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手无寸铁的儒生,凭着口舌之利,竟搅得天翻地覆。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 ——《越绝书》这是一部“好看的”大话历史的小说。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在春秋战国交替的年代,强盛的齐国准备发兵,进攻孔子的母国鲁国。孔子一则心忧母国,一则也为了去实践他提出的“儒”之思想,遂派出弟子子贡,出使齐国,欲劝说齐国放弃出兵。没想到,子贡这一出马,一件事引出另一件事,不得不在各国之间一一倒腾,无意之间,却竟然完成了一件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的壮举,成为推动中国历史从春秋时期过渡到战国时代的英雄人物。小说《子贡出马》中的“子贡”,他实际上是被赶鸭子上架,原本自己一无所长,却命运作弄,出使诸国——这种责任之重大和个人能力之平庸,两者的错位,造成了子贡做多错多的滑稽形象。子贡出马大受惊吓/夏周:作家王小波在杂文《我对小说的看法》里提到,现代小说家曾经使他大受惊吓,而一系列惊吓的开始,是他二十七八岁时,读到的图尼埃尔的小说《少女与死》。他发现,小说以及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他整整十年放弃了写小说。2000年底,我也迎来了让我大受惊吓的小说,这就是“须弥山主人”的《子贡出马》。当时这部小说在新浪网连载,转眼一年多过去了,现在我静下心来,用一把小刀解剖《子贡出马》。两刀下去,我得到三部分:好玩的故事,对儒家思想的反讽,对历史的叙述和反思。其中,好玩的故事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是对儒家思想的反讽,此二者一表一里,但不是五五开。对历史的叙述和反思只占一成,纯粹是出于作者的习惯而附着于文本之上的。作者认为,写小说就是讲故事。既然讲故事,就要讲个好玩的故事。作者在两个方面确保了《子贡出马》这个故事好玩。一是营造戏谑的气氛。作者使用诙谐风趣的语言,努力营造戏谑的气氛,很多地方令人捧腹。这种戏谑的气氛很容易感染读者。二是营造悬念。由于使用了第一人称,读者一般不会担心子贡丢了性命。因此,悬念集中于如何完成游说的使命。这是小说的重头戏,作者精心设计了故事的逻辑结构,情节环环相扣,一点点地拨开读者眼前的迷雾。这一部分仿佛推理小说,看着过瘾。作为内核部分,对儒家思想的反讽是这部小说的主旨。作者花费工夫,讲这样一个好玩的故事,就是要把这个内核包裹起来。随着子贡从起初的洋洋自得,到后来处处碰壁的过程,作者借助于第一人称视角的便利,通过“我”的心理活动,每每顺势一击,对儒家思想进行反讽。在子贡去晋国的路上,借着对“仁义礼智信忠庸恕孝悌”的思辨,这种反讽达到了高潮。实际上,小说的内核部分到此已经结束。从第七章开始,由于子贡已经完成了游说使命,前面章节充溢着戏谑的气氛消失了,第一人称也退至幕后。叙述变得冷静甚至冷竣。作者愿意讲完所有故事,即便不再好玩,不再反讽。在第19节里,为了热闹些,作者还让子胥唱了一首歌,到了第20节,一段段的“范蠡说”,已经心灰意懒了。第21节,作者腾出手来,又拿“礼仪之邦”当做靶子练了练,而末尾的“吴国灭亡,越国兴旺,晋国被分割成赵魏韩三国”几句,清楚地表明作者对于叙述历史的喜爱,是处于惯性而写到小说里来的。对于历史的叙述和反思,是作者喜爱的一个主题。正如这部小说里子贡所说:“历史这个东西,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看似荒谬的叙述,反而可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相。这就是“历史真相”的荒谬所在。《子贡出马》这种“故事新编”的合理性,正在于此。在小说的最后一节,戏谑的气氛又重新出现,一切都只为了最后的两句话:“子贡出马,杀人如麻!”“子贡出马,搅乱天下!”这就是让我大受惊吓的《子贡出马》,一部很有意思的小说。书摘:勾践看见我进来,带着二十来个文武大臣,快步走下台阶来迎接我。他总是礼数周到,从不疏忽。像我从鲁国这样的礼仪之邦出来的人自然知道,越是礼数周到,就越是心有所求。即使像我们师兄弟,对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也总是礼数周到,目的是想让人称赞我们儒家弟子的温文尔雅。从这一点来说,维护礼仪之邦的声誉是十分吃力的。“今天我们要好好聊聊。”勾践说着把我让到座位上,那是一张四方的竹席。他自己在我对面的席子上坐下。那些大臣在他身旁隔着五六步站着,虽然也有竹席,但没有坐。 我想起计倪,这个狡猾的家伙在这种场合,不但没有座位,连站位也没有。我想问问哪个是范蠡哪个是文种,但想了一想,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