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认为,“革命的人生观”只需跟定自己的领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此,要敢于冒险,犯大难,乃至杀身成仁。所以,年轻的时候。蒋介石就到处寻找靠山,期望青云直上。早年的蒋介石无权无势,和许多有志之士一样,也加入到了留学海外的行列。1906年,他前往日本学习军事。来到日本后,蒋介石感到很失望:日本军事学院只接收中国政府陆军部推荐的学生,而普通人要得到这种推荐只能是一种梦想,当时可走的只有一条路——进入日本中学学习日语。蒋介石最终不能如愿以偿,但是他却结识了日后仕途上的恩师——陈其美,成为这次日本之行最大的收获。陈其美是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者,在上海金融巨头和帮会头目中颇有名气,此时正留洋日本。他比蒋介石大10岁,谙熟秘密帮会的运作。经商方面的经验也很丰富。与陈其美相识,在蒋介石这个年轻的浙江人心目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他梦想能够借此在生活中顺利找到自己的位置.做一番事业。得益于陈其美的帮助,蒋介石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在同盟会的会议上,蒋介石和其他预备会员宣誓忠于革命:“我宣誓要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而斗争!”蒋介石在东京振武学校的三年时间里,主要是作为陈其美手下的亲信,在浙江籍的同盟会员的同学中活动。虽然当时进行的革命活动仅限于同学中交谈革命形势和理想、阅读书籍等,然而这使年轻的蒋介石逐渐积累了从事秘密政治斗争的经验,并与张静江、陈其美结成了异姓兄弟。1911年,武昌爆发起义,陈其美发电报给蒋介石,要他回国。由于怕学校不同意,蒋介石便耍了点花招,请假48个小时,和同学张群、陈星枢抵达东京,在同盟会支部换上便服,于10月30月回到上海,参与陈其美的革命工作。就这样,蒋介石加入到惨烈的革命斗争中来,在陈其美的麾下受到重用。1915年,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策划摧毁共和政体,登上皇帝宝座。陈其美等革命同志拟定发动一场总暴动,以削弱北京政府的声势。抗议袁世凯称帝;然而,暴动惨遭失败,陈其美和蒋介石夺命而逃。为了彻底消灭“叛乱分子”,袁世凯派密使李海秋到上海,刺杀了陈其美。“壮志未酬身先死”,陈其美含恨九泉。蒋介石闻讯后痛哭失声,立即赶到出事地点,将陈的尸体载回自己在上海的秘密寓所人殓,并撰写祭文悼念。陈其美死后,蒋介石失去了惟一的靠山,觉得好像天塌下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