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绝境的地图:一个人的死亡之旅

绝境的地图:一个人的死亡之旅

绝境的地图:一个人的死亡之旅

定 价:¥22.80

作 者: 强荧著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塔克拉玛干沙漠 探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1276094 出版时间: 1999-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319 字数:  

内容简介

  “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几乎拒绝一切生命。许多探险家、科学家一次次进入又一次次返回,其中有很多人,连返回都不能够,人们甚至不知道是哪片沙丘把他们掩埋了。极少数人走完了其中一些边角,把横穿的梦想留给了后代。于是有了一九九三年中英联合探险队以六十天时间徒步一千五百公里穿越了这个死亡之海而未曾死亡的壮举。这个壮举,有几个记者参与。记者在这样的沙漠里没有任何特权,他们也只能首先是个徒步跋涉者,以习惯于穿行都市、伏案执笔的身躯,去与生命的绝境厮磨。其中有一位居然被选中加入“前锋组”,成为胜利到达终点的六名中国队员中的一人,他就是上海记者强荧。强荧用日志的方式把这次探险的过程记录下来。生理的极限,荒漠的险恶、奇异的发现、巨大的悬念、焦渴的期待,这个记录就像其他著名的探险记录一样好看。不仅如此,在生命最难存活的地方,人的心灵情怀,也以一种罕见的形态闪现出来,令我们深思。除了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日志,本书还收集了强荧的其他探险历程,以及他对探险家们的追寻评述,都是同一主题的自然伸发。这些文章,足以让人产生多方面的感慨,时时憬悟生活在现代化的忙碌中,人之为人不应忘却的一些东西。名为《绝境的地图》,其实这样的“地图”对并未处于绝境的人群也具有指引作用。

作者简介

  强荧,1957年6月生,上海人,硕士研究生,主任记者。1980年在《劳动报》开始记者生涯。1986年,实地采访长江漂流探险活动,著书《最后的征服》。1987年任上海市青联常委、副秘书长,上海青年记协副理事长。1988获上海市十佳记者提名奖。1990年骑摩托车沿丝绸之路西行探险,撰写《摩托西行5000里》。1992年调入《新民晚报》工作。1993年参加中英联合穿越塔拉玛干沙漠探险队,投身人类历史第一次由西向江徙步穿越“死亡之海”的壮举,著书《死亡之海60天》、《死亡沙漠之旅》、《穿越残死亡》等。1994年去广西九万大山原始森林寻找野人,撰写《九万大山找野人》。《强荧纪实摄影展》在上海和全国四城市巡回展出。《赶骆驼》作品获第四届国际影像奖。沿辽沈、淮海、平津、渡江、跨海等重大战役旧址采访,与人合作著书《战地重访》,并因此获中国新闻奖。捐资10万元,“强荧风险新闻奖”在上海创立。1995年获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闯荡大沙漠》一文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1996年著纪实文学集《命根》,去亲疆实地采访探壮士余纯顺,完成《风雨八年走中国》、《英雄魂断罗布泊》、,丰碑矗立荒漠中》等系列作品。1997年亲身体验出租车司机、巡警、殡葬工、保险推销员、卖报人等普通劳动者生活,发表一揶有影响的体验式报道。1998年获中国“报刊之星”称号。1999年调入《文汇报》工作。\t\t

图书目录

前言
死亡沙漠之旅
——60个艰难跋涉的日日夜夜,每天都有一个崭新而浸关感涩的故事。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上留一串1500公里长的深深脚印,第一个脚印都贮满了艰辛。
炙烤、干渴、饥饿、因乏与裹在风中的沙粒,时时袭来,侵扰着生命,虽然有恐惧却使探险罩上了坚毅、刚强的光环,打印下一幕幕的惊心动魄。
大漠虽苍闵,却风光奇丽,令人目眩心迷,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话题。
漂流长江
用豪迈进击长江,用生命雕塑乡亲河的形象。
在惊涛中磨练意志,在急流中洗涤心灵。他们是平凡的人,可是却有着一个不平凡的壮举。
征服与艰难、困苦同在,胜利与危险、死亡共存。当不平凡的目标成为现实,那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也就诞生了。
雪山在诉说,长江在诉说,诉说着一个雄奇而悲壮的故事。
寻找野人
野人,不再是传说。
野人泉,流淌着野人的故事。
野人崖,凝聚着野人悲凉的眼泪。
野人窝,留下了野人活动的踪迹。
善良的野人,我们总会友好相聚。
刘雨田,你值得吗
你是一朵云,飘过万里长城,飘过丝绸之路,飘过各拉丹东,飘过喜马拉雅,飘过沙海……
你淌下的泪水,不是柔弱,是向苍天、向大地抒发男子汉的感慨与雄传。
你说:“中国下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而变革的时代会有许多男儿挺身而出。”
你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探险,于是,大地上留下你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风雨八年走中国
走访全中国,徙步四万里,整整绕地球赤道一周。
这是毅力,韧性与大自然的较量,你是胜利者,当之无愧的胜利者。
你几次与死亡拉手,却又多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英雄吉详,英雄无悔。
5000里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曾见那么遥远那么朦胧。
戈壁沙砾,也汇聚着日本朋友的浓浓情思。
摩托车, 唱着欢快的歌,寻觅大西北的民族风情。
和田城,为丝绸探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潘多说:“我永远比山高。”
李华梅说:“在同行中,我是干得最好的!”
李乐诗说:“人生有许多方程式,只看你挑哪一个,活得愉快满足便行。”
三位女性,三位了不起的中国女性,他们是三条潺潺小溪,也是三座伟岸的高山。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