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针灸大师魏稼教授,积40余年临床经验,医术精湛,蜚声国内外。曾出访欧、美、非、东南亚等国,并受聘为美、英、阿根廷、香港等学术团体顾问。本书从他发表的99篇论文中,精选部分以针灸临床为主的内容,加上我们平时随诊的笔记整理成文,汇编成册,以飨读者。书中突出反映了他的针灸临床特色与学术特点,即五个突出(手法调气、穴法圆机、刺络刺营、热证可灸、疗法互补),两大建树(创立各家针灸学说与无创痛穴疗两门新学科);也有少部分是魏氏总结其导师的临床经验或指导学生完成的论文,体现了师生三代一脉相承的学术思想。本书是一部理论结合实际、有较高临床指导价值的专著,适合于广大针灸医生和针灸科研工作者阅读。片断:”这一千古定论质疑,认为有时气不至亦有效者,可能是“隐性感传”之故。对针刺得气,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下面选载其《针灸补泻概说》、《飞针法的应用》、《关于针刺得气问题》等文,从中可见其临床对手法得气的重视程度。(一)针灸补泻概说近期出版的针灸专著或临床报告大多不提针灸补泻,且有人公然宣称补泻已无实用价值了。中医研究院李素躬在1956年8月号《中医杂志》上介绍了古法针灸补泻中的“烧山火”、“透天凉”,并说明确能提高疗效,表明对祖国医学遗产不可采取轻易废弃的态度。“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不仅是西医学习中医必须遵循的方针,中医本身也应如此。针灸补泻散见于各种文献,众说纷纭,名目繁多,故有“针灸易学,补泻难明”之说。针灸补泻应用,由来已久,早在《内经》就有不少记载,特别是《灵枢》中的“九针十二原”、“根结”、“通天”、“终始”及《素问》中的“宝命全形论”、“离合真邪论”、“调经论”、“小针解”等篇,叙述更详。春秋战国时期,秦越人著《难经》,自69难至81难就是专谈补泻问题。此后,晋代皇甫谧《甲乙经》,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辽金元时代窦汉卿《针灸指南》的“标幽赋”、“通玄指要赋”等,在《内》、《难》两经的基础上,对补泻又有新的发挥。到了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著《针灸大成》,针灸补泻在这时更显得洋洋大观了。所谓“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子午补泻、烧山火、透天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赤凤摇头、凤凰展翅、饿马摇铃、龙虎交战、青龙升降、苍龟探穴、赤凤迎源、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等,颇使后学有望洋兴叹之感。至清代尤其是18世纪,随着西学东渐,针灸疗法逐渐衰落,针灸补泻同样也乏人问津了。病有虚实而治有补泻,补泻是中医疗病的基本法则,表现在针灸疗法应用上更为突出。因此,掌握针灸补泻,乃是临床重要一环,正如《灵枢·禁服》所说:“……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如桴应鼓。”《金针赋》说:“观乎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乎补泻,方可起于顷危。”《席弘赋》也说:“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灵枢·根结》:“补泻反则病益笃。”又“不知顺逆,真邪相搏,满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脾内瞋,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亻聶辟,皮肤薄著,毛腠天膲,予之死期。”凡此说明补泻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地位。1.针法补泻分类补泻种类虽多,不外从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即一方面凭借医者的手技以及穴位的选择等以达到目的,例如迎随、开阖、提插、捻转等法。另一方面则是指导患者作某种动作达到目的,例如呼吸等法。当然,前者占主要地位而后者只占次要地位,但两者又多混合应用。