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中国逻辑史研究有年,多年来一直苦苦寻找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的形成机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我撇开各种旧说,用逻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周易》古经时,终于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周易》无疑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一部思维工具书。作为一部规范影响华夏文化长达数千年之久的经典,《周易》的文化历史价值是多方面的,但是它的逻辑价值理应居于首位。这一发现,使我有一种“纲举目张”的快感,同时也为找到了中国逻辑史的起点、中国逻辑史的真正的主旋律而万分欣喜。三年前,当《中国逻辑史教程》列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而进行修订再版时,我提出添加“《周易》的逻辑思想”作为该教材的第一章这一建议,获得了南开大学崔清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何应灿教授等同道的一致赞同。我相信,《周易》作为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等著作的第一篇章,也为时不会太远。在进入正文之前,我想先将撰写本书的一些主要的想法告诉读者。我曾经说,《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逻辑史的起点。然而,当我继续前行,寻找《周易》得以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时,又发现《周易》还有源头。严格说来,《周易》只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比较完整的第一本书。在它之前,还有更古老的书籍,至少《连山》、《归藏》就早于《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