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罗·约翰逊的这部《知识分子》中,作者详尽地展示和评说了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埃德蒙·威尔逊、维克多·高兰茨、莉莲·海尔曼等十多位人文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私生活,它们往往作为阴暗面从他们的神化了的生活当中被剔除或掩蔽。这些在近代、现代和当代市俗化的知识分子难免有这样那样人性的弱点,这是宽容的当代所能接受的,甚至成为他们人性丰富的佐证,成为他们神话的光环。但是,约翰逊在此揭露的这些弱点的意义在于,它们使以上的知识分子的所思所想成为了自欺欺人的谎言,使他们的生活格外夸张、矫情和不真实,变得虚伪;甚至使他们的所思所想变成带有妄想症色彩的、脱离生活和实际历史、社会、人性状态的谬论。全书读来十分过瘾,不时让人感到酣畅淋漓。但是,人文知识分子具有自己的身份并非只是由于自己的私生活。在揭露阴暗面的同时,人们也能找出同样多的事实来证明这里不少人真诚的光明一面;另外,十多个知识分子并不能证明约翰逊想要说明的道理在概率上的可信性。人文知识分子的思想一般是在纯粹精神的层面上展开的,大多不以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为依托,因此思想和结论的理想性往往大大超过现实感;加上固执己见的“普遍性”、偏于一隅的“绝对性”和或多或少精神上的变态,他们叙述的话语大都是谎言——一种高级的、极易欺骗人的、甚至自欺的谎言。但人们有时会情不自禁地爱上这种谎言,把它们作为对令人不满的现实的替代品。在对现实和自我的超越中,人们常常陷于其中,甚至生活在其中。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人文知识分子的性质和功能也应该并正在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传统一元论和绝对主义,带有鲜明的立法、救世色彩的知识分子正在被多元论的和相对主义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懂得对话交流的知识分子所替代。那末,人文知识分子的角色应该是什么呢?知识分子的形态很多,有人文的、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以及混合型的。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他依然是批判者,而非现成体制的盲目顺应者和意识形态的制造者,不过,他的批判不是为社会和人性立下普遍、必然的模式和规律,以及铁的道德信条,而是以自己的思想保持着人的思维的独创性的空间;以自己的思想建立人际真实的言语交流基础;以自己的思想维护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的共生共存。他是“无知的”苏格拉底,而不是“无所不知的”柏拉图。在此,他代表着社会和人的良知,这使他在公共层面上得以生存;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又必须是某个人文知识领域、甚至社科领域的创造者、发现者和阐释者,因此他又代表着社会和人的某个方面的理性,使他可以在知识体制的内部层面上生存。否则,他的社会良心、批判精神将失去安身立命之处。对人文知识分子来说两者缺一不可。不过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知识共同体内部展开的,他的声音只是知识分子群体、乃至人文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种,而不再是普遍的话语和诠释。这就是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