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西方文论是中国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占6学分。本课程以西方文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概括性地介绍和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学说,梳理其中的基本观念及其理论形态,力图借此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为了更好地适应本科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实际需要,本教材将西方古典文论与现代文论打通,古典部分上溯到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和“前柏拉图美学”,现代部分则是将20世纪西方文论归纳为三种主要的范式延伸及其对古典文论的回应,力图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展现西方文论的完整性和逻辑联系。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各章均附有关键概念和即时练习题。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学习者应当特别注意各段内容的关键概念,并以这些关键概念为线索进行分类复习。《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汇集了西方文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可作为本教材的参考书。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参阅外文资料,比如CriticalTheorysincePlato(EditedbyHazardAdams,NewYork:HarcourtBreaceJovanovich,Inc.,1971)以及StudyingLiterature:TheEssentialCompanion(byPaulGoring,London:Arnold,2001)。通过网络学习本课程,在时间上当然比较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计划。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对学习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习者自我督促、自我考核并且持之以恒。因此,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也许会有一定的帮助。本课程分为10章,在校的本科学生修完全部内容通常需要两个学期,除去听课之外,还能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阅读相关书籍并撰写读书报告。在可能的条件下,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同学也应当为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阅读参考书,甚至可以利用网络优势,随时交流重要资料或者阅读心得,以弥补课堂讨论之缺。如果将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请参阅“绪论”),建议每一部分的平均学习时间不少于三个月。作者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