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生活时尚旅游旅游理论/旅游实务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

定 价:¥30.00

作 者: 邵骥顺编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
丛编项:
标 签: 旅游业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42611499 出版时间: 2003-0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0cm 页数: 510 字数:  

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被誉之为“无烟无业”、“无形输出”的现代旅游业勃勃兴起。“以世界范围为统一整体,以旅游的社会经济条件为特点,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旅游学也随之产生。现代旅游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活动,因而旅游学也必然是一个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性质的社会科学,有“以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旅游活动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旅游经济学;有“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旅游业发展、形成条件及其分布规律”的旅游地理学;有研究“旅游活动中的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的规律”,“研究如何遵循这些规律去指导旅游业的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旅游心理学等。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极其丰富的同历史有关的旅游资源,旅游学同历史学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国旅游离不开历史,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作者简介

  邵骥顺,男,1959年7月生,浙江余姚人。198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旅游历史文化研究十余年,曾发表有关论文三十余篇。

图书目录

绪论
一、旅游学包涵着丰富的历史学内容
二、旅游学与历史学的相互关系
三、开展旅游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旅游简史
第一节 中国旅游历史沿革
一、古代中国的旅行与旅游
二、近代中国旅游业的形成
三、新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旅行形式
一、帝王游豫
二、文人士大夫旅游
三、宗教旅行活动
四、民族游娱形式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旅游设施
一、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
二、旅客食宿
三、向导和镖行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旅行思想
一、儒家思想:功利性、人本性的旅行哲学
二、道家思想:崇尚自然、通遥物外的旅行哲学
三、释家思想:求法利性的旅行哲学
第五节 中国名胜古迹破坏的原因
一、自然灾害的破坏
二、兵火战乱的破坏
三、火灾的破坏
四、因年久失修而毁圮消失的
五、因政治上的需要而毁弃的
六、外国侵略者对中华名胜古迹的破坏
七、好心做坏事,“无知的破坏”与“建设性破坏”
第二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与区域分布
第一节 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历史古迹与文物
二、革命史迹与文物
三、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四、民情风俗
五、文化艺术
六、饮食风味
七、旅游商品
第三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蕴藏丰富,品种齐全,自成体系
二、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关系密切珠联璧合
三、资源分布全国,且又呈一定的区域分布
四、历史遗迹占绝大多数,现代人为的较少
五、具有明显的地方气息
六、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七、在同一性中又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第四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一、历史古迹与文物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二、革命史迹与文物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三、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第三章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节 99座历史文化名城
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作用、地位和旅游资源特点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作用
二、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旅游业中的地位
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种类
一、作为历史上统一国家的首都
二、分裂时期王朝的都城
三、诸侯国时期的都城
四、边远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都城
五、历史上的雄州大郡
六、军事重镇
七、工商都会名城
八、丝绸之路上的古城
九、沿海通商大港
十、文化名城
十一、名人故里
十二、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
十三、革命历史文化名城
十四、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名城
十五、融合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
十六、风景游览城市
第四节 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优势、问题和建议
一、开发旅游业的优势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第四章 历史地名与旅游
第一节 旅游离不开历史地名知识
第二节 历史地名在旅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 历史地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概述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征和成就
