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传龚育之,男,1929年12月生于湖南湘潭,祖籍长沙。靳江中学初中毕业,明德中学高中毕业。1948年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52年到1966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处任干事,后期又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兼任副组长。1973年至1976年在国务院科教组、教育部工作。1976年10目,调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1980年任副主任。不久,这个办公室改为中共中央文南研究室,仍任副主任,职称评为研究员。1988年调中共中央宣传部任副部长。1994年凋中共中央党校任副校长、中央党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兼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1999年不再担任行政职务。龚育之既是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央党校教授、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和著作涉及两个领域:一个是自然科学论和自然辩证法,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在前一个领域,代表作有《关于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几个问题》(1962年初版,1978年增订版)、《科学·哲学·社会》(1986年)、(自然辩证法在中国》(1996年)。在后一领域,代表作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主编之一,1983年第1版,1985年修订出版)、《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主要作者之一,1986年出版)、《在历史的转折中》(1988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负责第六、七章,1991年出版)、《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起点》(1991年)、《毛泽东思想新论大纲》(与石仲泉合著,1993年出版)、《论文选>第三卷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与郑必坚、逄先知合著,1993年出版)、《从毛泽东到邓小平》(1994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论大纲》(与石仲泉合著,1994年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二十题》(1995年)、《论旗走笔》(1997年)、《大书小识》(1998年)、《在漩涡的边缘》(1998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