清热为治胃脘痛诸法之首
    十八 印会河——治泄泻主张温补脾肾加助藏之药
    十九 任徵五——善于调理脾胃而致五脏皆安
    二十 吉良晨——善于脾胃用药 贵在升降和合
    二十一 巫君玉——擅于脾胃辨证,精审脾胃用药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