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原生平屈原,名平,字原,有人又依据《离骚》中的说法,称他为正则、灵均。关于屈原生卒的年月,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据学者们的推算,他大约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在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前后去世,活了六十岁左右。屈原生活的时代,正是楚国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时期。伴随着时代的风风雨雨,屈原由年轻时矢志革新、积极参与朝政,到遇谗被疏、中年时被流放荒野,最终以垂暮之年自沉殉国,走过了一条壮怀激烈而又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可以说,屈原将他的整个一生,毫无保留地完全献给了他的祖国,他的人民。博学多才,志在报国屈原的远祖,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颛顼的后裔中有一个名叫季连,芈姓,他便是楚人的始祖。季连之后有鬻熊,曾经奉事周文王,他的后人改而以熊为姓。春秋时期,楚武王熊通分封其子瑕于屈地,其子孙又改而以封地为姓氏。实际上屈姓只是楚王族的分支氏族。当时楚国有昭、景、屈三大姓,尊奉同一位远祖,属于同一个家族系统,因此他们都可以算是楚王族的成员。屈原的祖先中,不乏高官、功业显赫者。屈原家族与楚国的关系,可以说是休戚与共、血肉一体的。屈原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从小热爱学习,特别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品德的修养。《史记》记载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因此在青年时代就进人朝廷,辅助楚怀王处理楚国的日常政务。出任左徒,改良朝政据《史记》记载,屈原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是左徒。左徒是楚国的重臣,其地位仅次于令尹(楚之宰相)。年轻的屈原出任左徒,为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期间屈原全面参与楚国的内政与外交活动。他人则与楚王一起商议朝政,号令全国,出则接待宾客,应对诸侯国派来的使者。他曾经替朝廷起草“宪令”,又曾出使齐国,谛结同盟,以其忠诚与才干而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屈原的理想,是要在国内修明法度、革新政治,使国家富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对外则主张抵御秦国的侵略,进而实现统一中国的伟大目标。然而屈原来不及实现自己的这一抱负,就受到了朝廷中邪恶势力的排斥与打击。遭谗被疏,改任三闾大夫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老大帝国,楚国的政权长期操纵在一批守旧的贵族手里。在屈原之前,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就因为触犯了楚国贵族特权阶层的利益而被杀害,死后并遭车裂之惨祸。因此,屈原试图改革朝政的努力必然引起守旧势力的不满。当时以上官大夫靳尚为代丧的官僚集团反对屈原的政治主张,同时又嫉妒他的才能。他们勾结宫中宠妃郑袖一起向楚怀王进谗言,离间屈原与怀王的关系,屈原因此被疏远。大约在楚怀王十六年前后,屈原被排挤出楚国朝廷权力核心,担任了三闾大夫一职。朱买臣等讲说“楚辞”汉高祖刘邦初起于沛(今属江苏),而沛地曾经属于楚域。由于受到楚文化的薰陶,汉王室成员对于楚歌谣也多表现出特殊的兴趣。汉高祖有《大风歌》,汉武帝有《秋风辞》,都是楚风中气势雄伟、境界开阔的篇章,影响所被,学习楚辞因而成为时代的风气。西汉文、景时贾谊、庄忌的辞赋中,所用辞语颇有与屈原作品相合者,这自然是他们熟读屈作的结果。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有人向汉武帝推荐会稽士人朱买臣,获武帝召见时,朱买臣“说《春秋》,言‘楚辞’,帝甚悦之,拜买臣为中大夫”。讲说“楚辞”可以成为仕途晋升之阶,可见当时文化风气之大略。汉宣帝时,又有九江被公因为能够诵读“楚辞”而被召见,得到赏赐。宣帝还评价说:“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谕,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弈远矣。”(见《汉书·王褒传》)他认为辞赋文采华丽可供欣赏,其中既蕴涵仁义讽喻之意,又可以学得许多关于鸟兽草木的知识。经过君王这种大力提倡,“楚辞”便迅速地普及开来,成为汉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刘安受诏作《离骚传》刘安(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受封为淮南王,所在地寿春曾为楚之故都,这促使他成为一个与“楚辞”关系很深的人物。他为人好读书鼓琴,曾经招致宾客方术之士,著有《淮南子》一书。