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自序
英文提要
第1章传统的启蒙与时代的熏陶
1.1童年与家世
1.2新旧兼备的启蒙教育
1.3外部世界
1.4对逻辑的兴趣
1.5考进北京大学
1.6结婚
第2章莘莘学子天涯路
2.1五四的回响
2.2在东西文化碰撞的激流中
2.3负笈西游——入哥大研究院
2.4崭露哲学家头角
2.5博士论文
第3章桃李之下自成蹊
3.1燕京大学
3.2任教清华
3.3游学欧洲
3.4西南联大
3.5迎接解放
3.6重返北大
3.7文革浩劫
第4章两卷本《中国哲学史》
4.1时代的课题
4.2经学时代与子学时代
4.3信古、疑古与释古
4.4陈寅恪、金岳霖的评价
4.5胡适的批评
第5章贞元六书及新理学体系
5.1民族战争与民族哲学
5.2照着讲与接着讲
5.3新理学的形上学
5.4共相先于殊相
5.5辨名析理与烘云托月
第6章新理学的终极关怀——境界说
6.1人禽之别新辨——觉解与境界
6.2自然境界
6.3功利境界
6.4道德境界
6.5天地境界
6.6境界说之得失
第7章对东西文化之争的超越
7.1访问泰戈尔
7.2“文化意欲”说与“地域差异”论
7.3“文化古今”说与“时代差异”论
7.4“文化类型”说与“社会差异”论
第8章一部被译成十种语言的书
8.1《小史》与《简史》
8.2以哲学代宗教
8.3儒道互补
8.4对文化的普遍关切
第9章五十年代的一桩公案
9.1“抽象继承法”的由来
9.2“抽象继承法”的内容
9.3“抽象继承法”的遭遇
9.4“抽象继承法”的得失
第10章晚年定论——《中国哲学史新编》
10.1中国哲学史三部曲
10.2“不为馀子学邯郸”
10.3“请向兴亡事里寻”
10.4“完全从头开始重写”
10.5对春秋公羊学的表彰
10.6“非常可怪”之论
10.7向传统文化的复归
附一:冯友兰学术行年简谱
附二: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