二、唐代以来各朝建筑特点
三、古建筑中的等级制度
四、中国古建筑体名称
五、中国古建筑中环境小品建筑
六、中国古建筑中的砖、石建筑
第二节 宫殿建筑
一、宫殿的起源与发展
二、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三、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宫殿
第三节 坛庙建筑
一、历史沿革
二、中国坛庙建筑类型
三、太庙与社稷坛
四、天、地等坛和岳、镇等庙
五、孔庙等名人祠庙
六、家庙
七、民间影响较大的神庙
第四节 陵墓建筑
一、丧葬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帝王陵墓封土形式
三、陵墓地上建筑
四、陵墓地下建筑
五、中国现存古代著名陵墓
第五节 会馆建筑
一、历史演变与建筑特点
二、著名会馆建筑
第六节 书院建筑
一、历史演变与建筑特点
二、著名书院建筑
第七节 古代桥梁建筑
一、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历史
二、现存著名古桥
第八节 古代水利工程建筑
一、中国水利工程发展
二、著名水利工程建筑
第九节 城市与城防建筑
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概况
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种类
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布局
四、城防建筑
五、长城
六、现存著名城防建筑
第六章 中国古代园林
第一节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以前帝王贵族畋猎苑囿为主体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山水园林奠基时期
三、唐代风景园林全面发展时期
四、两宋造园更为普遍时期
五、明清古代园林最后兴盛时期
第二节 中国园林分类与特点
一、按占有者身份原则划分
二、按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
三、按园林艺术风格划分
第三节 中国园林造园要素
一、筑山
二、理水
三、植物配置
四、建筑营造
五、书画墨迹
第四节 中国园林建筑内容、形式与特点
一、亭
二、殿、堂、楼、阁、厅、馆
三、谢
四、舫
五、廊
六、墙
七、桥
八、园门
九、园窗
十、园路与铺地
第五节 中国园林欣赏
一、抑景
二、透景
三、添景
四、借景
五、夹景
六、对景
七、框景
八、漏景
九、点景
第六节 现存著名园林
第七章 中国宗教旅游资源
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概况
第二节 佛教
一、佛教的创立、发展与外传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三、佛教建筑
四、佛教名胜古迹
第三节 道教
一、道教简史
二、道教诸神与仙境
三、道教建筑
四、道教名胜
第四节 伊斯兰教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发展及其传播
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三、中国穆斯林习俗与主要节日
四、伊斯兰教建筑
五、著名清真寺
第五节 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分裂
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三、中国的基督教建筑
第八章 民族与民情风俗旅游资源
第一节 民族
一、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中国各民族的源渊、族称与取名特点
三、瑰丽的民族文化
第二节 中国民情风俗旅游资源
一、中国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种类
二、中国主要民情风俗旅游资源
三、中国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及旅游价值
四、中国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开发形式
第九章 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
第一节 中国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内涵和特点
一、何谓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二、中国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 我国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种类
一、革命遗址、遗迹、旧址、会址等
二、革命故居和旧居
三、陵墓与纪念碑、塔、堂等纪念建筑物
四、革命标语、文告、壁画等石刻类
五、其他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 中国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一、井冈山革命遗址
二、瑞金革命遗址
三、延安革命遗址
四、北京市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五、上海市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六、广州市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七、天津市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八、南京市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九、其他地区的主要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十、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 中国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第十章 中国旅游商品文化
第一节 中国旅游商品的种类
一、旅游生活用品
二、旅游文化用品
三、旅游食品
四、旅游纪念品
五、其他旅游商品
第二节 中国旅游纪念品
一、文物(包括复制品)
二、艺术品
三、土特产
四、工艺美术品
第三节 旅游商品的开发
一、旅游商品经营的意义
二、中国旅游商品开发的优势
三、旅游商品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饮食文化
第一节 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第二节 中国烹饪的特点
一、原料广博,菜品繁多
二、选料严谨,因材施艺
三、刀功精湛,艺术性强
四、善于调味,注重火候
五、技法多样,盛器讲究
第三节 汉族地方风味菜
一、四大菜系
二、湘、徽、浙、闽、京、沪菜系
三、豫、东北、鄂、赣、秦菜系
第四节 其他风味中国菜
一、宫廷菜
二、官府菜
三、素菜
四、药膳
五、少数民族菜
六、清真菜
第五节 饮食习俗
一、岁时节日食俗
二、少数民族食俗
三、地方风味小吃
第六节 中国名酒与名茶
一、中国名酒
二、中国名茶
第七节 中国著名食店
一、华北地区
二、东北地区
三、华东地区
四、中南地区
五、西北地区
六、西南地区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