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秀和<花季·雨季>》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准备,终于要问世了。如果说《花季·雨季》是她自己不知天高地厚,闯出来的;那么这本《郁秀和<花季·雨季>》则是她在无法推脱的催促之下,被逼出来的。《花季·雨季》出版后的轰动和产生的影响,我们谁也没有估计到:全国第七届书市的第一畅销书,报纸连载、杂志选登,从中央到地方电台连播,拍电影、电视剧,出了几个连环画和卡通。小说还得了许多奖项,最重要的有“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在成名的背后,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想和疑问:这是16岁女孩写的吗?是不是父母代笔?开始,我对这些猜测不以为然,心想大家看看小说内容就明白了,大人是写不出来的,完全是孩子的立场和口气,语言也是当代深圳中学生独有的,不少地方我还弄不大懂呢。但一手难掩众口,怀疑的人还是很多。在这假冒商品随处可见的今天,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毫不奇怪。但是,有两次对我的刺激实在太大,引起了我的重视。一次是《深圳特区报》记者黄汗青女士,她写了一篇关于《花季·雨季》的文章,约我去核实一下内容,并要几张郁秀的照片。她曾在深圳大学工作过,是熟人,所以很随便地聊了起来。听我讲完小说的创作过程,黄记者十分真诚地说:没听你讲之前,我多少有点怀疑是大人代笔的,现在听你这么一讲我才真正释疑了。她的疑团解了,我心里倒纳闷了:像她这么熟悉的人都有疑惑,那么其他人呢?另一次是在郁秀的母校育才中学。一天下午学校开《花季·雨季》座谈会,校长一定要我到场讲话。盛情难却,我就讲了讲郁秀小说的创作过程以及读者对小说的评价,接着请同学们提问题。同学们十分可爱,提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叫我难忘的是一位男同学,他直截了当地问,家长在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我作了有针对性的回答后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通过这件事,我想,存在这类疑问的人一定不少,应该用一种恰当的形式,把郁秀创作《花季·雨季》的真实过程告诉大家,不要让人带着种种疑惑来读《花季·雨季》。1997年4月,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位编辑给我写了一封信,建议出一本有关郁秀和《花季·雨季》的书。其时,海天出版社的编辑旷听同志也正在做此计划,《郁秀和<花季·雨季>》的书名就是他取的。我认为,这倒是解决部分读者心中疑惑的好办法。当然,出此书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想了解郁秀和《花季·雨季》的心愿。小说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在深圳、广州、北京三地都举办了座谈会,一次比一次规模大、评价高。广大读者更是纷纷来信来电,要求了解郁秀的近况、成书过程、对自己作品的看法以及今后的打算等等。这就使我们十分为难。郁秀在深圳大学念完书,根据联合课程协议,于1995年秋赴美继续完成学业,后转学加州读本科,至今仍是一名学生。为了让她有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国内的热闹场面和各种赞誉、奖励,我们只告诉她一个大概情况,生怕干扰她专心读书。许多读者,想索要郁秀的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我们都不得不婉言拒绝了。不少媒体派记者找上门,要求发一点有关郁秀和《花季·雨季》的文章。实在逼得没办法了,我和她母亲就出面抵挡一阵,接受采访或写点文字。小说出版快两年了,郁秀本人不见踪影,从未在报章上发表过一个字。她得了这么多奖,得到广大读者如此厚爱,学习再忙再紧张,也得跟读者露个面道声感谢,回答一些大家关切的问题。可是她人在美国读书回不来,怎么办?一个最合适的办法就是把读者的问题归拢起来,寄到美国,要她利用业余时间—一作答。于是,就有了本书的第一部分《答读者问》。接着她继续挤时间写了本书的第二、第三部分《我的(花季·雨季〉》、《花季、雨季之后——我在美国这三年》。这样,就有了本书的主体部分。许多读者,还非常想了解郁秀的过去。我将郁秀过去写的日记,选了二十多篇,送给周围的人看,征求意见,结果反映相当好,所以也收到了这本书里。郁秀自己写自己,难免有不便与不足。于是搞了个附录,收了若干篇介绍郁秀、评价《花季·雨季》的文章。应读者的要求,书中还配了一些郁秀的照片。以上这些内容不知能否满足读者要求。作为郁秀的父亲和一名教师,我自己也想借写序的机会,向广大读者,特别是中学生朋友说几句话。首先,感谢你们,《花季·雨季》的主体读者是你们,感谢你们对郁秀和《花季·雨季》的关爱。我知道你们之中有不少人喜爱文学,有很强烈的创作冲动,怎么办呢?我的意见是,可用心写些日记、周记、游记、散文、随笔、短篇之类,不要贸然去写长篇小说,时间、精力上都消耗不起。郁秀的成功,有种种因素,而且她前后花了好几年时间。《花季·雨季》成功了,但中学生写长篇小说的成功率有多少呢?所以她也不提倡中学生写长篇。中学阶段关键是打基础。如果你们真的对文学特别敏感,又有特殊的情感,那么在打好了知识基础和有了足够的素材积累之后,年轻的你们还怕没有机会写出满意的作品吗?由于时间仓促,种种条件的局限,只怕此书不能尽如人意,敬请大家谅解,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