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书分总论、各论两大篇。总论介绍了经络的特征与实质,穴位结构与功能的特异性,经络之气与针感,针灸治病的神经学、免疫学、内分泌学机制及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机制的研究成果;各论介绍了81种疾病的发病机制、针灸治疗机制、辨证论治、针灸处方取穴、名家验案等方面内容。该书将传统针灸理论、现代研究成果、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论性、实用性,可供针灸临床、科研人员参考使用。片断:第一章针灸基本概念及研究进展针灸是一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经络穴位为生理基础,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人体科学。从历代文献的内容可以看出,针灸是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的,其基本概念中的经络、腧穴、针刺方法、针感等无不有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要认识针灸学,就需由其基本概念开始。除传统针灸学内容外,现代科学对针灸学的各方面都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针灸学的内容。本章拟就针灸学基本概念的传统观念与现代研究,作一概括性的论述。第一节经络的特征与实质一、传统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与针灸学的关系尤为密切。(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是贯通人体上下,沟通机体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是人体自然存在的一个生理功能系统,向内,隶属连系于脏腑;向外,连络于肢体关节;沟通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可以运行气血,调和阴阳,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动态平衡。经络系统对人体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决生死、处百病”;同时,在针灸、中药治疗人体疾病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正如《灵枢·经别篇》所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也。”高度概括了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作用。(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亦称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经络学说的形成,深受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所有人体经络都分为阴、阳两个部分。十二正经中有六条阴经、六条阳经。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所以十二经脉的命名,除有阴阳之分外,还标名了其所属脏腑。例如,手太阴肺经,其含义包括:这条经脉是阴经、隶属于肺脏、外部循行于手上。与此类似,其它十一经脉的命名也都包含了这些意义。阴经循行于肢体内侧及胸腹:阳经循行于肢体外侧及腰背。现将十二经脉名称、所属脏腑、阴阳五行属性列表如下(表1-1)。本书前言前言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古老的部分。以《黄帝内经》为标志,针灸学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此,针灸才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科学。早于此,则可见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等。比较其与《黄帝内经》的内容,可以发现针灸学的理论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后世针灸医家辈出,对针灸学的内容进行了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其中有两次较大规模的理论总结,一次以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为代表,一次以明朝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为代表。针灸的疗效卓著,理论体系完备,是千百年来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为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有着其它医疗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清朝后期,由于列强入侵,国门洞开,各种崇洋思想泛滥,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针灸学也不例外,有人甚至斥之为神秘之学。1929年国民党政府竟然颁布了废止中医的法案,针灸学遭到了空前的劫难。但即使在这些时期,针灸因其卓越的疗效,依然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望。值得国人反思的是,也是在这一时期,一些西方人士在中国学习了针灸医术之后,将其带回欧洲,并对针灸进行了一些现代研究。后来法国人受中国针灸的启发,开创了耳针疗法,反过来传入我国,这实在是针灸史上的一个深刻教训。传统针灸学说是以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哲学为指导的,用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的变化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用证候采归纳疾病的临床表现、变化发展的趋势,继而在明辨证候的基础上选取一定的穴位加以配伍,进行针灸治疗,即所谓的辨证论治。其主要特点是用整体观念、动态观念来考察疾病,这也是传统针灸学的精华所在。然而这种传统针灸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其理论体系中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以古代朴素的阴阳五行哲学为指导的,在说明人类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时,往往显得较为模糊,加上针灸典籍的文字古奥,对于现代人而言,晦涩难懂之处甚多,这些都给我们继承传统针灸学造成很多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深入地理解传统针灸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要坚持不懈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的各种手段去研究、剖析传统针灸的理论、方法,并利用所得出的科研成果来更好地为针灸临床工作服务。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开展了针灸的现代研究,以中国和前苏联的秘研工作者成绩最为显著。其它的如法国、英国、德国的学者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1958年,中国的针刺麻醉获得成功,引起了世界轰动。至此,美国也加入了针灸研究的行列。发展到今天,针灸学的现代研究已结出累累果实,在针灸的理论、经络穴位的实质与特异性,以及针灸治疗疾病的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大量成果,同时也积累了很多临床研究资料。针灸学古老而神秘的面纱正渐渐被揭开。正是由于对针灸的现代研究,使得古老的针灸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医学科学中的一门前沿学科,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针灸是中医学中最早走向世界的部分,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公布了针灸治疗的数十种疾病,使针灸成为现代医学中的一个新成员。进入90年代,“针灸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的疾病也额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以前发病率较低的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乃至肿瘤、艾滋病等,越来越常见,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以现今西医的水平很难对这些疾病进行根治,有些根本就束手无策。这迫使人们将目光投向有着几干年文明和临床经验积累的中医学宝库。②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成为一种时尚,在对疾病的治疗中,人们也在追求一种更符合人体自然规律的方法。中医学里无论是中药还是针灸,都是充分利用人体的自身规律来防病治病的。尤其是针灸,除非是严重的操作失误,根本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副作用,这一点在日益崇尚自然的今天,是任何其它治疗方法都难以企及的。③现代科学对针灸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得出了许多科学结论,使传统针灸学更加科学化、客观化,从而更厂泛地被世人所接受。令人遗憾的是,虽然现代科学对针灸的研究成果很多,然而临床针灸医师却很少有人主动地利用这些成果来指导临床,大多数仍然是一成不变地用传统中医理论辨证施治,这一方面使大量的科研成果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科学技术上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使针灸的疗效难以进一步提高。这固然有历史习惯的原因,但缺乏既包含现代针灸研究的秘研成果,又将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这方面的书籍,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编著本书的目的在于总结现有的针灸现代研究成果,使大量散在的、零碎的针灸现代研究资料系统化,使人们对针灸的本质有一个科学化的认识;同时要将这些系统化的研究成果与传统的辩证论治相结合,指导针灸临床工作,推动临床针灸取穴的标准化、客观化,以提高针灸的疗效。本书的内容包括总论与各论两大篇。总论是针灸现代研究篇,概括总结了针灸学各方面的现代研究成果,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各论是临床治疗篇,介绍了针灸对81种疾病的治疗。这一部分与传统的针灸治疗学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由于中医的“证”有广泛的内涵,一“证”可能包含有多种疾病,所以很难完全用西医的病名取代,两者之间有相互交叉现象,所以疾病的名称既有以“证”命名的,又有采用现代西医病名的,这种病名的选择也是为了读者使用上的方便。②重点突出了“发病机制”与“针灸作用机制”部分,在阐明现代医学对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基础上对针灸治疗该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多方面概括,使医者在疾病治疗中能知其所以然。③每一病证的治疗处方,一部分来源于我们的临床实践,还有一部分取自名家验案;在处方的原则上,既保留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又吸收了针灸现代研究的成果,忌之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由于我们的学术水平及临床经验有限,所收集的资料不够全面,难免会有片面、遗漏和主观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教,以便今后逐步修订和完善。编者199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