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

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

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

定 价:¥20.00

作 者: 顾建平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失业 就业

ISBN: 9787109082601 出版时间: 2003-05-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1cm 页数: 229 字数:  

内容简介

  全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论如下:首先,在分析、介绍国际劳工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劳工统计方面的指标设计、核算方法和数据的值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劳工就业统计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以及相关指标值与其他国家的反差。其次,以宏观经济学中的失业理论为主线,较全面地梳理和归纳了经济学在有关失业的理论。第三,为确保数扰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本研究通过大量官方数据的处事,对1978-2000年中国劳动就业状况——就业的方式、规模、结构、城乡分布等作了总体回顾,并借助人口增长和劳动供求模型对未来20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作了预测。第四,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转移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就业压力。第五,社会公平、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都与劳动办的配置利用机制有关。处在市场化改革中后期的中国,至今,人的身份与就业机会是不平等的。最后,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就业扩张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正沿着资本集约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的轨道运行,这就出现了资本深化型失业。文章提出了中国经济应从投资推动型增长向就业推动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其理论论证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本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  劳工与失业统计:国际比较
  第一节  劳工与失业统计:存量指标
  第二节   劳工与失业统计:流量模型
  第三节  中国的劳动就业与失业统计:现状与问题
  附:我国人口与就业统计数扰的调查与发布
第三章  失业理论:文献综述
  第一节  西方失业理论综述
  第二节  失业的国别视角:发达、不发达和转型经济
  第三节  失业治理的政策
第四章  1978-2000年中国的就业变动与失业:总体回顾
  第一节  就业方式与就业格局的演变
  第二节  城镇失业状况的演变
  第三节  中国经济转型与失业类型
第五章  未来2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分析
  第一节  劳动力的供给分析
  第二节  劳动力的需求分析
  第三节  2000-2020年中国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第六章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就业结构变动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变动与非国有经济高速发展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失衡
  第三节  人口城乡结构与就业城乡结构的失衡
第七章  农村劳动力:就业、隐性失业与流动
  第一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与结构
  第二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隐性失业率的估计
  第三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和转移
第八章  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分配效应
  第一节  繁荣背后的贫困
  第二节  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小于人均GDP差异
  第三节  发达地区弱势劳动力的“逆歧视”问题
  第四节  几点结论
第九章  中国的就业体制转轨与劳动力市场的三元分割
  第一节  中国的劳动就业格局:城市就业双轨制和城乡三元劳动力市场
  第二节  名义就业、隐性失业与我国真实失业率的估算
  第三节  就业制度的“体制内诱致性变迁”:城乡差异比较
第十章  由投资推动型向就业推动型增长方式转变
        ——对中国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的一种解释
  第一节  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二节  资本深化、资本一产出比和劳动生产率的迅速上升
  第三节  以就业推动代替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战略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