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管理学理论心理与行为测量

心理与行为测量

心理与行为测量

定 价:¥36.00

作 者: 凌文辁,方俐洛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11117919 出版时间: 2003-08-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4cm 页数: 436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基础篇、认知测验篇、人格测验篇、职业测验篇、组织行为测验篇共5大篇18章。基础篇主要讲述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心理与行为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以及心理测验法等基本概念。认知测验篇介绍了几种智力测验和斯特鲁色词测验。人格测验篇介绍了人格理论中的主要学派以及罗夏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A型行为调查、考试焦虑测验等。在职业测验篇中,介绍了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职业兴趣测验、司机安全驾驶测验、罪犯改造成效评估量表等。在组织行为测量篇中,介绍了作者近十多年来有关组织行为的部分研究成果。本书适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卫生学、行为医学等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作为方法论教材使用。同时,可作为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学习参考书。

作者简介

  凌文辁:男,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1981:1983年留学日本。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学位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暨南大学一级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名誉会长;广东省心理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等。获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早研究者之一。对中国领导行为模式::CPM理论、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中国职工组织承诺模型及管理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已出版著作20本,发表论文180余篇。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二等奖2项。广东省人文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项。方俐洛:女,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1982: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获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学项目共29项。著作12本,译著3本,学术论文96篇。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图书目录


