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电信的主要交换技术和理论,采用从电话交换到综合业务交换、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从固定网交换到移动网和智能网交换、从窄带交换到宽带ATM交换循序渐近的方式,以发展的观点逐层展开和分析,重点论述各种交换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系统结构及其间的有机联系。本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交换技术概论、连接技术、信令技术控制技术、分组交换、窄带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移动交换、帧中继交换、智能网原理和技术、ATM交换及IP/ATM集成交换技术等内容。各章后还附有小结和习题。本书可作为电信高等院校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电信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片断:1.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电路交换(CS:CircuitSwitching)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包括最早的人工电话在内的电话交换普遍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包括呼叫建立阶段、信息传送(通话)阶段和连接释放阶段,2.电路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当任一用户呼叫另一用户时,应立即在两个用户间建立电路连接;如果没有空闲的电路,呼叫就不能建立而遭受损失。应配备足够的连接电路,使呼叫损失率不超过规定值。电路交换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要在通信的用户间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通路,从而又引起以下的特点:在通信前先要有连接建立过程;只要用户不发出释放信号,即使通信暂时停顿,物理连接仍然保持;物理连接的任何部分发生故障都会引起通信的中断;仅当呼叫建立与释放时间相对于通信的持续时间很小时才呈现高效率。(2)对通信信息不作处理(信令除外),而是原封不动地传送,用作低速数据传送时不进行速率、码型的变换。(3)对传送的信息无差错控制措施。(4)用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方法来处理业务流量,过负荷时呼损率增加,但不影响已建立的呼叫。一综上所述,电路交换是固定分配带宽,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虚占电路,电路利用率低;要预先建立连接,有一定的连接建立时延,通路建立后可实时传送信息,传输时延一般可以不计;无差错控制措施,对于数据交换的可靠性没有分组交换高。因此,电路交换适合于电话交换、文件传送、高速传真,不适合突发(burst)业务和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