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1)
1.1移动通信技术回顾(1)
1.1.1第一代蜂窝系统(4)
1.1.2第二代蜂窝系统技术(5)
1.1.3第三代系统(6)
1.1.4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12)
1.1.5后3G移动通信系统概述(13)
1.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演化(14)
1.2.1GSM蜂窝通信系统(14)
1.2.2GPRS技术概述(15)
1.2.3IS95标准及其演化(16)
1.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18)
1.3.1IMT2000概述(18)
1.3.2移动通信新技术(20)
1.3.3后3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28)
小结(30)第2章移动通信信道建模(32)
2.1移动通信信号的传播环境(32)
2.1.1移动通信环境电波传播特性(33)
2.1.2路径损耗与阴影衰落(33)
2.1.3多径传播(34)
2.1.4多径信道的冲激响应模型(35)
2.1.5电波传播的衰落分布(37)
2.2移动通信信道模型(40)
2.2.1小尺度衰落模型(41)
2.2.2多普勒频移(41)
2.2.3瑞利信道的基本机制(42)
2.2.4Jakes模型(45)
2.2.5Clarke模型(48)
2.2.6Suzuki模型(51)
2.2.7小尺度衰落的类型(52)
2.3信道模型的统计特性分析(54)
2.3.1幅度和相角的概率密度函数(54)
2.3.2电平通过率和平均衰落时长(55)
2.3.3信道统计特性及其意义(56)
2.3.4统计特性的仿真(57)
2.3.5Suzuki模型的仿真方法(60)
小结(62)
第3章〖KG1〗移动通信编码技术(64)
3.1信源编码和压缩技术(64)
3.1.1图像压缩方法(65)
3.1.2ITUTH.263低比特率通信视频编码(71)
3.2信道编码原理(73)
3.2.1信道编码基础知识(73)
3.2.2差错编码基本原理(75)
3.2.3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77)
3.2.4常用的简单编码(77)
3.2.5常用码介绍(78)
3.3常用信道编码(79)
3.3.1循环码(81)
3.3.2BCH码(83)
3.3.3RS码(84)
小结(84)
第4章信道编码关键技术(86)
4.1卷积编码(87)
4.1.1IS95卷积编码(90)
4.1.2WCDMA信道编码技术(92)
4.2Viterbi译码(92)
4.2.1Viterbi译码性能研究(94)
4.2.2输入信号量化比特数对译码性能的影响(95)
4.2.3留存路径量度字长对译码性能的影响(96)
4.2.4留存路径长度及判决方法对译码性能的影响〖JY。〗(98)
4.3格型码技术(101)
4.3.1空时格型编码概述(102)
4.3.2空时格型编码系统模型(103)
4.3.3空时格型码性能(105)
4.4Turbo码技术(105)
4.4.1Turbo码的基本结构(106)
4.4.2Turbo码的基本算法(107)
4.4.3Turbo码的性能(113)
4.4.4Turbo码的应用(114)
小结(116)
第5章〖KG1〗扩频和调制技术(117)
5.1扩频通信基本原理(117)
5.1.1通信系统概述(117)
5.1.2扩展频谱(119)
5.1.3多址接入技术(121)
5.1.4Walsh正交码技术(121)
5.1.5伪随机码(PN码)技术(125)
5.2调频与调幅原理(129)
5.2.1调幅(130)
5.2.2角度调制(132)
5.3数字调制技术基本原理(135)
5.3.1窄带数字调制技术(135)
5.3.2窄带数字调制技术应用(136)
5.3.3QPSK(136)
5.3.4最小频移键控(MSK)调制原理(138)
5.3.5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139)
5.4BPSK直接序列扩频系统(140)
5.5GMSK调制技术(143)
5.5.1GMSK调制的基本原理(143)
5.5.2GMSK调制的实现(144)
5.5.3GMSK调制的线性近似模型(145)
小结(147)〖WTHZ〗第6章CDMA同步技术(149)
6.1信号的捕获(149)
6.1.1扩频通信系统模型(149)
6.1.2扩频序列的捕获(152)
6.2并行捕获方案(155)