基础篇
第1章心理与行为的科学研究
方法
1.1科学研究概念
1.1.1科学概念界定
1.1.2行为科学研究的目标与分类
1.2科学研究的过程
1.2.1选题
1.2.2文献研究
1.2.3进行研究设计
1.2.4实验设计与实验实施
1.2.5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解释
1.2.6研究报告的撰写
1.3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
1.3.1观察法
1.3.2实验法
1.3.3测验法
1.3.4调查研究法
1.3.5其他方法
1.4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1.4.1实验设计中的几个概念
1.4.2独立组设计
1.4.3重复测量设计及平衡法
1.4.4复杂实验设计
1.4.5准实验设计
1.4.6单一被试研究设计
1.5测量量尺与抽样
1.5.1四种测量量尺
1.5.2测量样本抽取
第2章心理测验法
2.1心理测验概说
2.1.1心理测量
2.1.2心理测验的定义
2.1.3心理测定的特性
2.1.4心理测验的机能
2.2心理测验的编制
2.2.1一个标准化测验必须满足的条件
2.2.2标准化测验的编制过程
2.3信度.效度.项目分析
2.3.1信度
2.3.2效度
2.3.3项目分析
2.4问卷法认知测验篇
第3章智力测定法
3.1智力的定义与智力测验
3.2智力量表
3.2.1实足年龄
3.2.2心理年龄
3.2.3智商(IQ)
3.2.4智力标准分数和离差智商
3.2.5智商等级
3.3比纳式智力测验概况
3.4田中-比纳式智力测验法
3.4.1概况
3.4.2实施法
3.4.3记分法
3.4.4结果表示法
3.5韦克斯勒成人智力诊断测验法
3.5.1概况
3.5.2实施法
3.5.3各类问题的给分标准
3.5.4记分法
3.5.5结果的表示法
3.6韦克斯勒儿童智力诊断测验法
3.6.1概况
3.6.2测验的构成
3.6.3测验的实施法和记分法
3.6.4结果的处理法
3.6.5应用
第4章斯特鲁色词测验
4.1斯特鲁色词测验概述
4.1.1斯特鲁色词测验的内容
4.1.2斯特鲁色词测验的应用研究方向
4.2斯特鲁色词测验的实施法
4.2.1斯特鲁色词测验的施行法
4.2.2斯特鲁色词测验的记分法
4.3斯特鲁色词测验的诊断人格测验篇
第5章人格理论
5.1什么是人格
5.2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5.2.1人格定义与分类
5.2.2动机的机能自主
5.2.3健康人格的特点
5.2.4人格倾向与价值观
5.3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5.3.1卡氏的人格特质分类
5.3.2人格的动力特质
5.4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
5.4.1人格的层次模型
5.4.2人格维度
5.4.3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5.5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5.5.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5.5.2荣格的人格理论
5.6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5.6.1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5.6.2自我实现与顶峰体验
5.7行为主义的人格理论
5.7.1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5.7.2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5.8人格测验的方法
5.8.1人格测验方法的类型
5.8.2问卷法人格测验分类
5.8.3问卷法人格测验的长处与短处
5.9小结
第6章投射法人格测验--罗夏测验
6.1投射法概论
6.2罗夏墨迹测验
6.2.1简述
6.2.2罗夏测验的四个阶段
6.2.3记号化与反应的定义
6.3记号化
6.3.1反应领域的记号化
6.3.2形态反映和运动反应记号化
6.3.3浓淡反应记号化
6.3.4色彩反应记号化
6.4形态水平的评价
6.5各图版中易产生的反应及反应内容
6.6内容分析
6.6.1常见的反应范围
6.6.2始发反应时间和反应用时
6.6.3色彩动力学
6.6.4浓淡动力学
第7章詹金斯活动性调查
7.1A型行为及其测量
7.1.1A型行为模式
7.1.2A型行为模式与心脏病的关系
7.1.3A型行为的测定量表--JAS
7.2JAS的实施法
7.2.1JAS的构成
7.2.2测验的施行
7.2.3取分法
7.2.4测验基础和解释
7.2.5JAS的适用范围
7.3个案研究实例
7.4JAS活动性调查用于探讨组织管理
7.4.1研究目的
7.4.2方法
7.4.3结果
7.4.4讨论
7.4.5小结
第8章MBTI与CVPS职业人格
8.1MBTI简介
8.1.1MBTI的发展历程
8.1.2MBTI的应用
8.2中国人职业个性测量工具(CVPS)的研制
8.2.1研究目的
8.2.2预试研究
8.2.3CVPS模型设计
8.2.4CVPS量表的设计
8.2.5结论
8.2.6应用前景及展望
第9章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
9.1概况
9.2MMPI测验
9.2.1测验的目的.内容及形式
9.2.2测验的记分方法及结果的判定
9.3效度量表
9.3.1疑问量表
9.3.2说谎量表
9.3.3效度量表
9.3.4修正量表
9.3.5无效度的剖析图
9.4临床量表
9.4.1量表1疑病症
9.4.2量表2抑郁症
9.4.3量表3歇斯底里
9.4.4量表4精神病态性偏倚
9.4.5量表5性度
9.4.6量表6偏执狂或妄想
9.4.7量表7精神衰弱
9.4.8量表8精神分裂
9.4.9量表9轻躁狂
9.4.10量表0社会内向性格
9.5两个高得分的组合类型职业测验篇
第10章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1能力倾向的概述
10.1.1能力倾向的概念
10.1.2能力结构理论
10.2能力倾向测验的内容.编制及用途
10.3一般能力倾向成套
测验(GATB)
10.3.1测验目的与测验项目
10.3.2GATB测验的功能
10.3.3测验方法
10.3.4记分方法
10.3.5测验结果的应用
10.4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中国城市版
的建构
10.4.1测验的建构
10.4.2常模的建立
10.5一般能力因素结构的理论探讨
10.5.1我国中学生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的构成
10.5.2中国的一般能力结构理论模型
第11章职业兴趣测验及职业价值观研究
11.1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11.1.1职业类型的四个假说
