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化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第二节 中药化学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中的作用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中药及植物药有效成分的概况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简介
一、生物碱
二、甙类
三、有机酸
四、树脂
五、挥发油
六、糖类
七、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八、鞣质
九、植物色素
十、油脂和蜡
十一、无机成分及微量元素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
第三节 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
一、各种提取方法
(一) 溶剂提取法
(二) 水蒸气蒸馏法
(三) 升华法
二、各种分离纯化方法
(一) 系统溶剂分离法
(二) 两相溶剂萃取法
(三) 沉淀法
(四) 盐析法
(五) 分馏法
(六) 结晶法
(七) 色谱法
(八) 分离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和结构研究简介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程序
(一) 物理常数的测定
(二) 分子式的测定
(三) 化合物功能团和分子骨架的推定
(四) 化合物结构式的确定
二、结构测定常用的波谱分析
(一) 紫外光谱
(二) 红外光谱
(三) 槟磁共振谱
(四) 质谱
三、旋光谱
四、圆二色谱
五、晶体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
第五节 药理供试样品的配制
第三章 生物碱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物碱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生物碱的分类
一、吡咯烷类生物碱
二、莨菪烷类生物碱
三、哌啶类生物碱
四、喹啉类生物碱
五、吖啶酮类生物碱
六、喳唑啉类生物碱
七、咪唑类生物碱
八、异喹啉类生物碱
九、吲哚类生物碱
十、瞟呤及黄嘌呤类生物碱
十一、大环类生物碱
十二、萜类生物碱
十三、甾体类生物碱
十四、有机胺类生物碱
第四节 生物碱在植物体中的存在形式
第五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二、旋光性
三、溶解度
四、碱性
五、沉淀反应
六、显色反应
第六节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
(一) 水或酸水提取法
(二) 醇类溶剂提取法
(三)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
二、生物碱的分离
(一) 总生物碱的初步分离
(二) 生物碱单体的分离
三、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
(一) 沉淀法
(二) 溶剂法
(三) 离子交换树脂法
四、提取分离方法对生物碱结构的影响
(一) 溶剂的影响
(二) 酸碱的影响
(三) 色谱分离的影响
(四) 其他影响
第七节 生物碱的色谱检识
一、生物碱的薄层色谱
二、生物碱的纸色谱
三、生物碱的高效液相色谱
四、生物碱的气相色谱
第八节 生物碱的结构测定
一、生物碱结构测定中常用的化学方法
(一) N-C链裂解反应
(二) 脱氢反应
(三) 氧化反应
(四) 还原反应
(五) 沟通反应
二、波谱分析在生物碱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一) 紫外光谱
(二) 红外光谱
(三) 质谱
(四) 核磁共振谱
三、生物碱结构测定实例
第九节 含生物碱中药实例
一、麻黄
二、黄连
三、粉防己
四、延胡索
五、苦参
六、洋金花
七、番木鳖
八、乌头(附子)
第四章 甙类
第一节 甙的结构
一、甙元
二、糖
第二节 甙的分类
一、按甙键原子分类
(一) 氧甙
(二) 硫甙
(三) 氮甙
(四) 碳甙
二、按甙元的化学结构分类
三、按甙类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况分类
第三节 甙的通性
一、一般形态
二、旋光度
三、溶解度
第四节 甙键的裂解
一、酸催化水解
二、碱催化水解
三、酶催化水解
四、乙酰解反应
五、氧化开裂反应
第五节 甙的提取和分离
一、甙的提取
二、甙的分离纯化
(一) 溶剂处理法
(二) 铅盐处理法
(三) 大孔树脂纯化法
(四) 柱色谱分离法
第六节 甙的结构研究
……
第五章 醌类化合物
第六章 香豆素和木脂类
第七章 黄酮类化合物
第八章 强心甙
第九章 皂甙
第十章 萜类和挥发油
第十一章 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第十二章 其他成分
实验指导
附录 中药化学常用试剂及配制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英(拉)汉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