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航空、航天航天(宇宙航行)中国航天揽胜

中国航天揽胜

中国航天揽胜

定 价:¥9.90

作 者: 刘登锐,李之黎主编;陈炳文[等]编
出版社: 宇航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航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1442116 出版时间: 1998-10-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19cm 页数: 192 字数:  

内容简介

  片断:仿制是为了争取时间,缩短摸索过程,同时,苏联政府也表示愿意在导弹技术方面给予援助。首先,我国派出了几批留学生到苏联学习导弹专业。其次,苏联政府答应提供两枚P-1教学用导弹样品。在得到苏联技术帮助和合作的同时,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导弹技术的道路,加紧组建自己的研制队伍。在这支研制队伍里有导弹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有各个专业领域的技术带头人,有一批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骨干,还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他们满怀雄心壮志,奋发图强,潜心研究,勇于开拓,决心毕生致力于我国的导弹事业。有了研制队伍,就保证了仿制工作的有序进行。1958年6月以后,根据中苏新技术协定,苏联陆续运来了P-2导弹实物样品、图纸资料、工艺规程和工装模具,还先后派来了一批技术专家,协助我国仿制生产。P-2近程地地导弹由弹头、弹体、动力系统、制导与姿态控制系统组成。导弹全长17.7米,最大直径1.65米,起飞质量20.5吨,射程590千米。火箭发动机采用液氧和酒精作推进剂,推力为37吨;控制系统采用惯性和无线电横偏校正的混合制导方式;全武器系统由导弹与配套的辅助设备组成。本书前言前言1998年10月,中国航天创立已整整42年。42年来,世界航天技术日新月异,获得了惊人的进展。我国航天科技工业跟踪世界航天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航天事业,同世界航天大国一样,也是从研制导弹开始发展的。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周恩来总理组织制定了包括火箭技术在内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6年刚从国外回国不久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博士提出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建议。中央作出决策,在钱学森的主持下,集中30多名专家和100多名应届毕业大学生,组成最初的科研队伍,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始攀登航天技术高峰。在聂荣臻元帅的直接领导下,1956年10月8日建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我国科技人员和工人开始利用苏联的援助,通过仿制,学习自行设计的本领。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它的发射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任何事业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国航天技术发展道路上第一次重大挫折,是1962年3月21日第一种自行设计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首次发射失败。但广大航天科技人员和工人毫不气馁,经过两年的辛勤努力,我国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腾空飞起,沿着预定弹道飞行,命中目标。这是中国战略导弹发展的良好开端。6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刚刚起步的航天事业频传捷报: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1970年中程和中远程导弹相继完成飞行试验,1971年远程导弹飞行试验基本成功。这一切为我国地地战略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80年代以来,我国远程战略导弹全程试验和水下潜艇发射固体战略导弹相继成功,表明中国已经掌握了有效的核反击能力,提高了国防现代化水平。同时,各种战术导弹获得重大进展。陆续研制成功中低空防空导弹系统和便携式低空防空导弹系统,基本形成能攻击不同空域目标、具有不同发射方式的装备体系;已拥有从岸舰导弹到空舰、舰舰、超音速反舰导弹等飞航式导弹系统,初步形成具有多种打击手段、多种装载方式的装备体系,具备了抗登陆、封锁重要水域和近海作战的能力,增强了海防力量。我国研制发展导弹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目的,建立自己巩固的国防,对付任何敌人的侵犯,打破超级大国的垄断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发展航天技术,不参加外空军备竞赛,把力量集中在研制各种应用卫星,为国民经济建设、造福人类服务。在毛泽东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下,从1965年开始实施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工程的研制计划。1965年在我国地地导弹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开始第一颗卫星的研制工作。1970年4月24日,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太空传到地面的《东方红》乐曲声,表明卫星上天后实现了“抓得住、测得准、看得见、听得着”的要求。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航天掀开了新的一页。我国研制并发射成功的第一种应用卫星,是返回式遥感卫星。1975年11月2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载誉凯旋。卫星回收技术复杂,目前也只有美国、俄罗斯和我国掌握了这一高难技术,表明我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迄今我国共成功地发射17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16颗均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它们所获得的遥感资料对国土普查、大地测量、地震预报、矿产资源勘探、农林水利开发、铁路航道选址、海洋研究、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从1975年开始,在张爱萍将军的组织指挥下,我国科技人员担负起了攻克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和研制新型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任务。