6.2.1最佳估计并行捕获算法(156)
6.2.2局部最佳估计并行捕获算法(159)
6.2.3最佳检测并行捕获算法(159)
6.2.4局部最佳检测并行捕获算法(160)
6.2.5性能比较(160)
6.3串行捕获方案(161)
6.3.1定时假设检验(161)
6.3.2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163)
6.3.3自适应门限控制(165)
6.4定时跟踪技术(166)
6.4.1定时误差的估计(167)
6.4.2非相关延迟锁定跟踪环路(168)
小结(170)第7章分集和信道均衡技术(172)
7.1分集技术概述(173)
7.1.1分集技术简介(173)
7.1.2分集技术理论基础(174)
7.2分集信号的接收技术(176)
7.2.1选择式分集合并(176)
7.2.2最大比分集合并(177)
7.2.3等增益合并(177)
7.2.4开关式分集合并(178)
7.2.5分集系统的性能(178)
7.2.6RAKE接收原理(179)
7.2.7双天线分集接收RAKE接收机(181)
7.3隐分集技术(183)
7.3.1交织编码技术(183)
7.3.2交织编码的应用(184)
7.4自适应均衡技术概述(184)
7.4.1时域均衡原理(185)
7.4.2自适应均衡器的分类与工作方式(187)
7.4.3自适应均衡技术的应用(188)
7.4.4实际使用的均衡技术(189)
7.4.5分集与自适应均衡的结合(190)
7.5自适应MLSE均衡器(190)
7.5.1改进型Viterbi算法(MVA)(191)
7.5.2判决反馈序列估计算法(DFSE)(194)
7.6软输出MLSE均衡器(194)
7.6.1传统软输出Viterbi算法(SOVA)(195)
7.6.2带似然后级处理器的VA算法(VALPP)(197)
小结(200)
第8章多用户检测技术(201)
8.1多用户信号检测技术概述(202)
8.1.1多用户检测技术分类(203)
8.1.2基于判决反馈的多级干扰抵消检测(203)
8.1.3线性多用户检测(204)
8.1.4系统模型(207)
8.1.5传统信号检测器(CMUD)(209)
8.1.6最佳多用户检测器(211)
8.2线性多用户检测器(211)
8.2.1解相关线性多用户检测器(DCLMUD)(212)
8.2.2性能比较与分析(213)
8.2.3MMSE检测技术(213)
8.3多用户检测技术性能(218)
8.3.1MMSE在DSCDMA中的性能(218)
8.3.2简单的MMSE检测器结构(221)
8.3.3MMSE在衰落信道下异步DSCDMA性能(223)
8.4多用户检测技术仿真(225)
8.4.1多径衰落的信道模型(225)
8.4.2分析与仿真结合的性能估计方法(226)
8.4.3仿真结果及分析(227)
8.4.4MMSE检测器性能仿真(228)
8.5多用户检测仿真模型(230)
8.5.1仿真思路(230)
8.5.2仿真结果与图示(232)
8.5.3加入编码与解码后的性能分析(233)
8.5.4性能分析(234)
8.5.5多用户检测技术性能分析(234)
小结(236)
第9章智能天线技术(237)
9.1概述(237)
9.1.1智能天线研究内容及其现状(238)
9.1.2智能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241)
9.1.3智能天线的分类(242)
9.1.4天线阵列(245)
9.2智能天线算法(248)
9.2.1LMS算法(249)
9.2.2RLS算法(250)
9.2.3空间变步长搜索算法(250)
9.3智能天线技术实现(251)
9.3.1寻向型智能天线(DFAA)概述(252)
9.3.2基于最大接收信号准则的寻向型智能天线结构〖JY。〗(253)
9.3.3采用MCGM方法实现寻向的智能天线(253)
9.4智能天线中互耦问题的研究(255)
9.4.1互耦对智能天线性能的影响(255)
9.4.2智能天线中阵元间互耦的校正(259)
小结(260)
第10章无线资源管理技术(261)
10.1功率控制概述(261)
10.1.1CDMA系统的功率限制(262)
10.1.2开环功率控制(263)
10.1.3闭环功率控制(264)
10.1.4两种不同模式下的功率控制(265)
10.1.5TDD模式的功率控制机制(265)
10.2功率控制算法(268)
10.2.1系统模型(270)
10.2.2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271)
10.2.3存在SIR估计误差下的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JY。〗(272)
