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序
第一章 何氏家族
第二章 我的童年
第三章 青少年时代
插班南华学校
参加国民党
动乱中一年
加入改组派
第四章 在省立六中
由南华转六中
反共风刮到菏泽
闹学潮
第五章 北京读书
路上惊险
好友杨道一
中山堂迎汪
混个高中毕业
考上北大
和仙槎大哥的联系
第六章 北大四年
史学系 北大学风
读书 写文章
学生生活
玛宁寨
第七章 协助朱启贤创办《教育短波》
小序
创办缘起
拉赞助拉到陈立夫
《教育短波》出版
第八章 日本一年
去东京
补习日语
深山迷路
结识邓楚白
思想变化
回国
第九章 《教育短波》的事业和创伤
已成气候的《教育短波》
社里社外骨干队伍
我给《教育短波》带来内乱
迁往南京
在武汉
内乱再起《教育短波》停刊关门
结语
第十章 抗日战争开始前后我的思想
日本回国时的思想面貌
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和分析
丢掉和平幻想 以抗战求解放
全民抗战
宣传三民主义一次革命论
第十一章 运交华盖
陶随汪出走
托儿所娇儿生病
雪上加霜
十一个月的儿子动大手术
生死都属偶然
生活的支柱
“华盖”下读书写书
第十二章 三年编审混饭吃
训练委员会作编审
黄花园和苟家湾
草房和瓦房
两面楚歌
仙槎大哥和我的纪念
第十三章 安身立命处
——到历史语言研究所
命运攸关的决策
李庄生活
三篇文章
复员到南京的先遣兵
第十四章 留学美国
一路之上
哥伦比亚大学
小工主笔 研究助手
翻译《中国通史简编》
第十五章 回国
思想矛盾
跟着走
回国决策
第十六章 回到祖国
香港与大陆的冷和暖
北师大安身
情绪动荡
两种人两种世界
第十七章 三大运动
抗美援朝
土改
镇反
第十八章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忠诚老实”和肃反
由远及近的批判
鸣放和反右
第十九章 教学和科研
教学与教改
学术研究
第二十章 大跃进和大饥荒
大跃进
三年自然灾害
第二十一章 陕南四清
杨河公社
农民真苦
病在县医院
山雨欲来的时候
第二十二章 “大革文化命”的年代(上)
——恐怖可怕的岁月
从《海瑞罢官》开刀
“红色风暴”
标点廿四史
要命的批斗和游斗
第二十三章 “大革文化命”的年代(中)
——在临汾干校劳动
从东炼到临汾
干校生活
捡粪
访贫问苦
名胜古迹
再见,临汾
第二十四章 “大革文化命”的年代(下)
——动乱结束
编教材下工厂
含辛茹苦育孙女
悲伤的1976年
第二十五章 不用着鞭自奋蹄
生活在邓小平时代
访问 开会 讲学
点滴史学成就
还要作的史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