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概览
第二节 主要贡献和结论
第三节 本书章节安排和写作方法
第四节 定义性说明
第二章 货币替代概述
第一节 货币替代的含义
第二节 货币替代的分类
第三节 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货币替代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
第二节 货币需求的边际效用理论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
第四节 货币的预防需求理论
第五节 各种货币替代理论的评价与争论
第六节 我国货币替代问题所适用的理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附录3.1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
附录3.2货币需求的边际效用函数理论
附录3.3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
附录34货币的预防需求理论
第四章 货币替代的经济影响
第一节 货币替代对汇率的影响
第二节 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货币替代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货币替代对财富水平和总需求的影响
第五节 货币替代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附录4.1汇率的放大效应理论
附录4.2货币替代下货币信贷的扩张过程
第五章 货币替代的政策含义
第一节 反货币替代机制——“无行动区间”理论
第二节 反替代的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
第三节 反替代的财政政策及与其他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 灵活的汇率政策的重要性
第五节 其他防范货币替代的政策措施
第六节 国家间经济政策协调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替代及对中国的相关分析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替代现象
第二节 对中国货币替代状况的分析
第三节 防范替代风险的政策安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本书总结
参考文献
图表 目 录
图3-1我国GDP的增长情况
图3-2我国商品进口和服务贸易的支付
图3-3我国的对外投资状况
图3-4中美两国短期利率比较
图3-5我国的通胀率与人民币汇率贬值率的比较
图3-6资产间转换的六种情况
图4-1汇率的非系统性运动
图4-2汇率的放大效应
图5-1无行动区间理论
图5-2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模型
图5-3修正的克鲁格曼模型
图6-1若干拉美国家的通胀率与美元化程度
图6-2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货币替代状况
图6-3人民币汇率水平与货币替代的关系
表3-1迈尔斯理论的实证检验结果
表3-2对迈尔斯结论的重新检验
表3-3中美两国短期名义利率比较
表3-4我国近年来的通胀率与汇率贬值率
表3-5资产转换顺序表
表4-1各国1960-1973年、1973-1978年间的铸币税
收入
表4-2获得高能外币的铸币税成本
表5-1汇率低估的反替代作用
表5-2利息收入所得税的反替代作用(1982-1994年)
表5-3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国外存款总量
表5-4美国的通胀率和世界货币供给增量
表6-1香港银行体系存款总额中的外币部分
表6-2调整后货币总量中的外币部分
表6-3银行体系资产负债中的外币部分(调整后数据)
表6-4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估计(之一)
表6-5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估计(之二)
表6-6生息本外币间的替代
表6-7生息外币对不生息本币的替代
表6-8我国货币替代的成因分析
表6-9我国的通胀状况与实际利率水平
表6-10 我国近年来的财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