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作品集外国文学作品集最后的银行家:巴克雷银行的衰落

最后的银行家:巴克雷银行的衰落

最后的银行家:巴克雷银行的衰落

定 价:¥24.80

作 者: (美)马丁·韦尔(Martin Vander Weyer)著;李云飞等译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银行

ISBN: 9787544307758 出版时间: 2003-06-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366 字数:  

内容简介

  巴克雷银行绝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机构甚至不是“机构”一词所能涵盖的。巴克雷是英国最有价值的商号。作为一家银行,它留下了多种多样的.卓越不凡的遗产。巴克雷银行的飞翔雄鹰标志和蓝绿色的色彩几乎被英国的每一个成年人所认可,有大约一亿人是巴克雷的忠实客户,从1896年银行创立以来数十万人作为职员或者退休金享受者问巴克雷维持着密切的关系将近13万的股东感到巴克雷今天仍然属于他们。在英国境外巴克雷就像王室贵族一样,虽有一点老派但雄风不减。对出国旅行的英国人来说二三十年前的一句广告语——“假如没有巴克雷,您恐怕要迷路”—仍然回响在人们的耳际。然而,巴克雷这几年来自己却迷了路。像英国的其他银行一样,巴克雷在过去20年里的确在不断改进但收效甚微。在20世纪80年代新旧势力之间展开了一场争斗。在内部有业绩卓著的精英分子与子承父业的家族后裔之间的争夺有重利薄情,朝秦暮楚的投资银行家与忠心耿耿,注重传统道义,一身清白的银行家之间的争夺。在外部由于英国金融界的激烈竞争和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剧烈动荡巴克雷江河日下。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巴克雷各种业务的利润之源日渐枯竭。20世纪90年代内部的裂痕与外部的市场风暴结合在一起把巴克雷银行推到了浅滩。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巴克雷自银行是如何落下帐幕的吧。

作者简介

暂缺《最后的银行家:巴克雷银行的衰落》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陨落之星
1998:马丁·泰勒为何闷闷不乐——与俄罗斯的关系——与
长期资本管理基金 LTCM 的关系——与安德鲁·拉杰尔的
关系——纽约董事会会议——泰勒的辞职——彼得·米德尔
顿爵士临危受命
第二章 起 源
1896~1966:合股银行的崛起——大并购——地方分理体系
——弗里德里克·古德诺夫的成功——库特波特·菲特尔波
特的聪明睿智——德里克·万德·维耶尔的高升
第三章 顶峰
1996-1979:巴克雷卡的诞生——德里克·维尔德和约翰·汤
姆森的合伙关系——发现市场营销术——兼并马丁银行
——购买DCO——安敦尼·图克的全球蓝图——边缘银行
的危机——与工党政府的关系——巴克雷商业银行的创
立——登上顶峰的巴克雷
第四章 餐饮礼仪
对巴克雷餐饮习惯. 建筑风格和称谓规矩的插叙
第五章 80年代的处境
1980~1986:撒切尔主义的冲击——对笛姆·贝温的评
价——高处不胜寒——纽约. 香港和米兰的问题——德里
克·万德·维耶尔的离去——风气的败坏——维斯特国民银
行荣登榜首——约翰·奎顿浮出水面
第六章 南非
1925~1999:DCO在南非的根基——反对巴克雷的抗议运
动的兴起——反种族隔离的巴克雷银行——撤退的决定
——收复失地的困难
第七章 从比阿利茨到东京
1973—1986:在法国的一段插曲——一系列的面试——加
入巴克雷商业银行——美洲的苦果——在马来西亚的周旋
——东京的游击战
第八章 BZW的诞生
1983—1991:康莫斯的创见——购买佐特公司和维德公司
——文化的冲突——马丁·杰克姆爵士的到来——自主经营
的含义——布克斯顿的介入——彼得·米德尔顿妁接管
第九章 繁荣和破产
1987—1992:奎顿的成名——房地产贷款大膨胀——新股发
行的争议——潮流逆转——伊姆里贷款——查顿内心的烦
恼——重建——布赖恩·皮尔斯去往米德兰银行——关系破
裂——安德鲁·布克斯顿戴上王冠
第十章 肥猪仪式
1986~1992:同日本金融部长的游戏——在东京与巴克雷角
逐——黑钱的冲击——亚洲的压力——追悼会——短暂职
业历程的结束
第十一章 年度业绩
1993~1998:红利的削减——布克斯顿拆分自己的职务——
马丁·泰勒受命——喜忧参半的处境——重新买回股票——
泰勒的转折点——客户难以满意——巴克雷在农业方面的
业绩
第十二章 邦德的鸡尾酒会
1988—1996:一位来自摩根银行的人以及他的欲望——BZW
业绩的高峰——第二次“捷足先登”——十周年庆典
第十三章 BZW:最后10个月
1996—1997:爱博大厦的旋转门——向康纳力·沃尔夫商业
大厦进军——来自马丁·泰勒的安慰——同史密斯·巴内无
法成交——拆分BZW——出售失去控制——同波士顿第一
信托银行的交易
第十四章 出嫁的未来
1998~1999:内部无人接班——一位加利福尼亚人的流
感——加拿大最理想的新郎——分行中的职员将有不同的
意见——如何决断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