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艺术届建筑人生:冯纪忠访谈录 中英文本

建筑人生:冯纪忠访谈录 中英文本

建筑人生:冯纪忠访谈录 中英文本

定 价:¥38.00

作 者: 王伯伟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丛编项: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五十周年纪念专集
标 签: 冯纪忠 建筑师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2369300 出版时间: 2003-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173 字数:  

内容简介

  一个机构保持自身文化记忆的方式有许多种,编辑有代表性人物的文字作品,其形式或是文本的重编,或是历史性的回顾,或是对未来的展望,而其内涵则更在于基思想的影响。然而,直正值得后辈们普遍认同,并永久记忆的人物并不多,尤其是从跨时代的角度来看,之所以如此,每个进入文化机构的永久记忆的标准历来总是十分苛严,况且近五十年来,中国的任何一个文化机构都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经历与变故,以这样一个标准来要求,非等闲之辈所能致达。可是,无论这个标准怎样,都不会使我们在整理或阅读冯纪忠先生的文字和作品时,怀疑其理由的充分性;他不仅是一位真正富于创造智慧的教育家与建筑家,在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现代化的特殊的历史进程中,更是以其哲学和思想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建筑文化的教学与传播机构——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培养并影响了一批批规划师和建筑师,使他们成为中国建筑界的栋梁。对一个像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这样的文化机构而言,这段历程之所以具有永久记忆的价值,主要是冯纪忠先生在同济建筑学科的演进与转变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有为敏税地为这个文化机构开拓有价值的新视野,无论是教学方法、研究领域,设计理念上的,还是不额头方向上的。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这项艰巨的拓展工作的并不总是鲜花与喝彩,更多的却是对待异类般的怀疑冷漠,有时甚至是敌视和冷酷的批判。尽管在其建筑思想早期成形过程中,直接受到欧洲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出于建筑教学的目的,他对于空间的研究是在于一个理性的、逻辑性的、系统化的探索过程。而在其后漫长的建筑创作,特别是在建筑教育中,他都以其个性和实践协同,发展和丰富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尤其是他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不同地区和不同性质的建筑创作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创新意识,所以将他称之一位具有强烈新精神的建筑师是不为过的。作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教育的一位开拓者,他强调建筑与城市规划对于人类生活基本面上不可分离性又极为注重学科上的差异及其对建筑教育提出的特殊要求。他着眼于城市规划在不同历史时期带有的根本方向性问题,例如城市住宅问题,旧城改造问题,他认为只有明确一个时代人类面临的处境,才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晚年,他对于风景园林的研究与创作活动情有独钟。从几处现代园林设计,尤其是松江方塔园设计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让人深深的感觉到他在这个领域确实是一位勇敢的先行者,是在十分艰苦的道路上进行开拓。他是一位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目光远大的学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学术高峰,却长期处于主流学术体制和学术史的边缘,这是他的不幸,也是时代的不幸。《建筑人生——冯纪忠访谈录》是冯纪忠先生接受学生们的数次访问,以自己人生不同时期的轨迹为线索而展开的忠实纪录。冯纪忠先生本人和参与这件工作的其他人员并不期待这个谈话录成为某种理论或信仰的注解,而只是将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语历程整理出来,作为年轻一代了解历史的线索。全书分为早年求学、游学时期、回国创业、遭遇“文革”、开放岁月、中国现代精神和附录几个部分,并首次发表了一批珍贵的历史照片。

作者简介

暂缺《建筑人生:冯纪忠访谈录 中英文本》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一、早年求学
祖父母
父母
叔叔
手足
童年
基础教育
在圣约翰高中
戏剧兴趣
二、游学时期
出国
在德国
在维也纳
印象
回国心切
三、回国创业
在南京
上海都市规划
结婚
创办事务所
中国第一个大跨薄壳
和平楼设计
东湖客舍
同济医院
南京水利学院工程馆及华东师大化学馆
四、执教同济
中心大楼事件
声学实验室
担任系主任
创办城市规划专业
花瓶式教学
华沙英雄纪念碑竞赛
交流
人民大会堂方案
反薄壳
莫斯科西南区规划
建筑空间组合原理
现代主义思想
关于花港观鱼
五、遭遇“文革”
“设计革命化”
挨整
干校
国宾馆设计
北京图书馆方案
林风眠
六、开放岁月
七、中国现代精神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