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从本质上说就是抒情诗,只不过它是通过咏物的方式来达到抒情的目的而已。咏物诗抒发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核心是表现中国古代的文人对才能和道德品质的思考与感叹。因此,在咏物诗中我们看到最多的主题是:一、表达希望发挥才能的愿望。中国古代的文人几乎都以才士自命,认为自己就是那种经天纬地的将相之才。而且他们只抱着一种价值观,那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进入官场·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这种强烈的参政意识决定了他们多数人都不甘寂寞、平庸。于是他们便通过咏物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愿望。在鲍照的《山行见孤桐》中,我们看到了“幸愿见雕斫,为君堂上琴”的渴望;在石延年的《古松》中,我们听到了“报言帝室抡材者,便成明堂一柱看”的呐喊;在自居易的《杏园中枣树》中,我们香到了“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指枣树)”的呼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由于借物言志既可以明确地传达思想,又使思想的表达变得更加委婉,咏物诗就更受文人偏爱了。二、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由于绝大多数文人都自命不凡,以才士自命,都想挤进官场实现自己安邦定国的梦想,都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帝王所需要的官僚人数与想要做官的人数总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矛盾状态,再加上铨选制度的不健全以及文人自身的弱点等因素的影响,就势必造成许多文人无法进入官场,或者进入官场后也得不到重用,这就使文人们产生了广泛的怀才不遇之感。表现这种感情是咏物诗最普遍的主题。杜甫的《古柏行》、韩愈的《榴花》等是直接表现这种感情的代表。而有些诗,例如吴均的《行路难》、李白的《树中草》等,则是在感叹人生荣枯中曲折地表现这种感情。三、表现因才惹祸的感叹。由于官场政治斗争的复杂,许多文人进入官场后,成了别人的嫉妒对象,往往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纷纷中箭落马。于是便有了因才惹祸、才高见嫉的感叹。例如诗人们在写到鹦鹉的时候,大多是从这个角度着笔的,因为笼中的鹦鹉与官场中的文人实在是太相似了。陈子昂在《感遇》中叹息的“多材信为累”,欧阳修在《鹦鹉螺》中感叹的“负材自累遭刳肠,匹夫怀璧古所伤”,可以说是这种感情最直截了当的表现。四、对高洁情怀的自述与追求。中国的古人十分强调道德修养,甚至把“修身”摆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因此,强调道德品质就成了咏物诗最普遍的主题。梅花诗的兴起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为什么梅花在宋代会成为咏物诗的主要题材呢?就是因为历史发展到宋代时,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崇尚气节成了普遍风气,而梅花能傲雪凌霜,迎寒开放,因而被宋人认为是“花中气节最高坚”,从而成了宋人理想人格的象征。通观中国古代咏物诗的发展,那些被诗人们吟咏最多的自然物往往就是传统上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出高洁情怀、崇高的道德人格的自然物,如松、竹、梅、菊、莲等。诗人们反复吟咏这些具有特定意义的自然物,一方面是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同时也是寄托自己的理想。从屈原的《橘颂》开始,一直到清末秋瑾的《秋海棠》,高扬道德人格始终是咏物诗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