11.1.2六种职业兴趣的人格类型特征
11.2霍兰德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建构
11.2.1问题的提出
11.2.2量表的建构:方法与结果
11.2.3小结
11.3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11.3.1前言
11.3.2方法
11.3.3结果
11.3.4讨论
第12章司机安全驾驶测验
12.1交通事故与安全驾驶
12.1.1交通事故概述
12.1.2人的因素在事故因素中的重要性
12.1.3事故者的特征
12.1.4事故者的性别特征
12.1.5驾驶行动中的紧急事态
12.1.6驾驶行为的心理过程
12.2汽车司机安全驾驶性向测验的建构
12.2.1引言
12.2.2方法
12.2.3结果
12.2.4小结
第13章罪犯改造成效评估量表
13.1心理测验与罪犯改造
13.2方法
13.2.1原始量表项目收集
13.2.2量表项目筛选
13.2.3量表的检验
13.3结果
13.3.1信度检验
13.3.2效度检验
13.4讨论组织行为测量篇
第14章中国领导行为评测
14.1领导的基本概念
14.1.1西方领导科学的形成
14.1.2领导的定义
14.1.3领导的影响力
14.1.4领导的选拔与培训
14.2领导行为研究的中国化问题
14.2.1何谓"中国特色"
14.2.2领导理论的文化差异
14.3CPM领导行为及其测量
14.3.1CPM理论
14.3.2CPM模式的领导概念
14.3.3CPM概念的动力学
14.3.4CPM模式的实际应用
14.4中国人的内隐领导理论及其测量
14.4.1领导理论的文化角色
14.4.2"内隐"领导特质量表的研制
14.4.3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
14.4.4内隐领导理论的中美差异
14.4.5内隐领导理论与外显领导理论的联系
14.5小结
第15章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研究
15.1国外关于组织承诺研究概述
15.1.1组织承诺定义与承诺类型
15.1.2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
15.1.3组织承诺对工作表现的影响
15.2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构模型研究
15.2.1方法
15.2.2承诺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15.2.3研究结果
15.3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结构模型检验
15.3.1问题的提出
15.3.2研究假设
15.3.3结果与分析
15.3.4承诺结构的二阶因子模型分析
15.3.5组织承诺的组合类型
15.4组织承诺类型与员工行为表现
15.4.1研究方法
15.4.2数据分析与结果
15.4.3各种承诺类型的绩效行为表现的概括
15.5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分析
15.5.1人口特征与承诺类型关系的分析
15.5.2影响承诺的组织因素的测量
15.5.3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模型
15.6结论
第16章自我效能感测量
16.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和测量
16.1.1自我效能感定义
16.1.2自我效能感测量
16.1.3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16.1.4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
16.1.5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16.1.6增强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16.2保险推销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构
16.2.1前言
16.2.2方法
16.2.3结果
16.2.4讨论
16.3管理者的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构
16.3.1建构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意义
16.3.2管理自我效能感结构的探索性研究
16.3.3管理自我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研究
16.3.4信度和效度检验
16.3.5结论
第17章失业(下岗)人员"成功求职策略培训"的干预研究
17.1失业研究的重要性及项目来源
17.1.1工作对人的意义及失业对人的影响
17.1.2项目的来源
17.2"成功求职"干预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17.2.1内容
17.2.2方法
17.2.3"成功求职"干预项目研究的总体方案
17.3需求分析
17.3.1需求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17.3.2中国和美国样本的需求分析的结果比较
17.3.3中国和美国样本量表信度比较
17.4"成功求职"干预实验的实施及效果
17.4.1调查样本
17.4.2实验设计
17.4.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再就业率比较
17.4.4培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指标的影响
17.4.5干预对参加培训的失业者配偶的影响
17.4.6下岗失业者对培训实施的评价
17.5研究的结论与意义
第18章中日合资企业的组织行为学研究
18.1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8.2中日合资企业中国员工对日本管理者的评价
18.2.1中国员工对日本管理者的印象
18.2.2对日本人印象的主成分分析
18.2.3交往频度与对日本管理者印象的关系
18.3中日合资企业中国员工对所在企业的评价
18.3.1中日合资企业中国职工的满意度
18.3.2中方管理人员对所在企业的评价
18.3.3中方一般工人与管理人员评价的差异
18.4中日合资企业中国员工的转职意愿
18.4.1中日合资企业中国员工的转职意愿
18.4.2转职意愿与对工作条件的满意度
18.4.3转职意愿与对日本管理者的印象
18.5中日合资企业中国员工对各国企业的选好度
18.6几点思考
附录
附录A量表.问卷.测验名称
一览表
附录B美.英.日心理学及相关学
科期刊杂志一览表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