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致谢
引言
译者序
第一章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基础
1.1 OSI模型
1.1.1 物理层(Physical :ayer)
1.1.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1.1.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1.1.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1.1.5 对话层(Session Layer)
1.1.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1.1.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1.1.8 进程间通信
1.2 计算模型
1.2.1 逻辑模型与物理结构
1.2.2 计算机系统分类
1.2.3 早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计算模型
1.2.4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
1.3 作为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的Access 和 SQL Server
1.3.1 作为服务器的SQL Server
1.3.2 作为客户机的Access
1.3.3 作为内部通信层的ODBC
1.4 多层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1.5 小结
第二章 关系数据模型
2.1 数据模型
2.1.1 层次模型
2.1.2 网络模型
2.1.3 关系模型
2.2 关系数据库的组成
2.2.1 表格
2.2.2 主关键字
2.2.3 外来关键字(Foreign keys)
2.2.4 关系
2.3 Codd的十二条规则
2.4 规范化
2.4.1 异常
2.4.2 范式
2.4.3 规范化与不规范化
2.5 完整性规则
2.5.1 实体完整性(Entity Ingtegrity)
2.5.2 引用完整性
2.5.3 与具体数据库相关的完整性规则
2.6 小结
第三章 客户机部件 MICROSOSFT ACCESS
3.1 Access的操作模式
3.1.1 文件服务器配置
3.1.2 客房机/服务器配置
3.2 Access对象模型
3.2.1 Access的结构
3.2.2 对象和集合
3.2.3 属性和方法
3.2.4 应用引擎(The Application Engine)
3.2.5 jet数据库引擎
3.3 VBA简介
3.3.1 何处使用VBA
3.3.2 函数与程序
3.3.3 VBA与宏
3.3.4 VBA开发环境
3.3.5 引用DAO
3.3.6 创建函数
3.4 更新查询(Updatable Queries)
3.4.1 单表查询更新能力
3.4.2 多表查询更新能力
3.5 小结
第四章 服务器部件MICROSOFT SQL SERVER FOR WINDOWS NT
4.1 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NT Server
4.2 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 SQL Server
4.3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简介
4.3.1 SQL安装
4.3.2 SQL客户机配置工具
4.3.3 SQL服务管理员
4.3.4 Microsoft SQL企业管理员(Microsoft SQL Enterprise Manager)
4.4 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简介
4.5 小结
第五章 开放式数据库互连
5.1 ODBC结构
5.2 ODBC驱动程序
5.2.1 选择一个ODBC驱动程序
5.2.2 ODBC驱动程序类型
5.2.3 ODBC API一致级别
5.3 ODBC数据源
5.3.1 使用ODBC Administrator(ODBC管理员)
5.3.2 增加数据源
5.4 有关Jet数据库引敬的ODBC设置
5.5 ODBC SQL Server驱动程序错误消息
5.5.1 错误消息格式
5.5.2 在ODBC错误消息下工作
5.6 小结
第六章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的数据操纵
6.1 与大型机系统集成
6.1.1 向Windows NT平台拷贝数据
6.1.2 从Windows NT文件向SQL Server表调数据
6.2 与客户机/服务器类型系统集成
6.2.1 SQL Transfer Manager
6.2.2 Sql Server复制工具
6.3 与Access数据一同工作
6.3.1 从Access中引出数据
6.3.2 向Access引入数据
6.3.3 引入/引出功能的缺点
6.3.4 在Accessk 复制数据
6.4 小结
第七章 使用链接表访问数据
7.1 将SQL Server捕与Access应用连接
7.1.1 链接一个表
7.1.2 命名和删除链接表
7.1.3 与链接表一起存储密码
7.2 依据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扩充Access应用
7.2.1 增容前的检查列表
7.2.2 增容一个表
7.2.3 增容表可能的转换问题
7.7.4 Upsizing Wizard之外
7.3 链接表潜在的问题区
7.3.1 链接表的特性
7.3.2 当视图表现不像表时
7.3.3 链接表的性能问题
7.4 小结
第八章 使用PASS-THROUGH查询访问数据
8.1 熟悉pass-through查询
8.2 为什么使用pass-through查询?
8.3 创建pass-through查询
8.3.1 输入SQL命令
8.3.2 定义查询属性
8.3.3 保存和编辑pass-through查询
8.4 使用存储过程
8.4.1 存储过程的例子
8.4.2 从Access中调用存储过程
8.4.3 返回多重数据集
8.5 动态处理pass-through查询
8.5.1 在Visual Basic中创建Pass-Through查询
8.5.2 编辑现存的pass-through查询
8.5.3 处理Access定义的属性
8.5.4 向Pass-through查询传递参数
8.5.5 无名查询
8.6 事务SQL与Access SQL
8.6.1 语句语法
8.6.2 连接运算符
8.6.3 函数
8.6.4 关键字和运算符
8.6.5 文字
8.6.6 通配符字符
8.7 小结
第九章 优化和调整
9.1 客户机端优化思路
9.1.1 硬件和操作系统调整
9.1.2 Access应用的一般性优化调整
9.1.3 Jet优化器性能问题
9.1.4 Visual Basic代码优化
9.1.5 优化Access查询
9.2 服务器端优化思路
9.2.1 硬件和操作系统
9.2.2 数据库规范化(Database Normalizaton)
9.2.3 索引设计
9.2.4 查询设计
9.3 优化客户机/服务器方面
9.3.1 保持部分数据本地化
9.3.2 链接表
9.3.3 链接表上的Access查询
9.3.4 Pass-Through查询
9.3.5 优化ODBC
9.3.6 优化记录组
9.4 分割Access数据库
9.4.1 通过拆分表来分割
9.4.2 通过拆分应用函数来分割
9.5 使用Performance Analyzer(性能分析器)
9.6 SQL Server Database Maintenance Wizard
9.7 小结
第十章 安全性
10.1 Microsoft Access 安全性模型
10.1.1 共享级与用户级安全性
10.1.2 安全性GUI(图形用户界面)
10.1.3 工作组
10.1.4 用户和工作组
10.1.5 所有权
10.1.6 权限
10.1.7 创建安全视图
10.1.8 加密
10.1.9 一些实际例子
10.2 用Visual Basic 进行Access安全性编程
10.2.1 用户和组
10.2.2 容器和文档(Container & Documents)
10.2.3 权限
10.2.4 安全性例子
10.3 SQL Server 安全性
10.3.1 登录ID
10.3.2 数据库用户
10.3.3 权限
10.3.4 视图和存储过程
10.4 组合access/SQL Server安全性
10.4.1 保护前端
10.4.2 列级安全策略
10.4.3 行级安全策略
10.5 小结
附录A ACCESS的运行错误
附录B TRANSACT-SQL参考
附录C VISUAL BASIC 语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