10.2.4分布式功率控制算法(273)10.2.5系统模型(274)
10.2.6最佳功率控制(275)
10.3功率控制实现算法(276)
10.3.1基站中的前向功率调节算法(276)
10.3.2反向链路功率控制(277)
10.3.3外环阈值设定算法(279)
10.3.4基站反向功率控制比特的传输(279)
10.3.5移动台中反向闭环功率调节算法(279)
10.3.6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280)
10.3.7功率控制误差的分布(280)
10.4切换技术(281)
10.4.1切换原因分析(282)
10.4.2切换的分类(283)
10.4.3切换技术的测量(284)
10.4.4目标小区的评估(285)
10.4.5切换的几种基本算法(286)
10.4.6切换过程的性能研究(287)
10.5软切换技术(288)
10.5.1CDMA切换分类(291)
10.5.2IS95A中的软切换(291)
10.5.3CDMA的软切换过程(292)
10.5.4CDMA的漫游(293)
10.6信道分配技术(294)
10.6.1信道分配技术分类(294)
10.6.2GSM信道分配策略(296)
10.6.3TDDCDMA中的DCA(297)
10.6.4DCA算法(299)
小结(300)〖WTHZ〗第11章无线网络技术(302)
11.1下一代全IP无线网络(302)
11.1.1UMTS全IP结构的演变(303)
11.1.2CDMA2000的网络结构(305)
11.1.3WLAN技术(306)
11.1.4移动IP和蜂窝IP网络(307)
11.1.5移动自组网(MANET)(307)
11.2移动IP技术(308)
11.2.1移动IP原理(308)
11.2.2PPP协议(309)
11.2.3无线接入网的网络资源管理(310)
11.2.4服务质量保障(312)
11.2.5无线IP的无线资源管理(316)
11.3蜂窝IP技术(319)
11.3.1寻呼和路由映射(320)
11.3.2工作机制(320)
11.4移动自主网技术(322)
11.4.1无线AdHoc网络的特点(324)
11.4.2无线AdHoc网络的关键技术(325)
11.4.3AdHoc网络的体系结构(327)
11.4.4分层无线AdHoc网络的应用(328)
11.4.5无线AdHoc网络的发展趋势(329)
11.5无线局域网(331)
11.5.1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332)
11.5.2无线局域网HiperLAN/2标准(333)
11.5.3IEEE802.11(337)
小结(343)
第12章软件无线电技术(345)
12.1概述(346)
12.1.1体系结构(347)
12.1.2软件无线电技术中的关键技术(347)
12.2数据采集技术(350)
12.2.1概述(350)
12.2.2软件无线电数据采集技术原理(351)
12.2.3软件无线电数据采集方案(353)
12.3多音调制解调技术(355)
12.3.1概述(355)
12.3.2基于小波的多音调制解调方案(356)
12.4基站接收单元的软件无线电实现(357)
12.4.1基站接收单元设计(358)
12.4.2系统实现分析(359)
12.5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360)
小结(364)第13章高速数据传输技术(366)
13.1HSDPA技术概述(367)
13.1.1HSDPA信道结构(368)
13.1.2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AMC)(369)
13.1.3混合的ARQ(HARQ)(370)
13.1.4快速蜂窝选择(FCS)(371)
13.1.5多输入多输出的天线处理(MIMO)(371)
13.2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372)
13.2.1差错控制方法(373)
13.2.2HARQ技术(375)
13.2.3HARQ机制(376)
13.2.4增加冗余传输机制(380)
13.2.5N信道停止等待HARQ(384)
13.3HSDPA性能分析(386)
13.3.1数据业务模型和性能评价(387)
13.3.2UE移动模型(389)
13.3.3数据分组算法(389)
13.3.4HARQ建模(390)
13.3.5AMC建模(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