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中国医学针灸临床选要

针灸临床选要

针灸临床选要

定 价:¥15.00

作 者: 陈全新主编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名中医系列
标 签: 针灸疗法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18031880 出版时间: 1999-11-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0cm 页数: 312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针灸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作者根据其40余年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的实践体会,以中医学的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临床辨证论治而撰写的针灸专著。书中除了收集作者近年在国际、国内针灸学术会议上宣读,专业杂志刊登的80余篇学术论文,和已出版的专著中选辑有关经络、穴位特异性的临床研究和独创的被誉为“飞针”的旋转进针法,并根据辨证论治原则,从整体辨证观念出发,按照个体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而总结出既具有传统内容,又有规范操作的“分级补泻手法”外,着重介绍针灸对70个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施治。书末附国颁标准的十四经穴和常用经外奇穴的位置、主治作用及针灸法,并选辑作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的部分论文。全书切合临床、科研,可供针灸专业及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简介

  专家简介陈全新,广州人,1933年生,中医本科毕业。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导师、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会长及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著名中医称号。出身于中医世家,及长就读医疗系,接受系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教育。1955年毕业后留母校附院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至今。长期致力于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提倡对中医学要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其学术思想以阴阳为主导,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脏腑经络阴阳失调引起,因此辨症施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目的在于调和阴阳平衡。其施治崇尚华佗“针灸不过数处”及运针“针游于巷”治法,故诊断精确,选穴少而精,刺用导气补泻手法,因而疗效卓著。1958年经选派参加当时也门王国中国医疗专家组,为当地各阶层医疗,由于救治不少崮疾,获得嘉奖。他的教学特点是理论紧密联系临床实践,并结合临床经验与现代医学融合讲课,使学生学能致用。他从事医、教40多年,国内、外学生,进修学者不可胜数,1987年获广东省高教局授予“高教先进工作者”称号。勤于写作,善于总结经验,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及刊登论文80余篇及两版本《临床针灸新编》和《南方医话》(副主编)。70年代他创造出消毒、准确、无痛、快速旋转进针法,被当时访华日本针灸师代表团誉为“飞针”,认为“是一项高超的医疗艺术”。80年代他与广东京粤电脑中心合作,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针灸微电脑诊断教学软件,经广东省科委主持鉴定会通过,并多次在国外博览会交流,均获一致好评,认为这是“传统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新成果”。近年先后应邀赴多国讲学,并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大学、研究院聘为客座教授、学术顾问,从而为弘扬中医学,为祖国医学走向世界作出贡献。摘自《中国名医列传·当代卷》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针灸源流
    第一节 针灸治病的原理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用性评估
   第二章 经络概述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第三节 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规律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
    第五节 经络学说在诊疗上的应用
    第六节 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病症概述
   第三章 针刺法
    第一节 针刺的基本知识
    一、针具的种类与构造
    二、针具的保养与消毒
    三、针刺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第二节 毫针刺法的练习
    一、指腕力的锻炼
    二、几种常用的运针操作法
    第三节 毫针操作方法
    一、常用进针法的操作与比较
    〔附〕旋转进针法的练习步骤
    二、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三、针刺出现疼痛的原因与处理
    四、针刺与得气
    五、针刺不得气的原因与催气
    六、论针刺与补泻手法
    七、留针与退针
    第四节 针刺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及处理
    一、滞针
    二、晕针
    三、弯针
    四、折针
    五、出血或血肿
    六、气胸
    第五节 常用的其他疗法
    一、梅花针疗法
    二、皮内埋针疗法
    三、三棱针疗法
    四、针挑疗法
    五、耳针疗法
    六、头针疗法
    七、水针疗法
    八、电针疗法
    九、温针疗法
    十、指针疗法
    十一、火针(燔针)疗法
    十二、穴位贴敷疗法
   第四章 灸 法
    第一节 艾灸的种类和艾绒的制法
    第二节 艾灸适应症和操作方法
    一、艾炷灸
    二、艾条悬灸
    三、注意事项
    〔附〕拔罐疗法
   第五章 辨证论治概述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第二节 脏 腑
    一、脏腑的生理功能
    二、现代医学对脏腑的认识
    第三节 病 因
    一、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二、疾病发生的外在原因
    第四节 四诊八纲
    一、四诊
    二、八纲辨证
    第五节 针灸治疗原则
    一、针灸施治的基本原则
    二、取穴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常见病症的辨治
    第一节 内、儿科常见病症
    一、神经衰弱
    二、癔病
    三、精神分裂症
    四、癫痫
    五、周围性面神经瘫痪
    六、三叉神经痛
    七、肋间神经痛
    八、坐骨神经痛
    九、桡神经麻痹
    十、小舞蹈病
    十一、头痛
    十二、脊髓灰白质炎后遗症
    十三、脑炎后遗症
    十四、小儿脑瘫
    十五、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十六、高血压
    十七、风湿性心脏病
    十八、糖尿病
    十九、支气管哮喘
    二十、风湿性关节炎
    二十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十二、颈背肌纤维织炎
    二十三、肩关节周围炎
    二十四、颈椎病
    二十五 急性腰肌扭伤
    二十六、腰肌劳损
    二十七、腱鞘囊肿
    二十八、荨麻疹
    二十九、胃、十二指肠溃疡
    三十、胃下垂
    三十一、小儿消化不良
    三十二、直肠脱垂
    三十三、耳源性眩晕
    三十四、遗尿
    三十五、呢逆
    三十六、甲状腺机能亢进
    三十七、泌尿系结石
    第二节 急症和传染病
    一、昏迷
    二、中暑
    三、胆道蛔虫
    四 急性阑尾炎
    五、心绞痛
    六、感冒
    七、疟疾
    八、细菌性痢疾
    九、病毒性肝炎
    十、腮腺炎
    第三节 妇产科常见病症
    一、痛经
    二、子宫脱垂
    三、胎位不正
    四、妊娠呕吐
    五、乳少
    第四节 五官及其他病症
    一、红眼病
    二、近视
    三、麦粒肿
    四、电光性眼炎
    五、耳鸣
    六、聋哑
    七、过敏性鼻炎
    八、牙痛
    九、颜面疖与色素沉着
    十、肥胖症
    十一、针刺戒烟
    十二、带状疱疹
    十三、斑秃
    十四、老年性痴呆
    十五、前列腺炎
    十六 痔疮
    〔附录一〕 经穴与经外奇穴
    第一节 经穴的分类
    第二节 常用的取穴法
    一、以人体自然标志取穴法
    二、指量法
    三、折量等分寸法(又称骨度法)
    第三节 十四经及常用经外奇穴
    一、手太阴肺经(LU)
    二、手阳明大肠经(LI)
    三、足阳明胃经(ST)
    四、足太阴脾经(SP)
    五、手少阴心经(HT)
    六、手太阳小肠经(SI)
    七、足太阳膀胱经(BL)
    八、足少阴肾经(KI)
    九、手厥阴心包经(PC)
    十、手少阳三焦经(SJ)
    十一、足少阳胆经(GB)
    十二、足厥阴肝经(LR)
    十三、任脉(RN)
    十四、督脉(DU)
    常用经外奇穴(EX)
   〔附录二〕 论文选辑
    痹症的辨证及针灸治疗规律探讨
   (附:1168例疗效分析)
    临床急症的中医治疗
    从经穴特异性探讨针灸辨证施治特点
    针灸学的刺法与运针寻气
    (兼介绍“快速旋转进针法”)
    活血化瘀学说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论针刺与补泻手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