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提奥·萨尔加1944年2月8日生于巴西文革摩里斯。1969年,25岁的萨尔加多在圣保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移居欧洲。1970年,开始接触摄影,跟这门瞬间艺术一见钟情。1973年,在非洲咖啡贸易组织中任职时,他发现自己对摄影的爱好远远超过填写枯燥乏味的表格,于是辞去了这份工作,一门心思地搞起了摄影。他很快成为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的专职记者,处女作是对撒哈拉沙漠地区旱灾的摄影报道。第二年(1974),30岁的萨尔加多被法国西格玛图片社吸收,任摄影记者,开始了到世界各地拍摄照片的生涯。1975年起,他先后认为法国伽玛图片社和玛格纳图片社的记者。萨尔加多摄影采访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题材,他都坚持从人道主义的精神出发来拍摄照片。1986年,当他在巴西帕拉达高原露天金矿采访时,他看到了世界上最艰苦、最危险的劳动场面:五万名淘金者挤在一个巨大的土坑之中,他们背负着沉甸甸的矿土,靠摇摇晃晃的木梯爬上爬下,随时都有摔死的危险。萨尔加多说:“被摄者虽然衣衫褴褛,甚至赤身裸体,但他们仍然具有人的尊严。我感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不公平。良心驱使我把他们拍摄下来,借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萨尔加多是一位有思想、有自己信念的摄影家。他说:“用信念去摄影,是我生活的准则。“1982年,萨尔加多以共照片中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获美国的尤金·史密斯奖。1985年和1992年,他又以《埃赛俄比亚的饥荒》和《科威科的恐怖》两组摄影报道,连续两次在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奥斯卡·巴尔纳克奖。萨尔加多认为,人类的体力劳动生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我们现在所拍摄的体力劳动照片,再过10年到15年就会变成历史的遗迹。于是他制定并实施一个计划,从80年代开始,奔走于地球上仍存在着体力劳动的各个角落进行摄影采访,乌克兰的钢铁厂、古巴的甘蔗田、卢旺达的茶园、玻利维亚的锡矿、印度的煤矿、巴西的金矿、中国的自行车厂…..无处不出现萨尔加多的身影。1994年,萨尔加多把他六年多来在世界各地拍摄地350幅反映苦力生涯的作品,汇编成一本巨型画册:《劳动者――工业时代即将消逝的形象》在世界各地的采访中,萨尔多加不畏艰险。为报道持续了10年的非洲大旱,他不远万里先后16次前去非洲,即使感染上了血吸虫病,也没有退却,他一边治疗,一边坚持摄影采访。作为玛格纳(Magnum)图片社的成员,萨尔加多的摄影方式与该社前辈布列松等人有一脉相承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相同之处是对“决定性瞬间“的追求,一旦发现这种瞬间就立刻进行迅雷不及掩耳的抓拍;不同之处是,他认为走马观花式浮光掠影拍出的照片多数都缺乏应有的深度,他宁愿走进所要拍摄的人群里生活一个时期,使所拍照片更有深度。萨尔加多说,从事纪实摄影的记者就是记者,不是艺术工作者,尊重现实和尊重历史是从事纪实摄影的首要条件。他说他在拍摄照片时从不考虑艺术创作的问题。如果有人认为他的某些照片有艺术性,那是他们自己的事。萨尔加多常用的相机是黑徕卡。他随身至少携带三台相机,上面分别配装28、35和60毫米的定焦镜头,目的是在摄影采访时只换相机,不换镜头,避免耽误时间。采访中的萨尔加多穿着非常一般,普通衣服也有助于他和普通百姓的交流和接触。他不背显眼的摄影包,也不手提银光闪闪的摄影箱,相机都放在三个很小的口袋里,目的是尽量避免被摄者的注意和戒备。萨尔加多并不排斥彩色,但他更喜欢黑白。他认为黑白照片有更强的概括力,而彩色片却容易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五光十色的外表上,导致忽视事物的内在本质。他最喜欢用柯达Tro-X黑白胶卷,认为这种胶卷银粒细微,宽容度大,不论亮处或暗处都能产生丰富的层次,最能适应不同场合光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