宾客中的著名能文之士,有淮南八公之称,刘安也就成了这个文学集团的首领。《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群臣赋四十四篇”,占了该志著录辞赋总量的三分之一,可以想见淮南文坛当时的盛况。刘安被认为是当时的“楚辞”专家。《汉书·淮南王传》记载说:汉武帝喜好艺文,而刘安善为文辞,于是武帝便让刘安作《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王逸《楚辞章句叙》则说:汉武帝“使淮南王安作《离骚经章句》,则大义粲然”。《离骚传》或《离骚经章句》都是对于屈原作品《离骚》的训解与评说,可能是同——著作的不同称谓。《离骚传》的内容,除了班固《离骚叙》所引,其余已经失传,不知其详。刘安后来以谋反的罪名被迫自杀,其门客被诛杀达数千人,他们的大量辞赋作品因而失传;然而刘安及其门客对于“楚辞”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刘向校书秘府,《楚辞》正式结集据《汉书·成帝纪》记载:“河平三年秋八月,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谒者陈农使,使求遗书于天下。”河平三年即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刘向去世,前后有20年之久。这期间’,刘向将宫中堆积如山的图籍典册以及各地献上的遗书分别校雠缮写。每一书成,便写出《叙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楚辞”的整理、结集工作也就在这期间得以完成。据王逸在《楚辞章句叙》中说,屈原作品25篇,“后世雄俊,莫不瞻慕。舒肆妙虑,缵述其词。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这个刘向所辑十六卷的《楚辞》,其原本已经失传,然而它所载录的作品,却在王逸的《楚辞章句》中全部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今本《楚辞章句》篇目次第如下:卷一为《离骚》,卷二为《九歌》,卷三为《天问》,卷四为《九章》,卷五为《远游》,卷六为《卜居》,卷七为《渔父》,卷八为《九辩》,卷九为《招魂》,卷十为《大招》,卷十一为《惜誓》,卷十二为《招隐士》,卷十三为《七谏》,卷十四为《哀时命》,卷十五为《九怀》,卷十六为《九叹》,卷十七是王逸自己创作的《九思》。从“索藑茅以筵萼兮”到篇末为第三部分。这一部分的中心意旨是去留问题。屈原既然事君不合、求贤不得,那么留在楚国又有何意义呢?在这种矛盾困惑之中,屈原便向灵氛问卜。灵氛劝诗人不妨离开故乡,前去他国。屈原犹豫未决,又借巫咸降神,请求为之决疑。巫咸传达神的意旨,要屈原暂时留下来以等待君臣遇合的机会,又劝屈原顺从世俗,以避免党人的迫害。屈原则回答说:自己不能够违背道义,苟合世俗。他于是决定周流天下,以观四荒。诗人既然作出了去国远逝的决定,便幻想驾龙驭风,往游四方。诗中所写的昆仑、天津、西极、流沙、赤水、不周山、西海,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地名。然而当驾八龙、载云旗、神游高空之上的诗人突然间俯看到自己的故乡,他一下像是被电击了,这时他的内心感到的只有极度的矛盾与悲伤。故国难舍、美政无望,诗人只能决心用生命去殉理想,以报答自己的祖国了。《离骚》的情感脉络是明晰的,即:先是对于朝政的焦虑,对于邪恶势力的愤懑;次为上下求索,以图振兴自己的祖国;失望之后,便是去留的困惑,最后则立下以身殉国的决心。全篇的基调呈现悲壮激昂而又缠绵婉转的特色。对于楚王的依恋与怨望,去留两难的情感反复,对于美政的殷切期望与九死不悔的誓愿,构成了《离骚》内在情感的多重旋律。《九章》一共包括九篇作品。它的主要内容,与《离骚》有相似、相通之处。汉人刘向作《九叹》,其中有两句是:“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殚于《九章》。”(《九叹·忧苦》)意思说:想以《离骚》来表达自己的志趣,然而在《九章》中还是意犹未尽。可见,《九章》也主要是抒发政治社会情感的咏怀诗。(1)《九章》解题与篇次在传世的王逸《楚辞章句》中,《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九篇作品。王逸并且解释题意说:“章者,著也,明也,言己所陈忠信之道甚著明也。”这种将“章”解释为彰明、表明志向的说法,一般不为后人所认同。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干脆就说汉人收集屈原的文章中,其篇制、内容相近者共有九篇,因而命名为《九章》。此说认为,《九章》就是九篇辞章的总称。近代有学者认为“九章”是古代乐曲之名。传说唐尧时有乐曲名叫《大章》,《九章》即《大章》,犹如古乐曲《大夏》可称为《九夏》一样。在《九章》的作品中,从《惜诵》到《怀沙》五篇篇末都有乱辞,又都曾经被汉代扬雄所拟作,这五篇为屈原作品应是毫无疑义的。至于《思美人》等四篇作品是否属屈原所作,则从古人到今人都有些怀疑。大体而言,怀疑论者认为这四篇作品既无乱辞,且《思美人》与屈原作品雷同之处甚多,《惜往日》、《悲回风》的文辞又不像屈原所作,因而认为它们是屈原弟子或其他无名作者的拟屈之作;肯定论者则认为《九章》中的九篇作品早已流传于世,上述的怀疑只能增加纠纷,造成混乱。由于本书对此不宜专门展开论说,故仍沿用通行的说法,将《九章》视为统一的整体,都当作屈原的作品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