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散文随笔中国近/现/当代散文随笔旅行在文明的边缘

旅行在文明的边缘

旅行在文明的边缘

定 价:¥18.00

作 者: 泽熙著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随笔

ISBN: 9787539621746 出版时间: 2002-10-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326 字数: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旅行?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大概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商人是为了赚钱、海盗是为了抢劫、学者是为了求知、探险家则是为了新的发现。也许还有的人只是为了休闲,暂时逃避一下繁忙的现实,抑或就是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人类的旅行大概和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很早就有人开始写旅行的书,譬如古希腊的希罗多德和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他们多少将自己的直接观察和道听途说融合在了一起。旅行和纯粹的观光还不一样,在古希腊语里它还有“职责”的意思。希罗多德不仅是历史学家,而且是旅行家。他不愿坐在书斋里写《历史》,而是走遍了几乎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譬如亲自到尼罗河沿岸寻访,第一个用文字记载了金字塔的见闻。这是追逐历史的旅行。历史只有一个,却常常在神话与真实之间游荡,因为失去的链条模糊了真相。当老蒲林尼在撰写《自然历史》时,就大量采用了希罗多德的说法,并传送给他的罗马的读者。近代考古,把对往事的追逐推到极至,当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热衷在书斋里翻阅古老的经典,争论荷马史诗的真实性时,谢里曼和伊文思却旅行到了野外。今天依然有许多人沿着他们的方式,做寻找失落文明的旅行,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寻找柏拉图笔下的那座“文明岛”:亚特兰蒂斯。旅行,有时具有更宽泛的含义,当然不仅仅只是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也有文化的旅行、思想的旅行、智慧的旅行等等。因此,读书和旅行常常被相提并论。科学是人类思维的探索,而科学的崎岖演化也是文明漂泊的一部分,这就像是在迷宫里旅行,看不到一条笔直的路通达目的地。我们在书中“旅行”,则往往可以感受到前人的智慧在纷纭杂乱的世界里透射出来的光。读书和旅行可以并称为人生的两大快乐。公元十世纪时,波斯有个国王的心腹藏书达11万多册,但在旅行时也不忍将它们留在家里,於是组织了一支400匹骆驼的运输大队托着这些书,并按字母排序,随时可以取阅。於是,旅行和读书可以得兼。如果说纯粹“休闲旅行”的想法是从古罗马人夏天到那不勒斯海湾度假开始的,那么第一本现代旅行指南则是1835年贝德克尔的《在莱茵河上旅行》,它不过是实用地介绍了一些莱茵河的历史,却成为立刻覆盖欧洲的畅销书,而旅行的普遍吸引力则来自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欲望。1999年3月我开始写一些文化随笔和旅行见闻,这是来美国后的第三年。以后,我旅行过亚洲的香港、新加坡和韩国,常常为那里文化融合或经济繁荣所吸引;在北美,旅行过美国的许多城市,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在拉丁美洲,旅行过墨西哥、巴马、委内瑞拉、阿根廷和波多黎各,感受到西班牙文化以及土著印第安人带来的影响。我唯一所能做的,就是随时把留意到的文化现象记录下来。旅行可能会收到意外的教益。征服者亚历山大常常做征服的旅行,足迹遍布亚非欧三个大陆。当他途经希腊的科林斯时,发现路边有个圆木桶,里面竟然住着希腊大哲第欧根尼(Diogenes),只身在这里寻求智慧。亚历山大好奇地停下来问到:“你需要什么吗?”哲学家回过头说:“是的,请你站到路的一边去,别挡住了我的太阳。”亚历山大不由得肃然,后来说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希望成为第欧根尼。”这就是征服者受到的教益。不过,是否每个人都要一定要远行?有人说呆在家里也无所谓,因为“达·芬奇和贝多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欧洲,莎士比亚几乎不到任何地方去。”许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从旅行中受益,17世纪的欧文·费尔瑟姆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旅行使聪明的人更加明智,也使愚蠢的人更加糊涂。”但我想,阅读一本异土见闻的书总是令人感到遐意的。

作者简介

  泽熙(姓名:夏军),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84年毕业于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美国泽维尔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攻读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在国内报纸、杂志上发表经济、管理文章30多篇,自1998年3月起互联网杂志上发表文化随笔100多篇。出版的书籍有《东西-水间-现代管理中的文化碰撞》、《书藏·书奇·书话》和《只眼看东西》。

图书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文明的漂泊者
一、作为旅行家的希罗多德
  “史学之父”的埃及之旅
  二千多年前的一个假说
  逼近真实
  为什么是锥形?
二、寻踪“亚马逊”
  迷雾中的“女儿国”
  希罗多德的黑海之行
  中亚草原上的“巾帼武士”
  “文明人”与“野蛮人”
三、一代浪迹的国壬
  人类最早的史诗
  漂泊到文明之外
  经典有同源?
  人间天堂“迪尔蒙”
  重现的英雄故事
四、奠基罗马的逃亡者
  英雄来自特洛伊
  虚构与历史
  焚稿之愿:维吉尔与屋大维
  “一个帝国的梦想”
五、荒岛上的拿破仑
  青年“爱书家”
  厄尔巴岛:流放与读书
  圣·赫勒拿岛:最后的伴侣
六、流亡者的世纪之作
  巴黎的清贫岁月
  英国遭禁之始
  爱尔兰开禁之末
  拍卖场上的佼佼者
第二部分 追逐失落的过去
一、柏拉图的旷世之谜
  哲人笔下的“文明岛”
  在“桃花源”里
  诸多的“候选地”
  “克里特岛假设”
  科幻植入“乌托邦”
  莫不是“陶翁之意”?
二、古有特洛伊
  虚构还是历史?
  谢里曼的惊人发现
  “特洛伊黄金”的下落
  “欧洲第一古城”迈锡尼
  沉船古证
三、不再遥远的克里特
  一个“神话”的破解
  并非“理想国”
  “文明子宫”里的异常发现
  伊文思的功与过
四、“圣经考古”的背后
  约旦河西岸的枪声
  特拉丹石碑上的困惑文字
  阿拉拉特山上的“诺亚方舟”
  澳大利亚的一场官司
五、扑朔迷离的新发现(上)
  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
  《光明之城》的真伪
  《伊利亚特》是“星图”?
六、扑朔迷离的新发现(下)
  埃及泥板:人类最早的文字?
  丝瓦石板:昭示了亚历山大之墓?
  安纳乌石:中亚古文字的见证?
第三部分 旅行散记
一、流连忘返墨西哥
二、金色的委内瑞拉
三、探戈的故乡阿根廷
四、香港归来
五、多元文化的新加坡
六、东穷大海的韩国
七、在海外度春节
第四部分 科学奥德赛
第五部分 经典悖论漫游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