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摄影艺术画家眼中的黄土高原

画家眼中的黄土高原

画家眼中的黄土高原

定 价:¥28.00

作 者: 周路著
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黄土高原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9811390 出版时间: 2003-01-01 包装: 铜版纸
开本: 19×21cm 页数: 90页 字数:  

内容简介

  童年时常听父亲说到剪纸、民歌、秧歌、延河、宝塔山、桥儿沟、市刻、开荒、识字运动等等。20世纪80年代中叶,我第一次来到陕北黄土高原,那是一次圆梦之行。回来后将照片给父亲过目,父亲大喜,喃喃地说这儿变了,那儿还是老样……而那年的全国版画展上,我的一幅先期不被看重的带有陕北民间剪纸风格的作品最后竟获大奖。这使我受宠若惊,终生难忘。至此,每年春节一到,我便打起背包,开始了陕北黄土高原之行。我以后的几组版画系列无一不是表现黄土高原的景与物。每一次的采风,都会有新的收获,但同时又会带来新的遗憾,总觉得还缺少点东西,总是不满足,这就是我下一次行程的动机。采风成瘾,由每年一次两次递增到三次,最后干脆绞尽脑汗,说服领导,来个金蝉脱壳,索引到黄土高原腹地一小县城挂职。虽任文化局副局长,但不问事,专心在黄河岸边、高原深处走村串户,翻墚越峁,干起了近乎专职摄影家的行当。陕北黄土高原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远期,她因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而闻名。传说先圣伏羲氏就生活在高原腹地延川县境内至今仍被称为伏羲河村的地方。据延川县志记载:“伏羲在此仰头观天象,低头看河山,神悟阴阳鱼,点化太极八卦图。”中期,她为始皇帝赢政封疆固土奉献了广褒的山林植被。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就从这儿穿越而过。近代,她用瘦弱而又热情的双臂拥抱着中央红军这一革命军队。今天,这儿仍是黄土一片,高原的人们仍旧和祖辈们一样,默默无言,勤勤恳恳地劳作、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每天将东山的日头搬到西山。千年的沟壑百年的塬,高原上有着无数条经过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被雨水冲刷风蚀的沟壑,它们纵横交错,将高原分割得支离破碎。先民们并没有嫌弃这块土地,他们掘洞为穴,聚众为村,星星点点地布满了黄土高原的沟壑峁墚。他们在纵向似刀削般的沟壑顶上,横向开垦出柔情似水般的如母亲胴体一样的田地,这就是高原上典弄的塬或墚。这是子民们赖以果腹的五谷粮仓,是人们生存的希望和依托。延续几千年,人们仍旧在这植被几乎荡然无存、风沙肆虐、干旱无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上悠闲自得地送迎着春夏秋冬。甚至,当人们觉得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他们也必定要选一块高瞻远瞩的塬地,瞑目时还要保佑、祈福后辈们生活美满,人丁兴旺。黄土高原几经沧桑,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也留下了无数可描可绘的动人画面。和人类起源几乎同步的民间美术,自始至终伴随着人们。那些剪纸、刺绣、面花、雕刻古朴而典雅,将窑洞居室装点得别具风采,浑然构成一座座纯情挚真、和谐美妙的窑洞艺术画廊。这些古朴的民间艺术,本意并不是取悦他人的目光,而是自身对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对富庶的祈盼、对后代的展望,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同样的形式还有腰鼓、秧歌、道情与信天游。粗犷激越的安塞腰鼓,古时作为擂鼓助战、庆贺胜利之用,今日则是人们庆贺丰收、欢度节日、拜年致喜的必要道具。歌谣云:“穿上新衣把秧歌扭,一年的劳累在正月里擞,跑旱船,打腰鼓,想法子博烈寻法子吼。”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凡有人迹的地方,总会听到那一曲曲回肠荡气,高亢激越的信天游歌声。黄土地上的人们,世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终年辛勤耕耘,挥洒汗水,广种薄收,看老天脸我。正是在生活劳作中他们“以歌解忧,以歌抒情、即兴编唱、无拘无束”,从心底里吼出对幸福爱情的向往。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为自由舒展的信天游引吭高歌提供了深邃、广博、空旷的舞台。任何一首信天游都是一幅美妙的画面,任何一幅描绘信天游都是一幅美妙的画面,任何一幅描绘黄土高原的画面里都有信天游的音符。一个人一种感觉。尽管我出生在南方,也曾涉足江南水乡、皖南民居,攀登过黄山、庐山等名山大川,但相比之下,黄土高原更令我激动,更令我产生创作灵感。而纯朴善良、勤劳憨厚的陕北人民,更让我魂牵梦萦——“三天没见到哥哥的面,大路行人都问遍”。我拥有,我独享;大家拥有,共同分享。但愿我目光留住的地方,也能引起您的注目。

作者简介

暂缺《画家眼中的黄土高原》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暂缺《画家眼中的黄土高原》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