在研制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中,最关键的技术是研制火箭第三级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攻下了这一低温推进剂火箭技术的堡垒。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通信广播和电视传输效果良好。后来,我国又用这种先进的运载火箭连续发射成功6颗实用通信卫星,开辟了我国卫星通信的广阔道路。与此同时,我国开展了使用常规燃料的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并于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先后成功地发射了两颗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它们为我国气象预报、环境监测、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先进手段,取得显著效益。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成功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从90年代开始,我国航天型号进入更新换代的发展阶段。先后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新一代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和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二号传出捷报,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通信、气象现代化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经过42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拥有9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覆盖了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的所有轨道范围,发射成功40颗不同类型的国产人造卫星,包括科学试验、国土普查、通信广播、气象观测等多种应用卫星,在航天技术的一些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一项伟大成就,是它迈着坚定步伐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1990年4月7日,我国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美制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成功,壮国威,振民心,表明我国以无可争辩的实力跻身国际商务发射市场。我国航天发射要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更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我国航天专家提出采用捆绑技术研制大型运载火箭的设想。经过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勤奋工作,征服了火箭捆绑技术的难题。1992年8月14日和1994年8月28日用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先后把两颗美制澳星发射入轨,胜利地完成了这一举世瞩目的任务。在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也充满荆棘和风险,遭受过令人痛心的失败。1995年1月26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亚太2号通信卫星和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国际708通信卫星先后失败,使我国对外发射服务出现严峻局面。但是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止中国航天进军国际舞台的步伐。我国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长征三号和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都创造过成功发射外星的纪录,特别是1995年12月28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美国艾科斯达一号通信卫星、1997年8月以后长征三号乙大推力运载火箭连续3次发射美国制造的重型通信卫星和1998年7月18日发射成功法国为主制造的鑫诺一号通信卫星、1997年9月以后长征二号丙改运载火箭连续3次发射美国制造的铱星(双星)成功,足以证明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国际发射服务市场所享有的地位。中国航天科技工业42年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能力,成为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威望,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可以预料,中国航天在跨世纪的长征中,将获得新的振兴和腾飞,为开发太空、造福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航天揽胜》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神箭雄姿
    第一节 霹雳惊弦
    一、从仿制起步
    二、东风扬国威
    三、箭飞太平洋
    四、水下腾蛟龙
    第二节 雕弓飞箭
    一、蓝天剑出鞘
    二、高空射天狼
    三、两栖守护神
    四、长缨缚苍龙
    五、低空逞英豪
    第三节 威震海天
    一、海鹰展翅飞
    二、雄鹰搏长空
    三、海上筑长城
   第二章 巍巍天梯
    第一节 空间探测
    一、始足八公里
    二、凌空报天候
    三、小狗游太空
    四、登天先探路
    第二节 征服太空
    一、华夏第一箭
    二、长征建奇功
    三、太空架飞虹
    第三节 跨出国门
    一、昂首闯市场
    二、挫折中奋起
    三、腾云送双星
    四、长箭起雄风
   第三章 星光灿烂
    第一节 东方红星
    一、太空奏佳音
    二、实践报春晖
    三、三星同遨游
    四、探测显英姿
    第二节 九天翱翔
    一、遥看一千河
    二、天涯变通途
    三、太空观风云
    第三节 巧夺天工
    一、飞天结硕果
    二、玉宇挂明灯
    三、太空播风雨
    四、巡天探宝藏
   第四章 航天摇篮
    第一节 腾飞胜地
    一、戈壁放光华
    二、邛海耀明珠
    三、塞上耸高塔
    第二节 地面决胜
    一、追踪到天外
    二、风洞显真迹
    三、仿真见身影
    第三节 航天风采
    一、火箭发祥地
    二、卫星诞生地
    三、大山飞巨龙
    四、烈火的洗礼
   结束语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